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卓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100083
所謂法律體系,就是指的一個國家根據某一標準對全體法律文件進行劃分的包含了整個法律的整體。那么,網絡法律體系就是與網絡有關的法律法規所形成的一個整體。這個網絡法律體系應當結構緊密,內外協調,做到有法可依,體現出國家關于法律方面的政策思想,與其他法律部門相協調,最終實現網絡法規的功能作用。
因為互聯網的特殊性,導致了網絡法律不同于一般的法律法規,最終導致了網絡法律體系的特殊性。其萌發于互聯網之上,從根本上于民商法、經濟法等就大有不同。它主要是針對于網絡空間進行設定,對網絡世界的權利于義務進行體系構建設定,對傳統法律中關于網絡方面的漏洞進行補填,實現規范網絡秩序的目的。
對網絡法律體系的內部結構進行分析,可以通過研究其不同的作用和影響來進行劃分。其中從人的邏輯上來劃分,網絡法律大致分為了主體,行為,權利、義務與責任這些基本的組成部分。
面對我國不斷努力建設的網絡立法工作,我們應當全面認識我國當前的網絡法律現狀,對其中展現不足進行分析。①有關法規層級建設的缺失和結構的不完整;②中央與地方,各個部門之間缺乏統籌安排,與網絡法治存在不適用的問題;③執法能力較低;④只做到了有法可依,未做到有法必依,只做到了有義務,而沒有做到有權利,缺少中央政府的重視與支持;⑤有關網絡立法人才的缺失。
網絡化的生活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之中。網絡安全方面問題已經擺在眼前,必須解決和重視,建立起完善的法律體系。
《網絡安全法》是我國網絡安全建設的基礎性質的法律,遵循這個基礎原則和規章制度進行建設,對網絡安全的物理層面,運行過程,數據儲存等方面進行制度的完善和細則的修訂。就當前互聯網發展的趨勢而言,對于網絡環境安全化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是勢在必行,不可避免的。另外一方面,由于對于網絡空間的安全建設的網絡特性、內在規律、發展趨勢等等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和透徹,導致了當前所出臺的一些法律法規并不完善,沒有真正切合網絡安全的深處,考慮到如今迫切的網絡安全需求,希望可以盡快出臺較為完整的法規,為營造綠色網絡環境。
網絡信息難以控制和篩選,導致了網絡信息中的有害不良信息時常潛伏于各種掩碼之后,危機國家信息安全,青少年等網民的思想健康,網絡暴力、誹謗、謾罵、教唆犯罪等等層出不窮,難以管制。2000年國家所出臺的《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已經無法對這些現狀進行遏制和避免預防。同時各個部門和地方上的領導人雖然對這種情況加以重視,但是因為其能量有限,缺乏大局上的統籌安排,使得效果并不理想,函待完善。
大數據時代中每個人的信息是一種重要的資源,其中所蘊含的不僅僅是巨大的值和經濟利益這么簡單,還包括了國家和公共的利益,國家的網絡安防建設等。如何在全球網絡化的趨勢下對用戶的個人信息進行保護是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事情。
網絡安全的法律法規中,首當其沖的任務之一就是對于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防止不法之徒借此謀取私利,危害公民的人身安全。目前,我國通過一系列的法規的實施,將對于個人的信息權利的保護方面獲得了較大程度上的突破。從刑事、民事和行政者三個方面實現對個人信息的全面防護。但是,仍然有人面對法律,鋌而走險,非法獲取他人信息,進行詐騙活動,侵害他人利益。
我們從網絡自身出發,對網絡加以分析了解,從而得出了網絡安全的解決之道。從上到下,內部統一協作,外部行業自律,以依法管理為核心,最終實現網絡空間安全的良好循環和綠色發展。通過網絡安全建設,讓我國的公民生活于安全的網絡環境,保證網絡之中,國家的主權不受侵害,信息不受泄露,利益不受損失,個人的信息安全,權力,責任和義務都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