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薈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學院,北京 100191
民商法在我國的法律保護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其他的法律規范不同,民商法主要保護的對象是商業貿易,為安全交易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民商法的發展不僅可以對公民的合法利益做到了很好的保護,同時,也對整個貿易市場、交易秩序做到了很好的規范和保護,促進了我國市場經濟穩定、快速的發展。
公示主義在民商法對交易保護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商法主體對相關的利害關系人關于自己相關的經營信息具有相關的公示告知義務。而在現代的經濟發展中,我國關于公示告知這方面的義務規定還不夠完善,所以我們必須要加強對公示主義的研究。其實這種公示就是在法律層面上給其合法性。當然,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種公示登記機制也需要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在以往公示制度中,相關機構只注重登記的法律效力,而忽略了公告的效力,這就造成了公示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交易安全也就很難得到保證。比如,在和一個企業進行交易時,只有知道這個企業存在,且政府認可,才能放心的和其交易,如果本身就不存在,或者根本就不知道這樣一家企業,那么交易也就無從談起了。
從責任視角下分析,民商法從許多責任方面來對交易安全進行了保護,從而保證交易雙方都獲得自己想要的權力。在民商法實施的過程中,對貿易主體各方面責任都有著明確的規定,比如,驗資機構在驗資過程中需要承擔的相關法律責任。公司作為民商法主要管理約束的對象,在其成立之初,相關的法律條款就規定了其相關的責任,公司在設立時,相關的董事、發起人和監事就需要承擔相關的責任。不過在我國現代經濟快速的發展中,民商法在責任制度方面還應該進行不斷的完善,從而應對出現的新情況。首先,如果法定驗資機構在驗資過程中因為惡意或是重大過失而出現驗資不實的情況,那么它需要對公司或者第三人承擔相應的損失賠償責任。其次,發起人和公司成立時的董事在公司成立之初負有連帶繳納股款的義務。最后,應該加強董事和監事的違規行為責任。《公司法》第63條規定,公司的董事、監事和經理等人如果違反工作章程或者有關法律條款造成公司損失的需要承擔相關的法律責任。而且證券方面,對于相關的中介機構也做出了相關的責任規定,如果中介機構做出虛假的財務報告等消息給投資者帶來經濟損失,那么其也需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所以民商法對交易安全進行保護時,如果交易一方故意或者出現過失或者過錯等行為造成了另一方面的經濟損失,那么就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來彌補其出現的損失,而且違約、違規一方也會受到相應的處罰,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護好交易安全,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實際上,法律本身就是一種強制性的約束行為。其和道德不同,社會道德是給人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人們最好這樣做,而如果不這樣做也不會受到實質性的處罰。而法律則不同,法律是對人最底線的要求,如果人們沒有按照法律的規定去做事或者逾越法律去做事,那么國家暴力機關就是為這些人而設立的。民商法是法律,所以其必定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而其約束的內容就是公民之間的貿易活動和財產安全等方面的內容。一旦公民在交易過程中觸犯了相關的法律條款,那么根據民商法的規定,其必定會受到相應的處罰。所以說,如果道德是一種軟性的約束力,那么法律就是一種硬性的約束力,它不是要求你可以怎么做,而是要求你必須怎么做。另外,這種強制性還體現在國家干預方面,比如,《公司法》的第19條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需要經過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準,以及政府對證券和保險行業的監管,這些都體現出了民商法對此具有強制性。
總而言之,在我國的商品貿易市場發展過程中,勢必會出現一些阻力和問題,民商法的完善對交易安全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且隨著貿易市場的快速發展和變化,民商法的相關制度也在不斷的創新和進步,從而保證交易市場的安全,促進我國經濟可以健康、穩定的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