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永強
(天水市博物館,甘肅 天水 741000)
當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農村改建也掀起了一陣熱潮。但是在農村改建過程中,由于人們尚未認識到古建筑的價值和重要性,缺乏古建筑保護意識,經常發生破壞古民居的行為。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文物管理部門有必要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當地居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同時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加強對古建筑的保護,使古民居能完整地保存下來,從而讓后人了解古代建筑文化。
古民居的存在有助于人們進一步了解歷史文化。古建筑文化不僅是現代建筑行業發展的基石,也為歷史文化的傳承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古民居建筑改造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對古民居建筑進行重點保護。另外,保護古民居對人們進行歷史文化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通過了解古民居,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不同年代建筑的工藝、特色、技術等,以及所使用的建筑材料、涂料等。古民居承載了豐厚的文化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古民居的存在,是中華文化的寫照,是民族精神的重現,是民族信心的展示。現代建筑技術的發展,主要源于古代建筑技術與理念。建筑技術的不斷革新,為古典建筑藝術融入到現代建筑中提供了保障。將古典建筑元素融入到現代建筑中去,這不僅可以提升現代建筑的藝術氣息,也能有效提高現代建筑的美觀度。
隨著當前城市化進程的逐漸加快,很多農村居民逐漸將原有的古民居建筑改造成更適宜人們生活居住的現代建筑。由于人們在建筑改造過程中缺少古建筑保護意識,沒有充分意識到古民居的重要性,不少古民居被徹底拆除。除此之外,在一些古民居旅游地,不少游客會在墻面、立柱等處亂刻亂畫,這些行為對古民居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究其原因,其實就是人們缺乏古建筑保護意識。他們并不知道古建筑不可再生,更不關心自身行為所帶來的實際后果。隨著人們惡意行為的不斷增加,就會加劇古建筑的破壞程度,從而對古建筑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傷。
隨著歷史的變遷,一些古民居早已破舊不堪、亟待修繕,有些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正常的生活需求。很多當地居民雖然想盡全力對民居進行修繕,但是由于實際費用過大,所以修繕工作一直沒有展開,只能任由古民居破舊下去。再加上相關政府部門缺少對古民居保護的資金投入,古民居的修繕工作很難進一步全面落實。面對大量需要保護的古民居,政府部門財力有限,無法面面顧及,只能優先考慮文保單位。沒有足夠的資金,修繕、保護都無從談起。
隨著古民居旅游的興起,大量人口的涌入給古民居周邊的環境帶來了不小的影響。近些年來,我國旅游業迅猛發展。很多游客在節假日到古民居村落度假、休閑,在當地逐漸形成了一些小吃一條街、文化購物商店等現代化商業建筑。隨著游客數量的增多,民居村落中的垃圾越來越多,水污染越來越嚴重。這種商業化發展模式,不僅給周邊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也對古民居本身造成了一定的破壞。例如,一些商家將原有的古民居改成民宿客棧、酒店,對古民居建筑進行了相應的改建。這不僅破壞了古建筑的原有結構,而且可能對建筑本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當前在古民居保護過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保護機制,因而古建筑保護工作難以準確落實。很多地方的管理部門并沒有對保護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尚未明確保護工作的具體安排,更多的只是停留在避免人為惡意破壞、修繕民居、防止建筑遭破壞等基礎層面。法規建立、資金規劃、隔離區域劃定等都未落實下來,這對古民居的保護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古民居保護需要多方面的合力,但保護主體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政府所做的工作似乎僅為“宣傳”和“登記”,對古民居建設活動缺少法律約束,尚未建立有效的監控制度。
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也在逐漸提升。為了進一步促進古民居保護工作的落實,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斷提高人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古建筑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見證,不僅代表著當地的風俗文化,也是中國文化傳承最主要的載體。作為中華兒女,我們有義務、有責任保護好古建筑。在古建筑保護過程中,要深入宣傳這一概念,讓人們了解古建筑保護的重要性,同時鼓勵大眾積極地參與到古建筑保護工作中來。古建筑保護僅僅依靠文物管理部門是不夠的,離不開廣大群眾的參與。只有鼓勵群眾參與進來,一起保護、監督,才能促進古民居保護工作的發展。我國坐擁規模龐大、歷史悠久的民居建筑群,如果缺乏足夠保護它們的歷史感與責任意識,無疑是一大遺憾。
為了確保古民居保護工作的進一步落實,相關部門應建立健全相應的古民居保護機制。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彌補相關保護政策的缺失,還能促進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用強制性的手段嚴格規范人們的行為。同時,隨著古民居保護機制的進一步落實,古民居保護工作也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首先,開展古民居普查,改變傳統落后的管理觀念、方法,對古民居進行分類,通過建立檔案的方式進行歸檔、管理。其次,政府應頒布符合古民居保護特點的管理辦法,并建立有效的監控制度,掌握保護發展的各種動態。最后,設立古民居保護的專項資金。基金的來源可以是財政撥款,也可以是民間資助。要做好基金的管理工作,確保每一筆錢都用在實處。古民居保護、改建有了固定的資金保障,這樣就可以方便群眾積極地參與到古民居保護工作中,共同解決問題,確保古民居保護工作高效穩定進行。
為了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的古民居保護意識,加快古民居保護工作進程,有關部門可以加強對古民居保護工作的宣傳。通過宣傳活動幫助人們理解古民居的文化內涵及歷史價值,從而喚醒人們的保護意識。例如,相關部門可以在當地組織古民居宣傳大會,宣傳古民居的價值和重要性,提高群眾參與保護的積極性。在一定力度的文化宣傳下,人們的古建筑保護意識會不斷提高,從而自覺地規范自己的行為。與此同時,文化宣傳也讓更多的游客及商家認識到古民居保護的重要性,游客在旅游觀光期間的不文明行為就會進一步減少,而商家也會更加愛護古民居。
要進一步加強古民居保護工作,相關工作人員要嚴格落實自身的職責,嚴格按照規范操作。同時在實際保護工作期間,不僅要嚴格規范人們的行為,還要采取一定的保護措施對古民居進行全面的保護。例如,在人員流動較少時,工作人員要對所負責的古民居區域進行全面的檢查。要對破損的地方進行標記,同時做好后期的修繕工作,避免其再次受損。另外,要加強巡查力度,做到實時監控,避免人為的破壞行為。此外,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維修、修繕技術水平。在對古民居進行修繕時,要力爭做到修復前后無差別,避免出現由于修復技術問題導致古民居受損的情況。
綜上所述,古民居正面臨嚴重的威脅。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游客的涌入,古民居的坍塌和消亡在所難免。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要加強對古民居的保護,確保其不會受到外界的影響。為了做好古建筑保護工作,可以從提升古建筑保護意識、健全相應的保護機制、加強古建筑保護宣傳、全面落實保護工作等方面著手進行。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保護古民居,讓中華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1]何巖,盧裕興.中國古建筑保護的發展及對策探析[J].建材與裝飾,2016(16):172-173.
[2]戎彥宇.古建筑保護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7):264.
[3]杜曉娟.古村落發展中古建筑的保護研究——以蘇州明月灣古村落為例[J].江蘇城市規劃,2013(7):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