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本月預計2018/2019年美國玉米產量預期上調,國內使用量上調,期末庫存上調。玉米的產量預期達到在148.27億蒲式耳,較上個月增加了2.41億。如果實現預期產量,這將是有記錄以來第二高的產量。在主要產油州中,預計伊利諾伊州、愛荷華州、內布拉斯加州、印第安納州、俄亥俄州和南達科塔州的產量將達到歷史新高。2018/2019年玉米供應量較上月上調,上調的玉米數量超過抵消的由于2017/2018年年出口量預期上調而導致期初庫存減少的部分。2018/2019年飼料及其他用量上調5000萬蒲式耳,隨著作物產量上調和預期價格下跌。
2018/2019年年乙醇使用預計上調2500萬蒲式耳。隨著供應量上調部分超過使用量,玉米期末庫存預期較上月上調9000萬蒲式耳。預計季節平均玉米價格上下限分別下調10美分,中間值為3.50美元/蒲式耳。
預計2018/2019年全球粗糧產量預期上調510萬噸達到13.472億。2018/2019年的除美國外其他國家粗糧前景展望,產量下調,消費量增加,貿易增加,較上個月庫存減少。
稻米:2018/2019年美國稻米供應量較上月上調330萬英擔,隨著產量上調超過抵消的期末庫存減少的部分。根據8月24日NASS稻米庫存報告顯示,2017/2018年度期末庫存低于此前預期,2018 /2019年度初庫存減少540萬英擔。根據國家農業統計局9月谷物產量報告,NASS對稻米類產量上調860萬英擔至2.195億,主要由于收割面積和單產增加。NASS公司在本月對種植面積進行了認證。水稻平均單產增加了40磅,達到7563磅,預計加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德克薩斯州的單產上調。長粒稻產量上調580萬英擔,中短粒稻產量增加280萬。隨著供應量增加,預期國內使用、剩余使用量增加200萬英擔至1.33億。所有稻米出口量大體持穩在9800萬英擔,由于價格更具競爭力,長粒稻出口量增加了100萬英擔抵消了對土耳其出口中短粒稻米量的下調。全部期末庫存增加130萬英擔至4490萬,較17/18上調53%。2018/2019年度的所有水稻季節平均稻米類價格上下限分別下調0.2美元/英擔,11.20~12.20美元/英擔。本月所有稻米價格下調。
2018/2019年全球大米供應量預計上調6.328億噸,主要由于印度的期初庫存增加和產量增加。全球產量略微下調,隨著中國產量和孟加拉國下調部分超過抵消印度的產量上調部分。2018/2019全球消費量預上調60萬至4.884億,主要由于印度上調。全球期末庫存增加80萬噸至1.444億,隨著印度,科特迪瓦和緬甸庫存上調部分抵消中國下調部分。
大豆:預計美國2018/2019年油籽產量1.384億噸,較上月上調290萬噸,主要由于大豆和棉籽產量增加抵消了花生產量減少。大豆產量預計創歷史紀錄,達到46.93億蒲式耳,上調1.07億蒲式耳,單產創歷史紀錄,達到52.8蒲式耳/英畝。大豆供應量上調,主要由于單產上調抵消了期初庫存下調。大豆壓榨量上調1000萬蒲式耳,出口量持平,期末庫存預計8.45億蒲式耳,較上月上調6000萬蒲式耳。
2018/2019年美國季節平均大豆價格預計7.35~9.85美元/蒲式耳,中間值下調0.3美元/蒲式耳。豆粕價格中間值下調5美元至290~330美元/短噸。豆油價格持平于28~32美分/磅。2017/2018年變化包括出口量上調,壓榨量上調,期末庫存下調。根據7月貿易數據和8月出口檢驗量預估,出口量上調2000萬蒲式耳至21.3億蒲式耳。壓榨量上調1500萬蒲式耳,期末庫存預計3.95億蒲式耳,較上月下調3500萬蒲式耳。
2018/2019年全球大豆出口量下調110萬噸至1.569億噸,船運至加拿大和烏拉圭的數量下調。中國18/19年大豆進口量下調100萬噸至9400萬噸,主要由于蛋白粕的需求增長緩慢以及17/18年壓榨量持續走低的情況或將延續到下一個市場年度。埃及和伊朗的進口量將上調。2017/2018年印度進口棕櫚油的數量也在明顯減少,導致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出口量減少。2018/2019年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預計上調230萬噸,美國和阿根廷庫存上調,抵消巴西庫存下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