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楊天龍 蓋葉頂 冷 靜*
(1.云南省紅河縣垤瑪鄉人民政府獸醫站,云南紅河 661400)2.云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云南省動物營養與飼料重點實驗室,云南昆明 650201)
垤瑪鄉位于云南省紅河州紅河縣境西部,國土面積197km2,海拔1130~2500m,4016戶、17850人,距縣城109km,與元江縣因遠鎮毗鄰,是一個集“民族、邊遠、貧窮、山區”四位于一體的特困鄉。
垤瑪滇南小耳豬有身體短小、耳小豎立、肚子圓而鼓、皮薄毛稀、毛色呈黑色、環境適應能力強、生長緩慢、飼料利用率低等特點。豬肉營養好、風味佳、以傳統的飼喂方式飼養,加上放牧的飼養方式和較長的養殖周期,能提供較為生態的豬肉。對其他地區滇南小耳豬的研究發現,其肉質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更高的營養和更好的風味[1]。肉色評分顯著高于大約克、漢普夏,蛋白質含量高于牛羊雞肉,膽固醇含量低于雞鴨羊肉[2]。富含油酸,經常食用可能對動脈粥樣硬化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且亞油酸含量低,對預防肥胖可能有一定作用[3]。因此垤瑪滇南小耳豬雖然生長周期長,但飼料成本低,以略低的價格銷售也能保障一定的經濟利益。成年豬體重90~100kg、出欄體重45~60kg,飼養周期10~12個月,是肉脂兼用型地方優良品種。但垤瑪滇南小耳豬繁殖性能低、性成熟早,初次發情的母豬存在體型小、體重輕等問題,在“放養”的條件下自由交配、亂交亂配現象嚴重,導致初產母豬經常出現難產死亡現象。長期的自繁自育,無專門的種豬選育養殖,近親繁殖情況嚴重,導致品質退化嚴重,生產性能降低。
據統計,垤瑪鄉滇南小耳豬現存欄量12000頭,有3200余戶家庭從事滇南小耳豬養殖,養殖戶多,規模化養殖場少。現有的四個存欄量50頭以上的養殖場經濟效益低或無經濟效益,不能有效推動垤瑪鄉滇南小耳豬產業的發展。
防疫意識薄弱是現存的主要問題,“防為主、治為輔”觀念尚未被廣大養殖戶理解,防疫是保障畜禽不發生傳染病的主要手段,但垤瑪鄉傳統的養殖模式對使用疫苗的認識相對薄弱,接種疫苗率低,時常有區域性的傳染疾病發生。此外還有養殖方式的落后,垤瑪鄉的滇南小耳豬以家庭式養殖為主,養殖數量少,主要方式為“放養”加補飼,補飼以農副產品、菜葉子、雜草、酒糟為主,養殖設施簡易傳統,圈舍建設、規劃不合理,甚至有少數農戶存在家畜與人同住。養殖規模小、環境污染大、飼料成本低、生長周期長是垤瑪滇南小耳豬養殖的一個特點。
肥豬自產自銷、出售乳豬、本地市場為主是垤瑪滇南小耳豬的銷售特點,這嚴重制約了垤瑪滇南小耳豬養殖產業的發展,不利于增加經濟效益。垤瑪鄉養殖戶自家飼養的1~2頭滇南小耳豬,時常作為過年豬被自家食用;乳豬更是受到當地居民的青睞,它獨特的風味、合適的分量及合理的價格,常被當作特色菜招待客人。
垤瑪滇南小耳豬主要的銷售市場在垤瑪鄉本地,銷售到外地的不足200頭/年,主要以銷售乳豬為主,肥豬銷量相對較少。在垤瑪鄉農貿市場以銷售商品雜交豬肉為主,滇南小耳豬肥豬年屠宰量不足15頭,更多的肥豬被作為過年豬自家食用。
“臟、亂、散”是垤瑪鄉散養戶畜舍共有的現象,造成小規模、大污染的情況。為了管理方便,減少環境污染,應結合每個村子的地理環境,對家畜的圈舍統一規劃、布局,統一處理糞污。
良好的種豬是保障后代豬群能有良好特性的基礎,對提高豬群生長性能、生產性能、繁殖性能至關重要。所以要注重種公母豬的選育保種,對生產生長性能良好的小豬留下做種豬飼養,其余一律做商品豬飼養,在做好選育保種的同時,要嚴格防控“放養”條件下公豬母豬的亂交亂配、近親交配的現象,保障后代豬群都來自優良的種公母豬。
公豬的選育及飼養管理至關重要,選擇生產生長性能好、體格健壯的公豬留下當種豬,為防止近親交配現象發生,不做種用的公豬應盡早做去勢手術;為防止亂交亂配,種用公豬不亂放養。交配期公豬要適當提高日糧中能量、蛋白質的攝入量,有助于提高精子質量。
