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地
古詩文愛好者對下面這些詩句耳熟能詳: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芳草滿江容我采,此生端合附靈物;悄立橋頭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別后相思空一水,重來回首已三生。但對這些佳句出自何人之手,及其背景,所知者恐怕就不多了。
這些詩句,為黃仲則所寫,他著有《兩當軒詩詞全集》。黃仲則(1749~1783),清代詩人。名景仁,陽湖人(今常州市),據信是北宋詩人黃庭堅后裔。
黃仲則自幼聰明好學,閱讀經典,16歲應童子試,三千人名列第一。其汪姓同鄉說:“蓋先生之所得于天者獨厚,而又沉酣經籍,融液子史,咳唾珠玉,不肯一語落地二乘,固非尋常以詩稱者所可及也。”
20歲黃仲則開始云游浙江、安微、江西和湖南等地。在《兩當軒詩詞全集》自序中,黃仲則寫道:“乃為浪遊,由武林而四明,觀海溯錢塘,登黃山,復經豫章,汛湘水,登衡岳,觀日出;浮洞庭,由大江而歸。是遊凡三年,積詩若千首。”
一些普通讀者可能對黃仲詩詞接觸不多。他是古詩詞史上個性較鮮明的詩人,其詩受到許多詩人、學者和專家贊譽。《兩當軒詩詞全集》前言中寫道:“黃仲則先生為清季一代詩杰,名滿天下,久而彌彰,有太白再世之譽。”
翁方綱贊黃仲則說:“故其為詩,能詣前人所未造之地,凌、厲、奇、矯,不主故常。”洪亮吉評黃仲則詩說:“自湖南歸,詩益奇肆,見者以為謫仙人復出也。”王昶為黃景仁寫《墓志銘》中說:“上自漢魏,下逮唐宋,無弗效者,疏瀹靈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摯,不以蹈襲剽竊為能。”
郁達夫在《關于黃仲則》一文中寫道:“要想在乾嘉兩代詩人之中,求一些語語沉痛,字字心酸的真正有詩人氣質的詩,自然非黃仲則莫屬了。”個性極強、思想深刻畫家木心認為,黃仲則的詩 “可比近代中國的肖邦”。
中國文學的主流是古詩文,習于贊美山水景物,嘆息哀婉世道。就此,學者夏志清說: “此一長久持續的光輝傳統,可見于李商隱、杜牧、李后主等詩詞,以及《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和《紅樓夢》等。”
黃仲則的作品也不例外。他家貧孤露,性高邁。常讀品味黃仲則詩詞會感覺到,他所寫詩詞,明白曉暢,擅長白描,多抒窮愁不遇、悲感凄怨之情,七言詩最佳。然而,難能可貴的是,作為封建專制統治環境下的詩人,黃仲則的詩詞中,亦有憤世嫉俗、譏諷時弊之篇。《啼烏行》寫出人性澆薄,“人不如鳥能鐘情”;《何事不可為二章詠史》暗諷官場趨炎附勢、鉆營依攀、賤賣人格;《圈虎行》則通過描寫失去野性的猛虎,奴顏媚主,以諷刺時弊,揭露奴性,諷刺幻想為官之人。
附: 《圈虎行》[清] 黃景仁
都門歲首陳百技,魚龍怪獸罕不備;
何物市上游手兒,役使山君作兒戲。
初舁虎圈來廣場,傾城觀者如堵墻;
四周立柵牽虎出,毛拳耳戢氣不揚。
先撩虎須虎猶帖,以棓卓地虎人立;
人呼虎吼聲如雷,牙爪叢中奮身入。
虎口呀開大如牛,人轉從容探以手;
更脫頭顱抵虎口,以頭飼虎虎不受,
虎舌舐人如舐轂。忽按虎脊叱使行,
虎便逡巡繞闌走。翻身踞地蹴凍塵,
揮身抖開花錦茵;盤回舞勢學胡旋,
似張虎威實媚人;少焉仰臥若佯死,
投之以肉霍然起;觀者一笑爭醵錢,
人既得錢虎搖尾。仍驅入圈負以趨,
此間樂亦忘山居。依人虎任人頤使,
伴虎人皆虎唾余。我觀此狀氣消沮:
嗟爾斑奴亦何苦!不能決蹯爾不智,
不能破檻爾不武。此曹一生衣食汝,
彼豈有力如中黃,復似梁鴦能喜怒。
汝得殘餐究奚補?倀鬼羞顏亦更主;
舊山同伴倘相逢,笑爾行藏不如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