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歐盟官方公報發布歐盟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修訂案(EU) 2017/898,對36個月以下兒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其雙酚A的限量自0.1mg/L收緊至0.04mg/L。該指令于5月15日開始生效, 2018年11月26日開始實施。
2017年5月24日,歐盟玩具安全指令中關于甲酰胺的限制即將開始實施,其中泡沫玩具材料中甲酰胺的含量不得超過200mg/ kg,否則必需實施為期28天的釋放量測試。
2017年5月4日,歐盟官方發布針對現行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的修訂指令(EU)2017/774,對3周歲以下兒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新增苯酚的遷移限制以及作為防腐劑的含量限制:針對聚合物材料,其遷移限量為5mg/L;作為防腐劑,其含量限制為10mg/kg。該指令發布后第20天開始生效,2018年11月4日起正式實施。
2017年4月2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指令(EU)2017/738, 對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附錄Ⅱ中關于鉛的遷移限值進行了修訂,對于各類玩具材料鉛含量的要求加嚴了數倍:對于干燥、易碎、粉末狀或柔軟的玩具材料,限量要求從13.5mg/kg降至2.0mg/kg;對于液態或黏稠的玩具材料,限量要求從3.4mg/kg降至0.5mg/kg;對于玩具表面可刮去的材料,限量要求從160mg/kg降至23mg/kg。該指令于5月17日開始生效,2018年10月28日開始實施。
2017年4月30日,美國材料和試驗協會ASTM制定的美國玩具強制性標準ASTM F963-16《消費者安全規范-玩具安全》正式生效,在生效日及其后生產的玩具的認證需按照ASTM F963-16的要求進行測試,不滿足該要求的玩具將無法進入美國市場。
新標準涵蓋所有在美國銷售的玩具,總體要求較之前的ASTM F963-11標準更為嚴格,主要有:新修訂彈射類玩具動能要求與國標標準一致;增加了對含可充電電池和電池組的玩具的測試要求、對膨脹玩具的測試要求、玩具箱測試要求、電壓大于等于1.5V的紐扣電池增加警告標簽的要求;修訂重金屬和微生物指標要求等。

LINKS
雙酚A,也稱BPA,在工業上雙酚A被用來合成塑料。從礦泉水瓶、醫療器械到及食品包裝的內里,都有它的身影。每年,全世界生產2700萬噸含有BPA的塑料,BPA威脅著胎兒和兒童的健康,高發的癌癥和新陳代謝紊亂導致的肥胖也被認為與此有關。歐盟認為含雙酚A奶瓶會誘發性早熟,從2011年3月2日起,禁止生產含化學物質雙酚A(BPA)的嬰兒奶瓶。
甲酰胺是一種化合物,無色透明液體,略有氨味,是合成醫藥、香料、染料等的原料,也可作為溶劑用于合成纖維的抽絲、塑料加工、木質酪素墨水的生產等。
苯酚是一種具有特殊氣味的晶體,有毒,是生產某些樹脂、殺菌劑、防腐劑以及藥物的重要原料。
鉛是柔軟和延展性強的弱金屬,有毒,也是重金屬。兒童發生鉛中毒的概率是成年人的30多倍。其原因與兒童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許多器官尚不成熟,解毒功能不完善,對鉛較敏感,以及接觸機會較多有關。
中國是世界玩具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玩具產量約占全球玩具總產量的70%左右,歐盟和美國是我國玩具的主要出口國,約占出口總量的40%。這些新法規的實施對我國玩具行業影響甚廣。
新法規不僅涵蓋3周歲以下兒童使用的或可被放入口中的玩具。有些新法規涉及范圍為14歲以下兒童而設計及供他們玩耍的產品,無論是否屬特定用途。
歐盟出臺的玩具新法規對材料的化學性能安全方面有了更為苛刻的要求,如對于各類玩具材料鉛含量的要求加嚴了數倍,尤其是對于可刮去的材料,限量要求陡然從160mg/kg降至23mg/kg。這次修訂對于企業的原材料采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目前符合要求的部分原材料很難在國內采購到,為滿足新法規的要求,我國玩具生產企業不得不向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進口符合要求的更加安全無毒和環保型原材料,使原材料的采購成本不斷增加。
玩具出口企業要想達到法規中規定的限量要求和認證要求,或需引進更加精密的檢測儀器設備,或需花費巨大的檢測費用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成本優勢被削弱,這對利潤小的企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新出爐的玩具新法規生效時間急,化學成分限量嚴,將會給玩具出口產業帶來不小影響。如果不積極應對,將會面臨國外通報、退運或召回的風險。據了解,2016年我國被歐盟RAPEX通報的玩具產品有400多例,在我國被通報的產品中,玩具產品通報例數占了近50%。
此外,世界各國也紛紛效仿歐美,提高玩具的準入門檻,對我國玩具的出口帶來一定沖擊。如4月1日土耳其海關及貿易部修訂土耳其玩具法規,制訂了新的玩具產品化學品限制清單,新增9項供36個月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及其他可被兒童放入口中的玩具的化學品限制及其限量。同日,出口海灣地區玩具也被要求必須加貼GSO符合性追溯標識GCTS(GSO Conformity Tracking Symbol)。

2017年11月,歐盟召回玩具和嬰童用品95批次,其中我國生產的玩具和嬰童用品66批次,占比69.47%,包括52批次玩具,11批次童裝,2批次童車,1批次童鞋。召回產品不合格原因如下:

序號1產品類別玩具2 3 4童裝童車童鞋不合格原因鄰苯含量超標,存在小零件、電玩具結構不合格,聲壓強度超標、易燃性能不合格、微生物含量超標、機械強度不合格、彈性繩不合格、鉛含量超標、雙酚A含量超標拉帶或繩索不合格車輪不合格、全鏈罩不合格、孔洞不合格鉻含量超標
2017年11月,美國召回玩具和嬰童用品6批次,其中我國生產的玩具和嬰童用品3批次,占比50%,包括2批次童裝,1批次玩具。召回產品不合格原因如下: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發布召回信息統計,2017年11月,我國共召回玩具和嬰童用品11批次,包括3批次兒童牙刷,3批次兒童家具,2批次童裝,1批次童鞋,1批次童車,1批次玩具。涉及召回產品數目57989個。召回產品不合格原因如下:


2017年11月,各省、市質監、工商局網站共發布抽查玩具和嬰童用品不合格產品61批次,包括44批次童裝,12批次童鞋,4批次玩具,1批次抱嬰板。產品不合格原因匯總如下:


同時,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將于2018年1月1日實施,新標準化法規定:標準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標準作為質量的基礎設施之一,在推動供給側改革和質量的提升,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著引領性、支撐性的作用。
隨著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的實施,除了限定和明確強制性標準的制定范圍,相關生產企業應更自覺的參與到標準化工作中。
標準的嚴格加速了玩具企業求新求變的步伐,不少企業在提高開拓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發展自主品牌和自主技術,提升產品附加值和國際競爭,建立完善的自檢自控體系,把關好原料篩選、過程監控、成品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