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智宇
衡陽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文件檢驗室,湖南 衡陽 421001
當前,在申請辦理信用卡、護照、參加高考、國考等活動的主辦方通常會在申請書或考卷的相關位置印制專門的方格,要求參與者在方格中書寫筆跡樣本。由于在方格中書改變了書寫者正常的書寫習慣,給這類筆跡的檢驗和鑒定帶來困難。把握方格中書寫筆跡的變化規律的關鍵在于區分哪些是因方格中書寫造成的非本質差異。
(一)漢字書寫習慣形成的兩個階段
表音文字的字形變化具有閉合性,字形的數量與字母的數量相等。漢字這種表意文字的字形變化具有開放性,有多少種意義就有多少種字形。字形上的復雜性,導致書寫者要用整個小學教育時期才能學會書寫漢字,并以此為基礎強化,形成個人獨有的書寫習慣。可見,漢字書寫習慣的形成經歷了從學會到形成書寫習慣兩個階段。
(二)方格中書寫是對原有書寫習慣的調整
當一位普通書寫者被要求在方格中書寫漢字時,事實上面臨著一種非正常的書寫條件。為了適應這一新的書寫條件,書寫者不得不對原有的書寫習慣進行調整,放棄自己原有的一些書寫習慣;加入一些書寫動作。
研究發現,導致方格中書寫筆跡變化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方格對原有字形的重塑
方格對在三個方面對字形重塑,1.對字形大小和外部形狀的重塑。2.對漢字內部平衡的重塑。3.對字與字之間有機搭配的重塑。重塑之后,在正常書寫習慣下的筆跡特征無法被反映。
(二)方格尺寸與正常筆跡難以匹配的影響
1.目前我國沒有規定漢字方格的統一標準是方格與正常筆跡尺寸難以匹配的客觀因素;2、不同書寫者寫字大小的差異,是方格與正常筆跡尺寸難以匹配的主觀因素。
(三)非習慣性書寫產生的疲勞
在方格中每書寫一個字都要對這個字重新進行造型。非習慣性書寫時大腦和手部的肌肉都更加容易疲勞。疲勞導致一些正常書寫時所有的筆跡特征在方格中書寫時得不到反映。
(四)心理壓力的影響
方格書寫限制了書者的書寫自由,對書寫者的書寫心理造成消極的影響。
(一)搭配比例特征
搭配比例特征,是指在一個字里面筆畫與筆畫之間或偏旁與偏旁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和大小關系。這類特征在方格中書寫時與正常書寫時基本相同。
(二)筆順特征
筆順特征,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從調查的情況反映,所有的書寫者方格中書寫的筆順特征都與正常書寫的筆順特征一致。
(三)錯別字特征
研究發現,在方格中書寫的漢字保留了書寫者在正常條件下書寫的所有錯別字特征。
(一)宏觀差異性特征
1.書寫水平降低。方格中書寫是非習慣性書寫活動,無法達到正常書寫的熟練程度。所以,在方格中書寫筆跡的書寫水平低于正常書寫時的書寫水平。
2.書寫速度加快。通過筆跡樣本比對調查表明發現,在方格中書寫的速度相對于正常書寫時的速度存在顯著的加快。
3.字與字之間的關聯特征弱化。由于每個方格內只能寫一個字,在方格中書寫的每一個字都成為一個孤立的個體,這造成在正常書寫時的字與字之間的關聯特征弱化。導致簽字類筆跡字與字的關聯特征無法被反映出來。
(二)微觀差異性特征和規律
1.主筆的運筆特征減弱。主筆是對一個字的結構平衡起到關鍵作用的一筆,運筆具有筆畫舒展、提按分明的特點。方格中書寫時,由于方格的格界對筆畫絕對長度的制約,對漢字的主筆產生擠壓使主筆筆畫長度縮短,收筆處的頓壓消失或減輕。
2.彎折筆畫運筆特征發生變異。方格中書寫的速度加快,導致原來在正常書寫習慣下彎折筆畫的運筆特征發生變異。彎折筆畫由直折運筆變成弧形運筆,通過立體顯微鏡觀察發現彎折筆畫中的轉折處由原來的頓壓重按變成一帶而過。
3.筆畫省略、漢字或部首草書化、符號化。方格內書寫因為“疲勞效應”一些原來在正常書寫習慣下所有的筆畫被省略,一些漢字整體或者偏旁部首的寫法被草書化甚至符號化。
(一)在不同身份的人群中,教師、學生與新聞職業者因為在方格內書寫的機會要高于其他人群,這部分人在方格中書寫的筆跡和正常書寫的筆跡相對一致。
(二)在不同書寫水平的書者中,高水平的書者書寫的熟練程度更高、動力定型特征更加牢固,在格子中書寫能夠較多地保存在正常狀況下的書寫習慣。低水平書者在方格中書寫時更易改變固有的書寫習慣。
(三)在書寫字形大小不同的書者中,書寫字形較小者受方格的影響較少,書寫字形較大者受方格影響較多。
(四)在不同書寫風格的書寫者中,筆畫風格圓轉、頓挫較少者在方格中書寫時受影響較少,筆畫風格方折、頓挫分明者在方格中書寫習慣改變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