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羽佳 陳永旭
1.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2.浙江六和(溫州)律師事務所,浙江 永嘉 325100
聯合國《兒童人權利公約》確立了“子女最大利益優先原則”,在國際層面上給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各國原引此規則制定了適合本國需要的法律條款。如英國為保護離異家庭中未成年子女的權益,建立了未成年人獨立代表人制度;俄羅斯以成文法典的方式對未成年子女的財產來源、使用支配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無論是判例法國家還是成文法國家,都希望最大限度的維護未成年人在離異家庭中的權益,使離異家庭中的未成年人也能夠幸福成長。
根據對域外法律的研究,未成年權益代表制度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從行業優秀人員中選拔個人作為“權益代表人”。如日本,從心理學、教育學、法學等領域中的學者們中選出“未成年人權益代表人”。另一類是政府建立專門機構依行政職權對未成年人權益進行保護,例如美國的未成年人福利局和德國的青少年事務局。前者由于個人能力的局限和個人精力的局限性,個人往往在訴訟階段發揮預想效力,而在后期的財產監督和監護監督階段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以自然人作為實施主體不能夠充分發揮代表制度的作用。后者的行政權的行使雖然在財產監管和監護監督階段能夠發揮強有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參與訴訟的代表人不固定,因此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具有延續性。
我國2012年修正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國家機關可對不適格的監護人予以勸誡、制止、行政處罰的制裁措施。這賦予了國家機關保護我未成年人權益的權力。但是該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對有權保護未成年人的機構范圍規定的非常寬泛。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局由專門從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專業人員組成,包括專業法律從業人員、心理輔導人員等。對兩類代表制度的整合有利于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中能夠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提高辦事效率,有利于監督工作的開展和實施。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局作為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行政機關,其主要職責包括:第一、指定工作人員作為未成年人“訴訟代表人”。第二、對未成年人的財產進行監管,防止監護人對未成年人的私有財產進行侵犯。第三、依職權進行監督監護人監護行為。
《民事訴訟法》規定: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因此在部分離婚案件中,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與監護等問題時,很可能會導致為了實現離婚當事人的利益而損害未成年人的權益。
訴訟代表人制度是指當監護人與未成年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該工作人員以“訴訟代表人”身份參與訴訟。對離婚訴訟中與未成年子女利益相關人員的情況進行調查并充分聽取未成年子女的個人意愿,然后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調查報告供法官參考。“訴訟代表人”實行專案負責制,這樣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安全感,也更能保證代表人對案件有全面的了解并認真負責。
為解決離異家庭中父母對撫養費管理不善、甚至是挪用、侵占撫養費甚至損害未成年子女合法財產權益的情況,需對未成年子女的撫養費進行合法有效的監督。第一,在夫妻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先將未成年子女的個人財產予以分離,形成財產清單,將清單與撫養費給付計劃一同呈交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科備案登記。第二,定期報告撫養支付及費使用情況。每年由監護人提供未成年子女的財產賬目交由未成年權益保護科審核。第三,當監護人對未成年子女的財產造成損害時,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科可對此作出相應的行政處罰。如責令其提供擔保,或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撫養費。
我國未成年人監護監督機制應設立舉報登記機制。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科下設舉報登記部門,舉報登記部門有義務對舉報信息的真實性進行調查、評估,然后對真實的舉報信息進行分類、整合形成綜合材料。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科與公安機關、法院、檢察院、婦女聯合會等機構或組織實行信息共享,方便跨部門的交流和合作。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科派專人定期走訪離婚案件中監護人怠于履行監護權的家庭,及時了解或掌握被監護人的監護情況,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預防,及時監督。
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科根據未成年人陳述和走訪調查后發現,監護人不宜繼續擔任監護人或者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時,由未成年人訴訟代表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變更監護人的申請,經人民法院查明事實,撤銷監護人的資格也就是變更監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