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萍
(安徽省滁州學院音樂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伴隨著人們經濟生活的越來越發達,家長們在孩子身上所投入的藝術培訓的比重也越來越大,不管是出于攀比心理亦或是從眾心理的驅使,似乎不給孩子學點東西都說不過去。從幼兒園小班開始,各種課外興趣班的學習似乎成了孩子們課余生活的常態。很多家長替孩子選了幾種培訓課程,這其中音樂培訓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在音樂培訓中,又以西洋樂器里的鋼琴,民族樂器里的古箏占了很大的比例。4—12歲的兒童成為主要的生源來源,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正處于幼兒園或者小學階段,課業的壓力還不是很重,絕大多數家長都會給自己的孩子選擇一到兩個培訓班來發展興趣,培養特長,而且音樂培訓的周期都是比較長的,要想學好學精一門樂器,得花相當長的時間。所以這個音樂培訓的市場前景其實是非常廣闊的。
有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又借著國家大力提倡鼓勵素質教育的大環境,各類音樂培訓機構也應運而生,形形色色的培訓機構充斥著整個市場。縱觀其中,有一小部分是各個品牌連鎖的培訓機構,這類的培訓機構相對來說,有較為完善的培訓體制和教學模式,師資力量也相對正規,教學環境也比較舒適,生源也相對穩定。
蓬勃的市場讓很多培訓機構看到了豐厚的前景,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回報,伴隨而來的就是各種培訓機構的不斷擴張,運營的比較好的音樂培訓機構都開了兩家甚至多家的分支機構,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難題就是有生源沒有師資,很多音樂培訓機構都在常年招人,主要的原因就是培訓老師的流動性比較大,每個培訓機構的培訓教師的工作量都是挺大的,尤其是周末和寒暑假期間,幾乎是從早到晚的在上課,如此強度的工作量,如果沒有得到相應的報酬,必然會引發培訓老師的頻頻跳槽。老師留不住,對學生的影響也是相當大的。一個培訓機構要想做大做好,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師資的問題,只有擁有穩定的有水平的教師隊伍,才能最終留住學員。
面對著市場上大大小小的音樂培訓機構,上級主管部門的監管是不到位的,大多數的音樂培訓機構甚至都是沒有辦學資質的,音樂培訓的市場魚龍混雜,良莠不齊。相當一部分非專業的人,在音樂培訓行業代課一兩年后就自己出去辦學校,這種現象相當普遍。正是因為專業的和非專業的人都出來辦學校,才導致音樂培訓市場的混亂。整個行業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規則,上級主管部門更沒有出臺相關的政策去進行有效監管、評比和懲處。
現如今大街小巷的各種培訓機構,每每寒暑假來臨之前,就會到各個小學幼兒園門口去做宣傳,多采用散發宣傳冊,發小禮品或者問卷調查的模式來吸引生源。平時培訓機構也經常會舉辦一些小型的活動或比賽等等來展示學員的學習水平。什么樣的培訓機構才能最終贏得市場?首先辦學環境優良、舒適,適合教學;其次培訓課程正規、有序,符合孩子生理心理特點;再次,培訓教師專業、有水平,能夠較好地發現孩子在音樂上的潛力,鼓勵學生能夠多進行創造性思維,啟發孩子的音樂創作才能,能夠更好地貼合兒童個性化發展的音樂培訓課程才能終將贏得市場。
一個培訓機構能否長期的經營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有一群具備專業資質,有良好的專業水準和教學能力的教師。有了好的有水平有能力的老師,才能真正吸引到學生。現如今,音樂培訓機構的培訓老師多來自于各個大學的音樂類畢業生,但是這類畢業生的專業水準卻是良莠不齊的,很多學生沒有好好學過心理學和教育學,大學四年的專業課學習也并不過硬。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選擇了在培訓機構代課。在代課過程中,由于面臨的很多低齡的零基礎的孩子,他們往往覺得相當無措,甚至連跟孩子的溝通都成問題。這樣的培訓課上下去,往往會失去生源。培訓機構沒有了生源,也就無法好好經營了。
對于音樂類畢業生,在兒童音樂培訓這塊,懂得幼兒教育了解一定的幼兒心理,掌握必要的教學手段將會是培訓教師職業生涯的法寶,只有具備了相當的專業素養,并且不放棄平時的專業練習,在培訓課堂中能夠很好地和孩子交流,掌握他們的心理活動,及時發現每個孩子閃光點,多鼓勵孩子,讓他們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是足夠專業稱職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