陳永志
為貫徹落實精準扶貧戰略,進一步提高脫貧攻堅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巴彥縣財政局按照“政府引導、貧困戶參與、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的工作思路,推進實施光伏發電扶貧項目,變被動式 “輸血型”扶貧為主動式“造血型”扶貧,積極探索了一條符合巴彥脫貧需要的光伏扶貧發展新模式。
一是領導重視,高位推動。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政法書記為副組長,縣扶貧辦、財政、發改、電業、土地、林業、網通公司和鄉鎮政府等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巴彥縣光伏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光伏產業扶貧工作的綜合協調、數據收集、日常事務等項工作。研究制定出臺了光伏扶貧支持政策,光伏電站產生的效益除還本付息外,縣政府給予每家貧困戶補貼3000元。縣電業局無償提供接入電網和免費提供接入主網計量表等優惠政策。
二是調查摸底,科學選址。組織縣發改、扶貧、供電、土地和鄉鎮等多個單位對全縣“十三五”期間建檔立卡貧困村進行排查摸底,對照工程用地、電網接入等建設條件,篩選出符合建設條件的貧困村,實施對象嚴格按照“農戶申請、村鄉審核、縣級審定”程序執行,利用15處閑置小學校舍和興隆實業公司廢棄地建設光伏發電站。目前洼興清瑞村等7個村和興隆實業共完成打樁1802根,即將進行支架和主件安裝,預計打樁基礎8月底前全部完成。
三是硬化措施,有序推進。一是大力宣傳光伏扶貧知識政策,11個行政村多次召開村民座談會,廣泛吸納群眾意見。在政府官網、光伏扶貧微信群及時發布相關政策及新聞動態,并發放電站運維手冊。二是積極主動對接,指導鄉(鎮、場)嚴把審核關,簡化程序,開辟綠色通道,做好項目可研、選址、招投標、設計、地勘和“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并以縣委辦、縣政府辦印發了《巴彥縣光伏產業扶貧工作實施方案》。三是加強光伏扶貧項目建設的科學調度和跟蹤服務工作,縣財政局長宋鐵軍主動深入現場,對光伏扶貧項目實施過程遇到的房屋拆除、樹木砍伐、外網進入、土地測繪等問題及時給予協調解決,加快了光伏扶貧電站建設步伐。
四是籌措資金,組織實施。光伏電站建設資金采取縣政府投入20%、市政府匹配20%和銀行貸款60%的辦法解決。項目總投資4014.27萬元,規劃總容量5637.45kW,建設16個地面高壓電站,輻射14個鄉鎮。項目建成后采用并入國家電網的運營模式,預計年可實現發電量823.265萬kWh,實現銷售收入617萬元。項目所產生的收益除優先償還建設本金外,剩余部分收益用于850家扶貧戶脫貧。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277噸,減少煙塵排放量28噸,二氧化碳6073噸,二氧化硫40噸,氮氧化物23噸,具有明顯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五是注重監管,落實運維。建立第三方質量檢測評估體系,制定出臺《巴彥縣光伏電站暫行管理細則》,對光伏發電脫貧行動實行周調度、月督查、季考核。建立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管理制度。督促電業部門建立光伏電站運行維護機制,明確專人管護,落實維護資金。光伏安裝企業在質保期內對電站進行包修,在質保期內所有費用由光伏安裝企業承擔。同時,采取購買資產保險的方式對風雹、雷電和發生人為破壞等造成電站損壞進行保護。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巴彥縣財政局)
責任編輯:凌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