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軼茜
(江蘇省張家港市少年宮,江蘇 張家港 215600)
想讓孩子學鋼琴,但又怕孩子對學習鋼琴感到枯燥,是不少家長擔心的。在鋼琴集體教學里,學琴兒童不再孤單,有了小伙伴一起學,氛圍大不一樣,在互相比較、互相學習和互相競爭中培養著學習興趣,沒有了孤獨的壓力。集體教學比個別教學的方法形式多,課堂氣氛自然、活躍。活動內容有共性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具體指導,變學生被動的季學琴為輕松主動的學琴,體驗學琴的快樂。鋼琴集體教學活動較為典型的教學模式有兩種:一種是:教師先集體授課,然后學生分別到自己的琴房去練琴,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當堂課上的問題,在指導中解決問題。這樣就融合了個別課的教學方法——教師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問題來輔導。另一種是運用電子數碼鋼琴實現集體授課。一間大教室里擺放著幾架電子鋼琴,學員每人一琴,每琴前面均有顯示器,老師的教學動作及一些教學要求通過顯示器展現在每個學員面前,學生能直接觀察老師彈奏的示范動作,就如同老師陪伴著孩子一起學琴。
鋼琴集體教學回琴必不可少。因為是小組的教學,學生們演唱同一首歌,基本內容基本相同,這構成了一個很好的觀察機會。在全班同學面前演奏,自然會形成一種壓力。這種壓力感促使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盡可能把曲子彈得優美、完整。他們可以從別人的優勢中學習,找出自己的缺點。有的孩子比較膽小,針對這一點教師就多讓他在大家面前演奏,多給他鼓勵,讓他增加自信,喜歡上表演,愿意在同學面前展示自己。有的孩子回家后不愿意練琴,回課的效果不是很好,老師就讓他們相互比較,通過這種環境,學生可以提高他們的競爭意識,促使他們有意識地練習鋼琴。集體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展示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表演和考試打下基礎。
集體鋼琴教學不是單一的學習鋼琴演奏課程,而是與音樂有關的各種課程。這是一門綜合性的教學課程。可以更加牢固地記住集體學習音樂知識。例如,學習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老師在黑板上寫三個音符,讓學生輪流閱讀它是等效的。集體教學也可以通過課堂交流更好地學習。集體教學在學習即興伴奏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教師首先解釋和弦功能,然后解釋幾種常見的伴奏模式,找到一個簡單的小音樂片段,討論音樂的和弦標記。通過討論,最后讓學生選擇一個適合作品的伴奏類型來彈,學生聽對方的伴奏,并通過頭腦風暴達成共識,伴奏型最適合這件作品。慢慢讓學生觸摸更多的音樂,并通過幾次集體交流,每個人都將學習什么樣的音樂風格適合伴奏。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習,不僅活潑而且分享成果的快樂,課堂氣氛是非常輕松,學生覺得學習和掌握技巧的過程也是一種愉快的體驗,從而提高了學習鋼琴的積極性。
現在大部分家庭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要是讓幾個孩子在一塊兒玩他們會很高興,總算有個伴了。鋼琴集體教學中的合奏就可以讓學生們合作一下,而且合奏是鋼琴個別教學所望塵莫及。合奏是對學生力量控制和能力的考驗。在合奏中,無論是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還是多聲,每個部分都是一個角色,角色和角色是相互關聯的。因此,為了讓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作用,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合作過程中精心制作。真正感受到音樂的立體感和整體感。由于鋼琴不像電子琴的節奏,所有的節奏必須由學生自己掌握。因此在練習中,節奏練習得到加強。有良好音樂感的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可以感染,驅動和激勵音樂感不佳的學生,提高他們感受音樂的能力。同時,學生懂得如何在整體中淡化自己,個體服從整體集體意識,必須具備合作精神,掌握音樂表現的比例感和默契。
校外教育是培養青少年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的地方,要讓更多青少年學生走進藝術殿堂,這是校外教育的責任。實現鋼琴教學集體化是可行之路,但要解決“舟”和“橋”,要探索集體教學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