母豬是保障仔豬健康、提高仔豬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滇南小耳豬性成熟早,但體型還小、體重較輕,過早的交配是出現難產死亡、出生仔豬小、體弱及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滇南小耳豬母豬初配體重應嚴格控制在50kg以上;營養不足是妊娠期母豬出現突然死亡及難產死亡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妊娠期的母豬,要注意日糧中能量、蛋白質及微量元素的攝入,妊娠期的母豬在平常的飼喂條件下可添加50%以上玉米面,20%以上豆類及少量預混料配合農副產品來滿足母豬營養需求;適當給妊娠期母豬舍增加墊料。
自由放牧是垤瑪鄉滇南小耳豬的主要養殖模式,放牧中的豬活動量大,能量、蛋白攝入量少,所以放牧的豬日糧中要注意能量、蛋白等精料的補充,滿足滇南小耳豬日糧營養的需求。
做大眾品牌、走大眾市場,把市場定位在縣級以上市場,首先縣級以上的市場人口密度較為集中,對飲食健康有一定的認識,購買力和購買欲望相對強烈。只有拓寬銷售渠道,增加養殖經濟效益,才能提高養殖戶的養殖積極性,才能又好又快的發展垤瑪滇南小耳豬的養殖業。
垤瑪滇南小耳豬肉售價是普通商品豬肉售價的1.5倍以上,昂貴的價格也讓很多消費者不能接受,雖然人們渴望吃到生態、綠色的產品,但在昂貴的價格面前,選擇普通豬肉的消費居多。滇南小耳豬消費應走大眾化市場,不盲目定價,比普通豬肉售價貴2~4元/kg比較能被普通消費者接受,也比較能突顯出垤瑪滇南小耳豬特色。因為飼養成本低,所以較低的價格也有一定的經濟利潤,對推廣垤瑪滇南小耳豬品牌有積極促進作用。
垤瑪滇南小耳豬乳豬肉較受人們的青睞,應積極開拓乳豬銷售市場;肥豬肥肉多背膘厚,不能滿足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但根據人們喜歡用豬油煮湯或炒菜習慣,可以煉成油后進行銷售;用滇南小耳豬制作的臘肉具有特別的香味、晶瑩剔透、肥而不膩等特點,也可大力推廣滇南小耳豬臘肉產品。
引進有意向的龍頭企業為垤瑪鄉滇南小耳豬樹立品牌,開拓垤瑪滇南小耳豬市場,帶動更多農戶發展養殖,把垤瑪滇南小耳豬產業做大做強。
保種選育是一項時間長、投入大的項目,以經濟效益為主的個人、企業不愿從事這樣的項目,所以政府應加大滇南小耳豬養殖業的投入力度,做好垤瑪滇南小耳豬的選育保種、改良工作。
防重于治,防疫是保證家畜不發生疾病的主要手段,口蹄疫、豬瘟、藍耳等都是國家無償提供的疫苗,應積極做好防疫知識宣傳,增強養殖戶防疫意識,做好家畜防疫工作,保障家畜健康,降低養殖戶養殖風險,增加養殖效益。
隨著人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渴望吃到更健康綠色的豬肉產品,垤瑪滇南小耳豬的肉質特點符合當前人即健康又保健的膳食理念,具有較高的經濟開發價值,應積極開發滇南小耳豬產品,建立品牌,讓優質垤瑪滇南小耳豬走出垤瑪鄉,走向尋常人家的餐桌,讓更多的養殖戶得到經濟效益,才是垤瑪鄉滇南小耳豬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出路。
[1] 周選武,黃偉,曹志勇,等.滇南小耳豬與DLY商品豬背最長肌營養成分比較分析[J].中國畜牧獸醫,2016,43(7):1743-1748.
[2] 李志剛,何愛華,張字文,等.滇南小耳豬胴體品質及肉質的研究[A].第十二屆(2014)中國豬業發展大會論文集[C].2014:4.
[3] 齊曉園,李明麗,馬黎,等.育肥方式對滇南小耳豬脂肪酸組成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2017,31(6):101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