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政
內蒙古科技大學文法學院,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民法是我國法律文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些民事責任和基本的人權進行了相關的法律規定,賦予一些事情一定的法律責任,這樣能夠有效確保這些事情不會在社會生活中大面積的發生,并且在發生后能夠有據可依,有法可尋,所以民法在肖像權的保護中可以有效的形成一種預防性的保護,民法通過制定一些具體的法律條文,來規定人們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這樣就能夠有效預防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民法通則》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民法總則》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這些規定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公民的肖像權起到一定的預防保護作用,能夠有效避免公民肖像權受到侵害。
民法對于我國公民的肖像權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保護機制,公民的肖像權是與生俱來的,并且應該受到一定的法律保護,對于公民肖像權的保護,不能單單依靠預防機制來進行保護,在公民的肖像權遭受侵害的過程中,民法應該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在發生侵害時,民法的存在可以為受害人提供有效的保護措施,受害人可以在遭受侵害的過程中積極地尋求民法的保護,防止受到更多的侵害,造成更嚴重的后果,這對于侵害肖像權的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有作用的,民法對于肖像權的保護可以有效降低侵權行為所帶來的影響,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
在社會競爭不斷加大的當今社會,人們的肖像權在不斷受到侵害,侵害他人肖像權的行為在社會中的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都在上演著,對于肖像權的侵權行為,需要建立相應的保護機制,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社會的和諧,維護我國公民的肖像權。在侵權行為發生后,民法對于受侵害的公民來說是最有效的一個索賠依據,受侵害的公民可以利用民法向侵權人索求一定的賠償,要求侵權人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擔負相應的責任,這樣才能有效降低侵犯肖像權的行為的發生,保證社會更好地發展。
《民法總則》第185條規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定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和針對性,是我國民事立法的重大進步。近年來,我國屢屢出
現一些以虛構、歪曲事實等方式,惡意詆毀侮辱英烈的名譽、榮譽的現象,比如惡意詆毀雷鋒、邱少云等等,有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和社會公共利益,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該條款的規定給予了英雄烈士的人格以特別的保護。但是,對于普通死者的姓名、肖像等權利《民法總則》沒有進行規定,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還存在很多的爭議,比如對普通死者肖像的保護期限、保護范圍、保護方式等等。因此,針對上述的問題,還需要將來制定編修《民法分則》時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以更好的實現對肖像權的合法保護。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各種侵權行為是層出不窮的,侵權手段和侵權情況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民法中,僅有的一些相關法律規定是不能很好的對當前的侵權行為進行必要的保護的,不能包括所有的肖像權侵權行為,這樣就不能很好地保證我國公民的肖像權不受到侵害,所以在將來制定的《民法分則》中,需要對侵權的具體行為和具體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明確規定,要細化法律內容,把具體的情況分出來,保證不同的情況都有不同的應對措施,這樣在進行維權時就能夠做到有法可依,有據可循。
我國公民的肖像權對于公民來說是一項最基本的權利,也是體現我國社會對于人權的重視程度的一個關鍵的依據,因此維護我國公民的肖像權是非常重要的。在現有民事法律法規中,對于我國公民的肖像權的相關規定尚且存在一定的漏洞,對于一些侵權行為的相關賠償標準不是很明確,導致在進行侵權賠償時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所以需要對民法的相關內容進行必要的補充,要對有關侵權賠償的相關標準進行合理化的制定,要依據實際的情況和當今社會的發展程度來進行賠償標準的制定,這樣就能夠更好地進行肖像權的維權。
本文對肖像權的民法保護分析做了研究。民法對于我國公民的肖像權的保護來說具有重要的作用,保護方式主要是侵權前的預防保護,侵權發生過程中的及時制止和侵權發生后的維權索賠。想要更好的利用民法進行肖像權的維護,需要對民法內容進行補充和完善,制定合理的賠償標準。
[ 參 考 文 獻 ]
[1]譚威.論我國集體肖像的民法保護[J].理論觀察,2016(8):87-89.
[2]郭競雄.關于完善我國肖像權立法的相關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5(22):228-228,227.
[3]楊曉婧.肖像權法律保護若干問題的探討[J].劍南文學(經典閱讀),2014(2):408-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