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萬 余
(西北民族大學音樂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花兒”的保護與傳承價值至關重要。這不只具有豐富的音樂形象,同時,還濃縮了勞動人民的智慧,隨著當今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和西方文化之間的結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花兒”的藝術形式,因此非常有必要進行研究。
主要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生活歌?!盎▋骸钡暮诵膬热菔菒矍榈母璩?,然而一般大眾也是將日常生活和勞動的場景融入歌中,因此就形成了反映農耕生活的花兒;二是,本子歌,分為“散花”和“本子花”,“本子花”值得是成套的“花兒”,具有比較多的種類,當中的素材是從古典的文學著作和通俗小說中得來的。三是,情歌。這是花兒的主體,出現得最早,流傳的時間也比較長,所以,關于這方面的作品數量也比較多,質量也非常好。
一是,起音。這是歌唱呼喚性的襯詞,主要是由語氣詞所構成的,比如“哎”、“哎呦”等?!盎▋骸睂儆谖鞅钡貐^的高原民歌,主要歌唱于高山與空曠的田野中,會讓聲音傳的更加地遠;二是,樂段,劃分成上句與下句。是骨干部分。曲調是樂段,也是“花兒”當中具有變化性的一個部分;三是,連接襯句。這是樂段擴展的一些配唱襯詞和上樂句配詞,發揮著上下樂句聯合的作用。
唱法潤腔是比較豐富的,具備有藝術表現力以及感染力,這是“花兒”演唱過程中非常特殊的一種技巧??偟膩碚f,潤腔手法主要包括倚音和滑音與顫音以及抖音等。運用倚音可以讓語氣更加地委婉,強調語調;滑音在“花兒”當中運用的也比較多,主要包括上滑音和下滑音與大滑音以及小滑音等。
1.蒼音唱法
在“花兒”當中蒼音唱法的運用,還可以被稱為是滿口腔和平音,也就是真聲唱法。命名是因為聲音厚實和蒼勁有力,這是通過真聲進行演唱的一種唱法,演唱者用聲帶振動產生聲音,所發出的振動頻率也非常低,同時音域也非常窄,聲音效果主要是依靠口腔“泛音共鳴”產生,該唱法可以幫助咬字吐詞,并且將字詞交代地更加清楚,音符唱得比較實在,聲音和生活中的語言比較接近,適合在演唱速度多變的曲令中運用,盡管運用的是“嘴皮子勁”,也就是大部分已開的是口部和唇部力量,在歌唱過程中口唇的動作比較多。
在類似字詞的演唱中,歌唱者通過喉、舌、齒、牙、唇任部位發出聲音,將氣息集中在一瞬間發出,使得聲母阻氣更加地具有分量。在演唱過程中可以按照自身的具體情況對口腔內部進行調節。個人的狀態不同,“花兒”的演唱效果也是不同的。從相關觀察,有很多歌手,尤其是男性歌手,運用蒼音唱法對部分樂句進行演唱時緊閉舌根與咽喉部,對通往口腔的一些氣流與音波有一定的堵塞作用,讓氣息由鼻腔中產生,盡管是美聲唱法排斥的,然而還是需要在行腔韻味中達到一定的共鳴,這是“花兒”的演唱風格造成的。
2.蒼尖音的唱法
這一唱法主要指的是真假聲相互結合的一種本嗓唱法,也是很多歌手比較喜歡運用的一種唱法,其與戲曲當中的蒼音是相同的,起點也非常高,在聲音上比較圓潤,慢調子的花兒具有很寬的音域,同時起伏也比較大,男聲演唱的過程中主要是由唱時的14度音組成的,在運用真聲的時候,要有足夠的底氣,聲音上必須更加的飽滿,真假聲進行轉換的過程中,必須自然地轉換,不能讓假聲向后收,不發生位置改變的情況下要選擇“關閉”方法,繼而產生比較圓潤的聲音。
在“花兒”當中部分旋律,例如《連手令》運用的就是蒙古族的長調八度的跳進旋法,可以運用蒼尖音的唱法進行演唱。“花兒”的演唱者在進行漸強漸弱時,可以在同一個音高中完成聲區過渡,可以從該現象中看出“花兒”的演唱存在聲區重疊的現象,并不是簡單地把低聲區和中聲區與高聲區有效地結合或者是過渡,當并未產生聲區重疊的現象時,訓練有素的歌唱者就可以獨自完成該結合,此時,民間歌手應該通過什么樣的方法完成結合,是研究“花兒”的演唱技巧過程中必需重視的問題。
同一首曲令當中的音區是不同的,不同音區音色在演唱過程中會出現一定的改變,但是該音色改變在有些時候并不在音區中通過真假聲交替完成。優秀的歌手會通過丹田之氣與句間“搶氣”以及句逗間“偷氣”進行支撐,例如,“花兒王”的朱仲祿對于《六六兒三令》的演唱運用的是蒼尖音結合演唱的方法獲得成功。部分歌手想要追求不一樣的藝術效果,在演唱過程中對蒼音和尖音音色進行區別,產生不一樣的風味。結合真假聲進行演唱的“花兒”曲令主要有《上去高山望平川》等作品,在演唱中聲音的運用隨和歌曲的風格選擇適合的演唱技法,因此所產生的音樂色彩也是不同的。
綜上所述,“花兒”通過自身獨特的藝術特色以及生命力在我國西北地區扎根,并且形成了一種西北民歌獨有的藝術風格。這是歷經千百年人民大眾在生活中的智慧表現,也是我國區域文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因此,對于相關人員來說,需要加強研究,并且將新的元素融入“花兒”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