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玲
(泰山學院,山東 泰安 271000)
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的過程中,鋼琴教學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高校鋼琴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鋼琴教師們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課程要求,對教學方法進行革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現階段的教學過程中,集體課的教學模式就值得高校音樂教師引用,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通過鋼琴集體課的參加,不僅能夠對書本以外的音樂知識進行完善,還可以對音樂技能不斷的進行豐富,所以高校音樂教育者們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采取科學的鋼琴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在學生們的學習活動中,興趣是最為主要的學習動力,高校音樂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學生們的興趣愛好來對集體課的內容進行設計。對“彈、唱、聽、鑒、導”的探究學習模式進行采用,讓學生們通過集體學習活動,對自身的音樂技巧進行提高。在這種五位一體的主體探究學習模式中,學生們就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的對鋼琴技巧進行探索,充分的把自身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發揮出來,對高校鋼琴課堂教學的效果進行優化。
鋼琴這門音樂藝術對學生們的操作性要求比較高,學生們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基本的理論知識進行把握,還要在教師的幫助下,充分的對鋼琴彈奏技巧進行把握,學會主動的對鋼琴知識進行學習,所以音樂教師們在對鋼琴集體課進行開展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音樂教師在對學生們鋼琴音色、節奏、和聲聽辨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可以在鋼琴大班課中通過邊彈邊講的方式來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在學生們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之后,讓不同的學生來對音樂作品進行彈奏,其他同學就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音樂的聽辨,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們的鋼琴聽辨能力就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
在傳統的鋼琴課堂中,教師們往往是直接的把知識傳遞給學生,并不重視學生們彈奏技巧的傳遞,這樣就導致學生們在學習之后不知道怎么對音樂作品進行彈奏的情況,所以高校音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要對傳統的教學弊端進行革除,科學的引用集體課教學方式,在鋼琴集體教學課堂中,把學生們的音樂才能的挖掘出來,充分的對集體課教學活動的優勢進行發揮。因此,高校音樂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創新教學方式,全面的培養學生們的音樂能力。比如說,為了對傳統教學中課堂內容量較少的問題進行解決,教師們在對音樂作品進行解析的時候,可以把不同歷史時期同類風格的作品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們從彈奏技術、旋律、和聲、創作背景等方面來對音樂作品進行剖析,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們對音樂文化的認識。
高校音樂教師在傳統的鋼琴教學活動中,往往是直接的傳遞音樂知識,所以學生們對音樂知識的認識停留在“高難度、高技術”,他們就很難提起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還不能夠把學生們的音樂創造力發揮出來。高校音樂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們在對鋼琴藝術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除了理論知識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養起音樂藝術感,所以在組織集體課學習活動的時候,教師們應當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充分的進行結合,在教材文本的基礎上對課堂內容進行豐富,借助現代化的教學資源,科學的豐富學生們的音樂知識,強化學生的鋼琴彈奏技巧。舉個例子來說,高校學生們在鋼琴集體課上對《命運交響曲》進行彈奏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把網絡平臺中一些著名鋼琴演奏團的演奏視頻分享給學生們觀看,提高學生們對這部音樂作品的認識,并根據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們進行合作演奏,充分的發揮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的高校音樂教學中,鋼琴教學是一個基礎性的內容,在新的教學背景下,音樂教師們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科學的對集體課教學活動進行開展,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在對鋼琴集體課教學活動進行開展的過程中,高校音樂教師們還要注意把鋼琴彈奏技巧和藝術感染有機的結合起來,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利用課堂教學活動,針對學生們的學習問題,合理的傳授音樂知識,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趣味化課堂教學的內容,從而把學生們的音樂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科學的推動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欣.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及對策[J].新西部,2016,12:159-160.
[2]呂琳.關于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與改革的思考[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0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