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昱辰
西安工程大學,陜西 西安 710000
當前我國登記瑕疵婚姻在司法方面面臨一定的困境,而如果任由登記程序瑕疵,將導致我國婚姻關系長時間處于不確定或者是模糊的狀態下,這種狀況不管是對個人,還是對家庭、社會、國家都是一個隱患。
在我國登記婚姻的司法審判中,各個地區的司法審判對登記瑕疵婚姻效力的認定不一致,從而導致一些案情的發生性質相同而判決結果卻不盡相同。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當前我國在登記瑕疵婚姻效力認定方面的法律存在一定的缺失,而各個地方法院是在缺乏法律依據的情況對登記瑕疵婚姻的自我認定,所以導致同一個案情出現不同的審判情況,從而大幅度降低司法的公信力[1]。同時,婚姻生活在婚姻效力模糊不定的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給婚姻當事人的心理產生了潛在的威脅,嚴重阻礙了婚姻義務的認真履行。
雖然在我國登記瑕疵婚姻的司法實踐中存在一些審判爭議,而這種情況在最高人民法院民政部的涵復出臺之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并在長時間的司法實踐中形成了一定的審判共識。根據國家出臺的函復指導精神,我國的等級瑕疵婚姻案例的審理不適宜一律按照無效處理,而是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認可其婚姻的效力,即登記瑕疵婚姻有效,當事人確定要解除關系的情況,需要明確告知雙方應按照離婚程序進行處理[2]。針對當前法院援引該函復的指導精神審理登記瑕疵婚姻的方向雖然是正確的,且對登記瑕疵婚姻的效力認定給出了明確的規定,符合事實婚姻條件和當事人真實意思所表示的登記瑕疵婚姻,讓我國的登記瑕疵婚姻案件有法可依。但是,該函復本身的正確性卻需要進一步商量。通常意義上的登記瑕疵婚姻與函復的案件類型均存在區別,而兩者在客觀表現上在辦理結婚登記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瑕疵。
同居關系和有效婚姻之間的區別在于當事人雙方身份關系存在一定的差異。同居的關系是雙方并沒有在身份上確定相互的關系,而有效婚姻則是雙方存在合法的夫妻關系。這樣在同居關系的解除中,可自行進行解除,而人民法院并不予以受理;有效婚姻在身份的解除中,需要通過婚姻登記機關協議離婚或者是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1.重構事實婚姻制度對登記瑕疵婚姻的意義
為了能夠有效突破我國登記瑕疵婚姻的司法困境,在重構我國的事實婚姻制度的過程中在對登記瑕疵婚姻的審理方面應重視事實狀態是否成立、雙方的結婚意愿是否真實等。在事實婚姻通過認定成立之后,即婚姻登記的確存在瑕疵,所以對于登記瑕疵婚姻的效力也應該予以承認,適當修正瑕疵之處,并對婚姻雙方的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進行合法處理。通常登記瑕疵婚姻的二級效力應該讓位于事實婚姻的一級效力,這也是我國登記瑕疵婚姻司法實踐中審理登記瑕疵婚姻的正確思路,也是夫妻雙方中較為弱勢的一方在權益保護方面的客觀要求[3]。
2.重構事實婚姻之參考
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我國登記瑕疵婚姻中司法實踐的問題,便需要采取重構事實婚姻的方式,正確面對事實婚姻中被具體認定的問題。我國的事實婚姻制度經歷著從承認到不承認發展的過程,而在這個過程中只是對相關概念性的內容進行了規定,卻尚未給予事實婚姻成立具體的參考標準,這樣不但增加了法官認定事實婚姻的難度,而且還導致案件在審理的過程中存在隨意性的現象。因此,針對這種方法的立法建議為:事實婚姻主要是指沒有配偶的男女雙方在未經結婚登記或者是登記存在瑕疵,但已經進入到實質性的婚姻狀態下,且廣大群眾也認為這是夫妻關系的兩性結合。
事實婚姻的具體認定標準主要包括:同居時間長短、是否相互之間存在撫養義務、家事日常代理的行使等當事人之間的親密關系;雙方是否育有子女,以及當事人與子女之間的親密關系;對另外一方的親屬應盡贍養或者是撫養義務的親密關系。如果被確定是事實婚姻,在法律關系的調整方面則需要參照我國《婚姻法》中所制定的相關規定。
總之,由于《婚姻法》的相關規章尚未對《民事訴訟法》進行明確規定,導致司法實踐操作較為混亂,同案件不同判、類似案件非類似處理的情況常常出現,所以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突破我國登記瑕疵婚姻的司法困境,有效保證我國登記瑕疵婚姻的權威性。
[ 參 考 文 獻 ]
[1]殷珮瑤.程序性瑕疵婚姻登記的效力與完善——以《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一條展開[J].法制與社會,2017(13).
[2]劉亞緒.論瑕疵婚姻的法律效力[J].職工法律天地:下,2017(12):224-224.
[3]楊春雷.“冒名婚姻”法律救濟問題研究[D].貴州民族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