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麗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何為“跨界現象”,指的是“同一歌唱者涉足不同聲樂演唱形式、演唱類別、人聲聲部、戲曲行當、唱法技術、演唱風格和流派藝術體系的演唱現象”。跨界演唱的狹義指的是聲樂演唱方法的跨越及兼而有之的現象,主要表現為演唱者對自身演唱技術、能力、風格以及演唱器官的有效控制等。其廣義則范圍寬泛許多,包括聲樂演唱的藝術領域、演唱體系、演唱范疇、演唱類比、聲部劃分、演唱形式以及演唱方法和技術等的跨越或綜合現象,這是演唱者對聲樂領域的進一步探索和個人對聲樂藝術提高的一種實踐探索,這對個人藝術風格的建構極為重要。
跨界演唱的物質基礎與普通的聲樂演唱的物質基礎是一致的,是人的嗓音歌唱生理器官以及歌唱生理運動的產物——嗓音歌唱音響,包括音樂音響和語音音響。嗓音歌唱音響是聲樂演唱流派藝術風格的具體體現,以聲樂流派的審美規范和生理技術控制為基礎,將歌唱生理運動和技能技巧進行規范化。聲樂跨界演唱是跨越不同聲樂流派唱法技巧的一種演唱方式,必然會涉及同一生理歌唱器官在不同歌唱運動方式下的不同嗓音發聲效果。因而在跨界演唱中,演唱者不僅需要學習相應的歌唱生理機能的控制和歌唱技巧,還需要具備在不同流派風格中進行轉換的能力,這對于演唱者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此外,這對演唱者的心理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具備很強的主觀意識才能對自身的生理機能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才能完成高質量的跨界演唱的藝術創造活動。
聲樂跨界演唱的技術基礎,包括聲樂演唱的方法和演唱風格等。但這一切都與演唱嗓音的發聲生理基礎密切相關,因為這一切的技術發揮都以歌唱生理系統的有效配合為基礎。在聲樂演唱中,聲樂跨界的技術基礎主要表現為在同等的生理條件下對歌唱系統的有效組織和使用。
聲樂跨界演唱是同一個演唱者對不同聲樂流派和演唱形式的嘗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演唱者要想獲得好的跨界演唱能力,首先需要好的導師指導和獲得專業的訓練,但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能夠對演唱者進行專業訓練的只有一些音樂院校,這些音樂院校的質量也參差不齊,這對想要進行聲樂跨界演唱訓練的人來說也是一大問題。
但隨著跨界演唱的迅猛發展,跨界教學活動也隨之產生了,對于教師和演唱者來說,他們需要共同參與到訓練活動中,訓練一般分為兩方面:第一,根據聲樂跨界演唱訓練中的教師情況進行教學,這種教學主要以教師本身所具備的演唱風格和流派為主。第二,根據學生的情況進行教學,這種教學主要以學生所具有的天賦以及水平為主,所以在訓練中需要開展針對性的訓練,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跨界演唱能力和技術。
第一,跨界演唱訓練的是有條件限制的,不能任意妄為,否則對發聲器官造成的損害是不可預估和挽回的。跨界訓練如果處理不當,就容易不倫不類,嚴重影響其發展。
第二,對同一個演唱訓練者,不能同步實施跨界演唱的訓練。不同流派、不同風格的演唱技巧是不同的,其歌唱機能的運動方式也肯定存在差異,甚至是相互抵觸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實施同步的跨界演唱訓練是不可取的,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切不可盲目冒進。
第三,跨界演唱不能作為聲樂訓練的終極目標,需謹慎對待。根據目前的聲樂訓練來說,其課程是針對某一流派進行技能技術教學和訓練的,跨界只能針對那些條件比較優越的學生,并不涉及所有的聲樂學生,所以不能將其作為聲樂訓練的終極目標。
對于聲樂演唱者來說,擁有各種高超的聲樂技術技能當然是極好的,但這一切都應以自身的天賦條件和訓練效果為基礎,不能盲目。如果自身具備這樣的優越條件,才可以進行相應的訓練,雖過程很辛苦,但能掌握多種演唱技巧,實現不同的演唱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