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麗
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4
免密支付是伴隨著移動支付應運而生的,免密支付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這種支付方式靈活便捷,通過掃碼和閃付既能支付金額完成消費。隨著支付寶、微信、云閃付、京東支付、NFC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產生和發展,大大的推動了免密支付的豐富與多元化。現如今,除了信用卡、銀行卡等傳統金融支付方式,這種新型的支付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人們當下的生活崇尚快捷、方便、迅速,當下,這種便捷的生活方式損害的是一定的安全性,畢竟無需密碼的支付方式還是缺乏安全性的。
免密支付是依靠移動終端進行支付的一種新型支付方式,通常用于人們日常的購物、消費等等,它彌補了傳統現金、銀行卡消費的繁瑣和拖沓,免密支付依托的是移動支付的迅猛發展,在這種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下,各大第三方支付平臺應運而起,占據了廣闊的消費市場。然而,這種迅猛發展的背后,我們也看到了法律的滯后和監管的缺失,對于免密支付的法律、法規還處于空白狀態,缺乏行業標準,相關監管主體也不明確。
眾所周知,法律具有滯后性,面對免密支付這種新興的移動支付方式,相關法律的制定速度遠遠落后于其發展的速度,互聯網的快速興起,人們對于便捷生活的向往,推動了這種新型第三方支付方式的發展。免密支付在當前的狀況下,除了小額的消費不用密碼直接刷卡外,大多數的還是依賴于這種第三方平臺的線下支付,僅需掃碼或者接觸即能完成。這種空白一部分是由于缺乏相關法律的約束,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也有一部分是由于第三方支付平臺自身的安全性帶來的,例如二維碼的盜刷、備付金利息歸屬、相關合同是否完備等等。這些都影響著用戶的使用安全。
面對免密支付這種新型的移動支付方式,在監管主體上分工不明,這種監管主體造成的不明確,使得一些相關機關在行使職能的時候存在漏洞和相互交叉。中央人民銀行在在監管上處在牽頭地位,而銀監會則需要對銀行的運營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雖然這種分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督和管理,但由于沒有具體明確的監管機構,使得在監管上存在空白和漏洞,一些非法群體和個人容易利用漏洞進行非法經營,給用戶帶來損失。而在監管過程中,還存在交叉監管和重復監管的情況,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監管的重復,對用戶來說也不利于用戶的使用和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
用戶、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行等等在交易過程中既有買賣關系,也有合同關系,這種多重的法律關系,需要規范和調整。這樣才能保證各方的權利義務,保證交易的安全。
當前,支付寶、微信、云閃付、京東支付等第三方移動支付平臺應運而生,受到人們的喜愛和應用,人們通過手機等移動終端來使用移動支付也越來越廣泛,無現金支付也越來越頻繁,這種頻繁的使用,對于支付平臺的監督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在對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規定上卻存在空白現象。由于在移動支付領域的立法還不完善,在遇到問題時不利于責任主體的認定及責任的承擔問題。沒有了法律以及制度的約束,行業自身的發展以及運營都將受阻。
移動支付不同于傳統的支付方式,是一種新型的支付方式,面對這種新興的支付方式,需要法律的監督和管理,只有良好的管理才是有效的保障。
中央人民銀行在2013年6月出臺了《支付機構備付金存管辦法》,具體規范備付金的運作,然而,這還不夠,必須健全相關法律對移動支付進行約束和監管。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才能更好的促進移動支付產業的發展,通過立法,可以明確有關部門的責任,保障各方的權利與義務。
通過具體明確的監管機構,可以彌補在監管上存在空白和漏洞,明確分工和職責,規范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加強實名制認證,增強交易的安全性和規范性。
良好的個人信用體系可以規范人們的日常生活,避免惡意使用造成個人信用等級的下降,通過失信人名單也能夠維護各方的利益,通過對個人征信體系進行共享,促進支付產業的有條不紊的發展。
移動支付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用戶進行使用,一旦發生交易糾紛,就需要一個機構進行對各方的行為進行問責和約束,在交易各方中,消費者無疑處在弱勢群體的地位,需要對其進行保護。因此,在法律上,更應該加強消費者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的保護力度,讓消費者能得到一個公平安全的網上消費環境。
[ 參 考 文 獻 ]
[1]魯文燦.閃付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探究[J].時代金融,2016.10.
[2]殷中強.國外移動支付反洗錢監管經驗及啟示[J].北方經貿,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