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睿
揚州大學法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國籍指的是國家通過自身法律來確認的國家公民身份,這是屬于國家主權中的管轄權的內容,是每個國家主權的基本權力。在關于國籍法律法規的確立上,每個國家采取的方式不同,有些是以血統確認國民身份,有的是以公民是否在自己國家土地上出生為原則,有些國家干脆承認雙重國籍的存在,而有的則反對雙重國籍,此外,同一個國家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國籍的確認原則也有所不同。就是由于一些國家進行國籍身份判定標準的差異,從而產生了自然人的國籍發生沖突的問題。
國籍問題上的沖突主要包含個人同時擁有雙重或者多重國籍的積極國籍沖突和個人不擁有任何國家國籍的消極國籍沖突。而使得國籍沖突發生的實質是世界上不同國家對自身公民身份的認可方式的不同,從而使自然人由于出生、婚姻、收養、認領、申請加入外國國籍或者被剝奪國籍等這些法律事實的出現導致國籍沖突狀態的出現。
國籍沖突問題產生以來一直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不合理的國籍現象。不管是有益的還是起負面作用的國籍沖突,都不符合自然人、國家以及國際社會的利益。
(一)從自然人的角度來說,這些國籍沖突會使得自然人在其合法公民權利和義務上產生錯亂。例如當公民所在國籍的國家執行兵役時,具有雙重國籍的人是無法同時為兩個國家服兵役的。另外,如果有些國家對于這些人群的監管嚴格時,還存在將他們歸為敵對勢力的可能。又如那些無國籍的人,他們雖然在某一個國家定居,但很多方面不能享有當地國國民的權利,而且不能請求任何國家予以外交保護,這使得他們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著極大地不便和困難。
(二)對國家而言,國籍沖突會讓第三國在法律實施上產生困難。當雙重、多重國籍人在第三國發生糾紛,需要運用法律解決時,往往會出現許多的問題:比如在民事法律關系中,要先確定當事人的國籍,因為國籍認定會對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產生影響,而雙重、多重國籍人在這一點上就會出現問題;又比如在刑事法律關系中的引渡問題,現在各國一般都采用屬人管轄原則,若雙重、多重國籍人所做的事都被他的國籍國認為是犯罪,那么其國籍國都可依據屬人管轄原則向第三國發出引渡的請求。
鑒于國籍沖突會帶來如此之多的弊端,各國想盡辦法、采取各種方法來減少和避免國籍沖突。為此,他們通過法律確定公民國籍,并期望以法律的強制手段來杜絕那些擁有雙重或多重國籍及無國籍的人的增生,此外和他國訂立雙方協定或者國際聯盟公約來盡力避免國籍問題的產生。
其實早在19世紀末期,就已經有一些國家通過簽訂國際條約來避免國籍沖突帶來的不利后果,1895年在英國召開的國際法學會更是確立了唯一國籍原則和不承認雙重國籍原則。隨后在20世紀,又先后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這兩次世界大戰使得國際社會動蕩不安,國際形勢異常復雜,國籍沖突問題也隨之增多,各國對國籍問題也更加的重視。1930年時,德國、奧地利、比利時等32個國家和地區在有關國際組織的幫助下簽訂了《關于國籍法沖突的若干問題的公約》,以此來解決國籍沖突問題,該公約的開頭就闡述道:各國一致認為任何人應該是只擁有一個國籍的,這是為國際社會所共同關心的所在。緊接著,各國又陸續簽訂了多個有關國籍沖突的國際公約和雙邊條約,如《美洲國家間國際公約》等,國籍唯一原則就此被正式確立,被國際社會所采用。
盡管國籍唯一原則是為國際上絕大部分國家采用的基本原則,然而由于該原則實際上過于理論化,是值得作為一種期望來存在的,但是在實際中缺乏生存的土壤。尤其當今是唯國家利益至上的時代,承認雙重國籍將是一種爭奪國際資源的有力武器。雖然中國的國情決定了國籍唯一原則是完全適合當前中國國情的,然而如果中國在該原則的基礎上做出一些特殊的改變的話,這將有利于我國利用豐富的海外華人華僑的能量來建設中國,能夠在我國當前經濟發展遇到瓶頸的情況下增加新的增長動力。
[ 參 考 文 獻 ]
[1]肖永平,郭明磊.國籍觀念的演進與國籍法的變革[J].法學評論,2007(6).
[2]張弛.不承認雙重國籍原則與國家發展[J].中國經濟時報,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