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 地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一部書的史學和文學價值,受到大文豪魯迅如此稱贊,這部書叫《史記》。3000多年前,《史記》誕生在中國,作者是司馬遷。《史記》記載了上至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早《史記》約300年,在雅典,一個叫希羅多德的人,寫了一部《歷史》(《希臘波斯戰爭史》)。此書敘述西亞、北非、希臘諸地區歷史,以及波斯人和希臘人的戰爭。希羅多德因寫《歷史》,受到學界高度評價,哲學家西塞羅,稱希羅多德為歷史學之父。這二部書,后被學界認為是東西方史學的開山之作。
二位作者家境都殷實,少年好學苦讀,游歷廣遠,也歷經身心的苦難。司馬遷,今陜西省韓城市人,閱讀過《左傳》、《國語》、《春秋》和《尚書》等,還游歷過當時的大半個中國。希羅多德,是希臘人,酷愛荷馬、梭倫和埃斯庫洛斯等人的作品,也游歷過好多地方。希波戰爭后,雅典經濟文化繁榮帶,菲迪亞斯、蘇福克利、品達、蘇格拉底和伯里克利等人文大家,都在雅典生活過。這些人,以及雅典當時文化氛圍,對他寫作《歷史》有影響。另外,成書時,二位作者都步入人生后期。
二部書寫作目的,都是總結歷史經驗教訓,記載人類豐功偉績。就寫書目的,希羅多德寫道:“是為保存人類的功業,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們遺忘”,“特別是把他們發生紛爭的原因給記載下來”。同樣,司馬遷寫道:“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史記》記載了當時的一些經濟活動,還寫了平民女性,這在中國古代史上絕無僅有。《貨殖列傳》專門記敘了從事"貨殖"活動的杰出人物。《平準書》敘述了西漢武帝時期的平準均輸政策的由來。司馬遷對漢武帝的財政政策做了批評,并且肯定人類追求物質財富的本性與權力。《史記》不僅有刺客、游俠、醫生、商人等小人物傳,還有對平民女性的記載,這在史書中是罕見的,難能可貴。《史記》記載了王媼、武負和劉邦嫂等20多位平民女性的事跡或言行。
希羅多德是一位具有民主政治思想傾向的史學家。他認為,雅典的強盛,是由于廢除了君主制度和實行民主制度,“人民的統治的優勢,首先在于它的美好的聲名,那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他還盛贊勞動人民的偉大智慧和勤勞,如他贊嘆埃及有許多“非筆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業績”。
《史記》文風雄深雅健,沉郁頓挫,篇篇有佳句。在此僅選4句: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2、貪夫徇財,烈士徇名,夸者死權,眾庶馮生。3、居視其所親,富視其所與,達視其所舉,窮視其所不為,貧視其所不取。4、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歷史》被認為是西方第一部散文作品,文筆華美,描寫生動。書中警動人心、特別是對人性深刻認識的句子也不少,如下2句:1、如果一個市民走旺運的話,另一個市民就會妒忌他,并且用沉默表示他的敵意,他同市的市民向他征求意見時,沒有一個人會把他認為最好的辦法告訴對方,除非這個人具有很高的道德,不過這樣的人會很少。但是,如果一個異邦人走旺運的話,另一個異邦人就會為他極其高興,因此他在被征詢的時候,他就會把最好的意見提供出來。2、如果所有人都把自我的煩惱拿到市場上去同他們的鄰人交易,任何人在看到了別人的煩惱之后,都會寧可把自我的煩惱重新搬回家去。
在現代西方學者面前,二部著作也受到質疑。如現存《史記》有的部分,被懷疑是后人抄錄《漢書》補上的;《歷史》則被懷疑有一些不真實的地方。盡管如此,這二部史學著作,深邃宏闊、高氣絕識、失志創新、指正不阿,其史德、史識和史學學術地位,后人無法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