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舒
(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研究誕生于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已逐步發展為與民族學、音樂人類學等學科聯系最密切的學術領域。大半個世紀以來,眾多民族音樂學者已經對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的各個領域有所涉獵,例如對某些民族音樂事象的民族志進行研究,結合比較音樂學、音樂人類學、音樂形態學等研究方法,對音樂事象背后的文化內涵以及發展規律進行更深與更廣程度的剖析。各個領域學者不同視角的切入,使得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的研究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使得研究工作拓寬了視野,突破了地域和文化的局限。本文擬從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的現狀和展望兩個方面進行闡釋。
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在千百年的流傳過程中,如果沒有受到科學的保護與傳承,一經失傳便難以再生,尤其是沒有形成文獻記載的、僅依靠口口相傳的音樂資源,是經不起的考驗的。所以,如何對原生型音樂文化加以保護傳承就是當下音樂學者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利用科學有效的體系對其進行開采和保護是最可行的辦法,將傳統音樂文化進行全面系統的搜集、整理、分析、記錄,形成一套音頻、視頻、文字相結合的完整素材,構建立體的音像資料,以便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得以更好的一代代傳承下去。
音樂文化作為公共資源,在流傳過程中,免不了被公眾開發和利用,概率越是頻繁,傳統文化的精髓就越是偏離,但是一味的傳承古老的文化,而不與時俱進,就很容易在時代的浪潮中被淘汰。換句話說,包容性越高,受眾就更廣泛,被記載的途徑越多,其價值也會隨之增加。一種音樂文化,如果能夠突破地域和民族的局限,進入到更多人的視野當中,成為人人喜愛的大眾文化,它的生命力就會愈加旺盛,其未來的發展也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流行音樂之所以能廣受青少年喜愛,在音樂之林居于不可撼動的地位,與它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而民族音樂受限于本民族的歷史源流與文化信仰等約束,流傳范圍也僅在民族內部傳頌,所以相較于流行音樂,影響力還遠遠不夠。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如何使得民族音樂在不違背民族意志與精神的前提下,與時代背景相結合,創作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新民族音樂。
我國現有的對單一民族的研究成果豐厚,但仍有兩個問題亟待解決,一是對于人口分布較多的民族音樂的調查研究,局限于本省的學者研究,而對于跨省跨民族的比較研究涉及不廣;二是對于跨界民族的音樂文化的調查研究未能給予相應的重視,民族文化經過了歷史長河的洗滌,有些民族在遷徙過程中成為“跨界民族”,音樂文化交匯貫通天然形成,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些非物質音樂文化遺產的優勢,展開對跨界民族音樂的整體性研究,這不僅能挖掘民族音樂與地理之間的聯系,還能維護民族穩定,促進各民族音樂文化和諧共生。
少數民族地區在進行音樂教育時有天然的優勢,當地的傳統音樂文化就是最原始的教材,定期舉行的風俗活動對于學生來說都是現行的音樂課堂,可以鼓勵學生多觀看文藝展演,參與到民歌的傳編創與演出當中,創作出更新的更豐富的音樂,深入民家進行傳承人訪問,采風并撰寫田野調查等等,這些都能促使學生更切實的了解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更加了解并且熱愛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文化。開展少數民族特色班級,招收本民族優秀的專家及傳統文化傳承人進行講座,培養專攻少數民族音樂文化特色的人才班子。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何使得少數民族音樂更好的融入社會的發展,以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及喜好,還能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這是新時代值得眾音樂學者和民族音樂家深思的問題。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偏遠、經濟條件十分落后,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充分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音樂文化、傳統風俗、歷史淵源來發展旅游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但是這隨之而來的就是傳統與現代碰撞融合的難題--如何把握好傳統音樂文化與現代文明相結合的方式和程度,許多民族音樂經二度創作后面目全非,不僅會引起民族族人的反對,更是對傳統文化的褻瀆。
民族音樂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獨特性,所以我們應在保護其傳統精髓與民族風貌的前提下,適當融入現代流行元素,使之重煥新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差異性是少數民族屹立于民族之林的旗幟與標桿,給人們提供了多種途徑的生活方式,如果將傳統音樂文化市場化,對于那些經濟條件落后的少數民族地區是十分有利的,雖然在推行市場化的過程中,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難免會有所變形,但是對于優秀傳統音樂文化的保存和流傳是十分重要的。■
[參考文獻]
[1]何文麗.中國少數民族音樂發展現狀的思考[J].黃河之聲,2017,02:92-93.
[2]柯琳.中國少數民族傳統音樂研究的歷史與現狀[J].民族藝術研究,2014,27(05):73-78+100.
[3]楊韻.少數民族音樂發展狀況及其推廣措施探討[J].黃河之聲,2014,05:14-15.
[4]紅霞.少數民族聲樂教學的現狀與思考[J].音樂創作,2014,01:186-187.
[5]郭強.少數民族音樂研究的認識論原理[J].中國音樂,1989,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