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青
東北石油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8
大慶精神形成于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后,國家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改變落后的國家面貌,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但工業體系的建設得依靠石油資源。中國在建國初大部分石油主要靠進口,無法實現自給自足。因此快速發展石油工業,甩掉中國石油貧困的帽子就成了一項重要的戰略任務。國家為了彌補中國石油方面這一塊短板,順利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國務院決定中國的石油勘探開始向東部轉移,成立松遼石油勘探局,終于在1959年9月29日位于黑龍江松遼盆地的“松基3井”取得突破性進展,并證明產量穩定,至此,轟轟烈烈的石油大會戰正式拉開序幕。這場石油會戰是在異常艱苦惡劣環境下波瀾壯闊地開展的,涌現出了一系列以王進喜為代表的英雄人物,他們都是大慶精神的先鋒代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石油人克服艱難險阻,兢兢業業地為國家奉獻。大慶精神與革命時期精神并且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的精神并列,它們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要成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外延,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大慶石油會戰是敢于冒險的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共同孕育的成果,大慶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建設和加強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借鑒作用。
大慶精神是中國工人階級和解放軍戰士以《實踐論》《矛盾論》為理論指導,腳踏實地、眾志成城地實踐的高度概括,其思想深邃,鮮明地體現了黨的偉大精神。大慶精神對于加強黨建設具有重要深遠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正在處于關鍵的歷史節點,從政治建設方面全面整治黨內政治環境從而達到正本清源的作用,團結和凝聚黨的隊伍,引導黨員干部敢于擔當。黨的政治建設內容豐富,主要有三部分構成:政治生活、政治生態、政治文化。三部分相輔相成,共同推進黨的政治建設現代化和科學化。大慶精神是科學理論指導和大膽實踐的碩果,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具體應用。石油會戰人把他們沖天的干勁和科學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起來,取得了石油會戰的勝利。石油會戰的成果歸功于黨的領導和人民群眾的奮發進取。黨中央從國家建設的大局出發,整合有效的資源全面支持和部署石油會戰,而中共黨員身先士卒,鼓舞著一批批石油人為國奉獻。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黨員就是石油會戰中為國奉獻的杰出代表,從另外一個側面也說明了大慶精神是黨的偉大精神的一個高度的濃縮,因此大慶精神對于黨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政治生活是黨政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政治生活純潔與否能潛移默化地影響黨的其它方面建設。嚴把政治生活關,讓黨內政治生活有章可循,努力發揮黨的政治生活作用,全黨營造出“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當年石油會戰時期黨支部為黨員領導干部制定了嚴格的“約法三章”和“四個公開”的規章制度。孔子《論語·子路篇》中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石油會戰時期,正是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黨員干部始終不渝地貫徹執行,黨支部內部風清氣正形成同心同德的和諧政治生活,石油會戰才能眾志成城、如火如荼地進行。我國正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只有全黨同志萬眾一心,其利才能斷金。
政治生態干凈與否直接影響黨員干部作風和思想,保持黨內政治生態清潔是黨建設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大慶石油大會戰時期,全黨同志同心協力地攻克石油會戰中的難題,其中毫無夾雜任何私利。大慶精神中“愛國”和“奉獻”就是當年石油會戰時期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為國為民的精準概括,也從其中的歷史橫截面證明黨的生態環境的單純。十八大以來,中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黨內的政治生態也變得有點惡化,浚其源,疏其流才能保證黨的政治生態環境干凈,孕育優秀的黨員干部。
大慶精神是老一輩石油人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腳踏實地的實踐豐富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光輝典范。廣大職工用“兩論”作為攻克重重困難的思想武器形成統一的科學思想,防止了生產過程中的盲目性,實事求是地科學分析眼前困難,獲得了石油會戰的勝利。習近平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要建立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黨員同志牢固樹立善于學習的態度,才能從容應對復雜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咐全黨同志建立學習型政府,培養德才兼備的黨員干部。
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把作風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決定。中國共產黨從最初五十多名黨員發展到今天擁有8900萬黨員,與黨注重加強自身的黨風建設息息相關。黨風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舉措。十八大以出臺的八項規定就從黨風入手,常抓、狠抓,把黨風建設腳踏實地地落到實地。黨風建設是一項馳而不息的任務,堅持不懈地貫徹執行還需要借鑒老一輩黨員的經驗。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毛澤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就曾告誡全黨提“兩個務必”,其中就有“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中國共產黨白手起家,具有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勤儉持家與人民同甘共苦才取得石油會戰的勝利。當年的石油會戰是“三不伸手”和“六個傳家寶精神”,體現了他們淳樸的黨性。劃清公權與私權、利益關系和朋友關系的界限,會戰才取得勝利。今天,中國經濟基礎穩固向前,要繼續傳承好中國共產黨艱苦奮斗的傳家寶。
回顧中國共產黨90多年浩浩蕩蕩的非凡歷程已經雄辯地難證明:黨和人民已經融為一體了,必須把密切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內化為我們黨的自覺行為。毛澤東曾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廣大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這是我們黨最大的籌碼,也是我們黨最忠誠的衛士,只有黨心中有民,我們黨才能屹立不倒,時刻以嶄新的面貌銳意進取,服務人民。
大慶石油會戰時期制定的“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等制度都對當時規范黨員干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慶精神‘忠誠擔當、創新開拓、追求卓越、開放包容’”為動力,公平嚴格的制度為依托,從而激起了黨員干部干大事業的雄心壯志和他們的一股創勁、韌勁。每個領導干部都堅決貫徹執行。大慶精神歷經風雨凝結的經驗和做法對我們全面從嚴制度具有很大借鑒價值。
首先積極鼓勵人民的民主監督作用,充分調動人民監督的熱情和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性,為黨和國家創造出全方位、低成本、高效率的監督體系,達到震懾的效果,從而有效地防止權利濫用,時刻為黨員干部敲警鐘。再者,用法律監督,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充分發揮法律的權威,讓黨員干部守法、知法但不犯法。
總而言之,在新時代下我們應牢牢把握大慶精神的優良傳統,深挖時代內涵,繼承和發揚大慶精神,從而為加強黨的建設增添精神助力。大慶精神歷經半世紀依然歷久彌新,對全面從嚴治黨具有積極的借鑒作用。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到了關鍵階段,社會主義建設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關鍵在于黨的領導,黨的建設是社會主義建設能否再次取得輝煌成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