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紫婉
(鄭州城市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在舞蹈教學之中,舞蹈鑒賞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教學環節,舞蹈教師在這一教學環節之中可以通過利用舞蹈的美妙旋律以及表情等元素將舞蹈之中蘊含的審美思想展現給學生,借此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審美能力,進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地熏陶,培養出學生對于舞蹈的興趣,為學生之后的舞蹈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舞蹈教師要想將舞蹈鑒賞的作用完全發揮出來,就必須要對舞蹈的特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借此才能夠有效提高舞蹈鑒賞的滲透效率,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對此,教師需要認識到以下三點內容:
第一,在舞蹈作品之中,部分舞蹈動作具備著技藝性的特征,因此通過這些舞蹈動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高難度舞蹈技巧的掌握能力。但是,舞蹈教師需要認知到,讓學生鑒賞舞蹈作品之中的高難度技巧并不是舞蹈教學的核心目標,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如何在舞蹈表演之中塑造出人物思想,借此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能力;第二,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舞蹈教師無法提高學生對于舞蹈的鑒賞能力,不能將人物的思想情感融入到舞蹈教學之中,只是提高學生的舞蹈技藝的話,那么雖然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效率,但是會造成舞蹈演出缺乏完整性的問題發生,也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如果教師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出學生的舞蹈思想,那么將會使得學生的舞蹈表演淪為技藝性的表演,無法蘊含引人共鳴的思想情感,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第三,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舞蹈教師一定要給予舞蹈教學的藝術性特征充分的重視,這主要是因為舞蹈之中蘊含著多種藝術形式,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對學生進行針對性引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效率,教師通過在舞蹈教學之中加入舞蹈鑒賞,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出學生對于舞蹈的興趣,從讓學生自發地投入到舞蹈學習之中,有效提高學生舞蹈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現階段,在我國舞蹈課程教學之中,絕大多數舞蹈教師都會將舞蹈鑒賞融入到其中,借此不僅能夠有效提高舞蹈教學專業程度、學生的學習效果,還可以有效培養出學生的對于舞蹈的審美、鑒賞能力,有效提高舞蹈教學效率和質量,對此本文總結了以下幾點舞蹈鑒賞在舞蹈教學之中的滲透作用[1]。
在舞蹈教學之中,基礎訓練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教學環節,只有保證舞蹈基礎訓練的效果,才能夠有效保證學生能夠學好舞蹈。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舞蹈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之中的基礎訓練環節時,僅僅只是通過闡述的方法進行教學,或者是直接對學生進行舞蹈動作示范,讓學生進行模仿,雖然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動作水平,但是如果教師自身示范的舞蹈動作不規范的話,那么將會對學生造成嚴重影響,導致學生的舞蹈動作也會變得不規范,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未來發展。如果教師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加入舞蹈鑒賞則不同,通過讓學生對一些經典的舞蹈進行觀摩賞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中不斷提高自身舞蹈動作的規范性,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舞蹈審美能力和舞蹈鑒賞能力,對于學生舞蹈學習心態以及學習方法都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2]。
通過在舞蹈教學之中融入舞蹈鑒賞,能夠有效將舞蹈之中蘊含的舞蹈元素挖掘出來。借此使學生能夠對舞蹈藝術以及舞蹈相關知識體系進行詳細、全面地了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效率和質量。
比如說在進行傣族舞蹈《雨林》的鑒賞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該舞蹈對教材之中蘊含的舞蹈元素進行充分挖掘,引導學生對原生態舞蹈形式、傣族舞蹈的體態特征以及舞蹈動作的特點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深入理解,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效率和質量。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舞蹈組合、舞蹈成品舞等來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借此幫助學生對當代舞蹈的價值以及內涵進行了解,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對于舞蹈藝術的解讀能力,提升學生的舞蹈藝術形態以及文化內部活力的體現效率,有效保證舞蹈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通過在舞蹈教學過程之中融入舞蹈鑒賞,能夠有效提高舞蹈的表現力,借此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同時提升學生對于舞蹈作品的學習效率。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排練的過程當中融入舞蹈鑒賞,能夠借此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表現能力,幫助他們將自身學習到的舞蹈知識點良好的融入到舞蹈表演之中,有效提高他們的舞蹈表現力。
在傳統舞蹈排練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對舞蹈作品進行分析和鑒別,無論是舞蹈動作還是舞蹈詞匯,都必須要對舞蹈作品的結構進行詳細深入的了解。但是,隨著教師在舞蹈教學之中融入了舞蹈鑒賞之后,學生通過舞蹈鑒賞就能夠對舞蹈作品之中蘊含的人物情感和語境內涵進行了解,從而使他們在進行舞蹈表演的過程之中能夠將人物情感和語境內涵融入到其中,展現給臺下的觀眾,激發出觀眾的共鳴。通過舞蹈鑒賞進行教學能夠有效將傳統舞蹈教學之中存在的局限打破,通過它學生只需要對舞蹈作品進行反復鑒賞,就能夠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3]。
舞蹈教學的教學目標除了提高學生的舞蹈技能之外,還需提高學生的舞蹈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的創新出各種新型舞蹈形式。通過在舞蹈教學之中融入舞蹈鑒賞,可以讓學生在對大量的舞蹈作品進行深入鑒賞分析之后,培養出他們的舞蹈創新能力,學生在前人總結的相關經驗的基礎之上可以對舞蹈進行重新解讀,加入自己的理解,最終建設出一種新的舞蹈形式,形成新的,帶有學生個人風格的舞蹈。
比如說教師在進行芭蕾舞的教學過程當中,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現代舞的作品,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加以引導,讓學生嘗試將現代舞和芭蕾舞有機融合在一起,借此塑造出一種的新的舞蹈藝術形式,在此過程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舞蹈能力均得到了有效提升,也培養出了學生對于舞蹈的興趣,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又比如,在進行蒙古舞蹈《祝福》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學習完所有的知識點之后創造一種相關舞蹈,不僅能夠借此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提高學習效果,還能夠有效培養出學生的舞蹈創新能力[4]。
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舞蹈鑒賞能力對于學生進行舞蹈學習的重要性,對學生的舞蹈學習體系進行合理優化,借此讓學生能夠通過舞蹈鑒賞形成一個帶有個人特色的舞蹈風格。舞蹈教師還需要將舞蹈鑒賞作品之中蘊含的舞蹈藝術元素充分挖掘出來,在學生對舞蹈作品進行鑒賞的過程當中,注意引導學生融入自身的真實情感,體會舞蹈之中蘊含的內涵。借此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舞蹈創新能力,還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對于舞蹈的學習興趣,完善學生的舞蹈表現形式,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