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曼 歐陽國亮
1.海南政法職業學院,海南 海口 571100; 2.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5
電子簽名是指文件中以電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識別簽名人身份并表明簽名人認可其中內容的數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民事活動中的合同或者其他文件、單證等文書,當事人可以約定使用或者不使用電子簽名、數據電文。”也就是說,電子簽名是受法律認可的。現代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電子簽名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其中流行范圍最廣的電子簽名就是觸屏手寫簽名。所謂觸屏手寫簽名,就是借助觸屏手寫設備,通過個人用手書寫形成的簽名。這類簽名已經廣泛應用于快遞物流、酒店、商場和金融等領域。
現階段,由手寫電子簽名引發的民事、刑事案件越來越多,例如快遞被冒簽、銀行卡被他人盜用、某些文件被偽造簽名等等。這些案件可能都需要對涉案的電子簽名進行鑒定。但由于觸屏手寫出來的字跡與傳統的紙筆字跡有所差別,這類字跡能否通過筆跡鑒定來確認是否為本人所寫,目前業內還缺乏相關的討論。
通過觸屏手寫出來的電子簽名能否進行筆跡鑒定呢?對于這個問題,既不能簡單地作出肯定回答,也不能簡單地作出否定的回答。因為筆跡鑒定永遠都是視具體情況而定的,受檢材和樣本自身條件的制約。實際上,只要觸屏手寫出來的電子簽名符合一定的條件,仍是可以進行檢驗鑒定的。業內已經對這個問題做過一定的探討,例如歐陽國亮(2017)在《文檢視域下對觸屏手寫電子簽名若干問題的思考》一文中,詳細考察了觸屏手寫電子簽名形成的原理,以及觸屏手寫字跡與紙筆書寫字跡存在的聯系與區別,認為不管借助什么設備書寫字跡,都具有本質上的一致性,只不過相比起紙筆書寫字跡來,觸屏書寫的字跡變化性較大。張文浩(2006)對電子簽名與紙筆簽名進行了比對,認為存在一定的符合規律。
從筆跡形成的機理來說,觸屏手寫電子簽名同傳統紙筆書寫的簽名一樣,理論上是可以進行鑒定的。因為筆跡是個人書寫技能和水平的形象反映,觸屏手寫出來的字跡也是個人書能力的反映,這些反映表現在文字布局、運筆形態、書寫水平、字間組合等多個方面,因此能折射出書寫者的書寫特點。
但是相比起傳統紙筆書寫的簽名來,觸屏手寫出來的簽名在某些特征的反映上會不太明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觸屏手寫出來的字跡在起筆和收筆特征上不明顯,幾乎看不出來有明顯的變化;第二,觸屏手寫出來的字跡運筆特征沒有紙筆書寫的字跡那樣形象直觀,除非觸屏手寫系統有較高的書寫壓力感應變化;第三,觸屏手寫出來的字跡沒有筆痕特征,雖然筆痕特征在筆跡檢驗中應用較少,但是有時候也能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某些添加字跡和筆畫的鑒定,效果很好。正是因為有這三方面因素的存在,無形中增加了觸屏手寫電子簽名檢驗鑒定的難度。除了觸屏手寫字跡自身的條件限制外,我國司法鑒定行業也缺乏對觸屏手寫電子簽名檢驗鑒定的相關規定和探索,從而使之成為行業內很難觸摸的禁區。綜合這些原因,在現實生活中,如果碰到觸屏手寫電子簽名,絕大多數鑒定機構都會予以拒絕鑒定,因為除了有很高的鑒定難度外,還可能會承擔法律風險。
綜合以上分析認為,通過觸摸系統書寫出來的電子簽名,在適當的條件下是可以進行鑒定,只不過受觸屏電子簽名本身字跡特點、筆跡檢驗技術現狀以及行業情況的影響,此類字跡檢驗鑒定的難度大,理論和實踐都有待深入。
既然觸屏手寫電子簽名并非絕對不能鑒定,那么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如何對其進行檢驗鑒定呢?我們認為有如下途徑可供參考。
現在的市場上,觸屏手寫設備多種多樣,它們都是基于不同的電腦系統研發的。因此,不同觸屏系統手寫出來的字跡也會有各種差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檢材是用A觸屏手寫系統寫出來的,樣本如果用B觸屏手寫系統書寫的字跡,顯然是不客觀的。因為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手寫系統上書寫字跡,也會是有差別的,如果用傳統的經驗去觀察,這些差別可能會作為否定是同一人書寫的依據。這樣一來,錯誤的鑒定結論就會產生。所以,規避這種情況最好的方式就是用同種觸屏手寫系統進行書寫以提取樣本,即檢材字跡是用哪個觸屏系統手寫出來的,提取樣本的時候依舊使用這套觸屏系統,以保證書寫設備的同一性。
觸屏手寫系統的基本原理就是書寫者用手指或者筆類書寫工具,在觸屏面上進行書寫,然后觸屏面的電子元件通過觸摸和壓力感應變化,傳導到系統中,進而識別軌跡變化最終形成文字形象。在這個過程中,系統后臺一般會存儲大量的數據,例如書寫時的壓力變化數據、接觸面大小數據、書寫速度變化數據等等。這些數據對筆跡鑒定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它們以數據的形式呈現出了書寫者的書寫特點,它們能為肉眼觀察筆跡特征提供輔助依據。因此,在給觸屏手寫電子簽名進行鑒定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當想方設法提取后臺的電子數據。那么具體提取哪些數據呢?我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種:一是書寫速度變化數據,它能反映書寫者書寫時的速度,從而判斷運筆變化;二是壓力觸感數據,它能反映書寫者書寫時候的力度。這兩類數據是最為重要的數據,對分析筆跡的變化及書寫者的書寫規律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如前所述,不管是紙筆書寫還是電子觸屏書寫,都是書寫者個人書寫技能和特征的反映。二者之間必然會存在一定的聯系。在對電子簽名字跡進行檢驗鑒定時,要收集大量的當事人紙筆簽名字跡,從紙筆簽名字跡中去發現當事人書寫的規律和特點,包括運筆的變化、字間組合情況、筆畫之間的搭配和照應關系等,這些特征一般是不會受書寫設備影響而發生太大變化的,在鑒定時要高度重視這些特征。
隨著科技的日益發展,新的簽名手段也逐漸涌現,觸屏手寫就是其中之一。這給傳統的筆跡鑒定帶來了挑戰。在這種形勢下,從事筆跡鑒定工作的人一方面要積極面對挑戰,不能回避現實。另一方面要加大對以觸屏手寫為代表的新型簽名手段的研究,從原理層面探索其形成的方式。尤其是要加大實驗研究力度,摸索同一人運用紙筆進行書寫和運用觸屏進行書寫所形成筆跡之間的異同,尋找兩者之間的對應和變化規律,為此類筆跡的檢驗鑒定提供理論支撐。只有這樣才能在科技發展的大潮中應對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挑戰,增強筆跡鑒定的公信力,為促進社會公平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
[ 參 考 文 獻 ]
[1]歐陽國亮.文檢視域下對觸屏手寫電子簽名若干問題的思考[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4):31-35.
[2]陳曼,歐陽國亮.淺議民間簽名筆跡糾紛申請鑒定應注意的問題[J].法制博覽,2017(19):285-286.
[3]賈玉文.筆跡檢驗[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4]李靜.數字簽名技術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J].電子測試,2014(22):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