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珍
(江西省安福縣文藝工作團,江西 安福 343200)
舞蹈是一種優雅的身體藝術表達形式。舞蹈表演藝術源于生活,但作為一種文化,內涵是高于生活的,在不同的環境中都發揮著一定的作用,也是價值觀的體現。舞蹈是文化藝術,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同時也具有社會歷史性。舞蹈的時代特征非常鮮明,在舞蹈動作研究中,就要研究其背后的人文歷史以及民族生活,在動作中體現出歷史價值,讓舞蹈表演具有文化積淀。
表演者舞蹈姿勢要求就是身體動作要協調,就要自如地移動,讓身體的動作看起來更為活潑一些。所以對于舞蹈者而言,舞蹈動作就是語言,要用這種動作語言將舞蹈的美感體現出來,這就需要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要協調。中國的表演中,要保證舞蹈質量,協調性也是需要具備的重要條件。
舞蹈者的基本舞蹈動作就是要讓身體地用起來。基本的姿態是直立,對身軀的各個部位都要收緊訓練,讓身體看起來筆直。舞蹈者還要具備控制日常飲食的能力,讓身材保持美的狀態,符合當代的美學觀點。舞蹈的風格上要多種多樣,每個國家和民族舞蹈都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都要在舞蹈中將文化體現出來。比如西班牙舞比較狂放,漢舞的動作會給人以柔美的感覺,蒙古族舞動會給人以力量之美。舞蹈就是一種文化,無論舞蹈的風格如何,其中都有文化蘊藏于其中,這就舞蹈的藝術價值。
舞蹈者的表情變化要快速地切換,直觀而且能夠喚起觀眾的情感,吸引觀眾沉浸到舞蹈表演中。舞蹈是舞蹈者與觀眾之間交流的載體。舞蹈者的表情必須基于舞蹈的內容展開,調整面部表情,展示舞蹈中人物的喜怒哀樂,從表情的變化上就可以看出舞蹈內容。比如在舞蹈的過程中,皺眉表示悲傷;眉毛挑起表示渝悅。觀眾觀看舞蹈,就可以從表明判斷舞蹈內容,這也是對舞蹈者的表演能力進行評價的重要標準。
當一個舞蹈者在表演一個舞蹈的時候,他就成為觀眾的焦點。舞者們在舞臺上展示舞蹈動作,動作流暢,給人以快樂之感。舞蹈中,吸氣、呼氣都是很有節奏的,身體動作伴隨著音樂的節奏,給人以美感,由此可以形成靈活的舞蹈動作。跳舞的過程中,舞蹈者可以更好地控制呼吸,才能掌握好背景音樂的節奏,提高舞蹈的藝術審美力。
舞蹈是一種審美藝術,它要求舞者使用身體的各個部分來表演。在芭蕾舞蹈的表演中,手臂的伸展感可以明顯延長;秧歌的舞蹈中也是較為常見的,舞者的情感可以通過舞蹈動作充分地表達出來。舞蹈者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有深刻的涵義的,這是向觀眾傳達的主要內容。在無聲舞蹈中,身體動作是舞者向觀眾傳遞信息的手段。例如舞蹈演員做彈琵琶的動作、拍手的動作等等,就是將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動作用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給人以美感。在一個舞臺上,向觀眾用舞蹈展示生活場景,讓觀眾認識到,生活是如此的美好。
舞蹈表演就是對舞蹈作品的第二創造,用動作模仿前人的表演過程中還要理解舞蹈作品要表達的思想內涵。舞蹈所創造是舞臺藝術,是藝術化的人生。舞蹈要有內容,有文化,用藝術的動作表達,才是具有價值的。在舞蹈表演中,要適當地表達感情,才能讓舞蹈表演生動,具有吸引力。同樣的舞蹈,不同背景的人,對舞蹈思想的理解不同,表演的效果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蘭陵宮入陣》是中國古代北方歌曲,改編為舞蹈之后,將英勇事跡呈現出來,英雄氣概通過演員充滿激情的表演被釋放出來。
綜上所述,舞蹈表演帶著人的情緒,所表達的是靈魂深處的渴望。舞蹈者華麗的舞蹈效果是舞蹈技巧與情感的融合,用舞蹈動作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世間萬物之間的關系。舞蹈者通過舞蹈抒發感情,與觀眾的深度產生共鳴,不僅呈現是視覺藝術,也是情感藝術。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讓舞蹈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不僅要讓舞姿動人,還要用美麗的舞蹈動作與觀眾互動,引導觀眾進入到舞蹈的情境,將情感用動作表達出來,使得舞蹈成為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