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摘 要 本選題以《華西都市報》為例,就其獨特的版面風格及新聞語言的應用特色來探討近年來報刊新聞媒體的語言特點和規范問題,了解國內外都市類報紙中新聞語言的運用現狀及制約其風格定位創新的現實因素,并通過對近年來都市類報紙所報道的新聞進行整理和分析,指出都市類報紙在新聞語言方面普遍存在的問題以及《華西都市報》在這方面的特點所在,從而為規范和創新新聞語言提供新的參考。
關鍵詞 新聞語言;都市報紙;應用特色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03-0026-02
現階段,互聯網帶動下的新興媒體迅速崛起,在傳媒業掀起了一場混戰,傳統媒體面臨巨大的挑戰。《華西都市報》作為都市報中的一只領頭羊,憑借其自身發展優勢,走在時代的前沿,吸引了不少受眾的信賴。特別是其獨有的新聞語言風格,對提升其報紙品牌,占領了所覆蓋區域的都市類報紙的市場更是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1 新聞語言的概念
從新聞的內在結構上拆分,新聞無疑是用語言的組合而成的,語言的不同層面有語義、語法、語用等,其在新聞信息的選擇、安排都有一定的系統性。新聞語言作為向大眾傳播信息的一種載體,具有真實、客觀、樸實等特點?!罢Z言是報紙新聞的第一要素,具有主導作用。報紙新聞中的語言,是指報紙新聞中所廣泛運用的現代漢語書面語,它有別于任何一種口頭語或書面語,有自己的獨特要求和規律,值得每一個報紙新聞工作者去學習和探究”[1]。
2 都市報紙新聞語言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共有100多家都市類報紙,都市類報紙已經成為中國城市的主流報紙。隨著報業面臨著同行的競爭,新媒體產品層出不窮,多樣化的新聞語言開始涌現,新聞語言失范現象也躍然而起。
2.1 文字暴露,題材暴力
作為傳遞信息、引導輿論的新聞媒體,對信息的選擇并不是任意的。但是現在有一些都市類報紙,大肆地刊登一些帶有明顯負面影響的社會新聞,諸如殺人放火、強奸猥褻、坑蒙拐騙、吸毒販毒、賣淫嫖娼、搞婚外戀、家庭暴力犯罪等。此類報道的重心不是落在報道客觀事實、總結吸取教訓及宣傳法律知識上,而是直擊案發現場,用極盡渲染、夸張、虛構的手法,不惜版面,對犯罪細節進行詳盡描述。
2.2 低俗、媚俗化傾向嚴重
傳媒大亨默多克有一句相關的名言:提高報紙發行量很簡單,那就是降低格調。尤其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現在,各報使出渾身解數以在競爭中奪取優勢,一味迎合讀者的獵奇心理,追求賣點。一些都市報忽視新聞價值原則,對一般性新聞事件進行大肆炒作,虛假新聞橫空出世擾亂受眾視野,都市報所倡導的親近與服務,異化成媚俗的托詞和借口,最終導致報格降低,不但沒有引導健康的社會文化,反而以一種消極、陰暗的方式,為社會帶來了極大的負能量。
2.3 假新聞泛濫成災
很多都市報在新聞報道時,都不免有肆意炒作的嫌疑,有的甚至不計后果瘋狂追求所謂的新聞“賣點”,對某個社會事件大肆渲染、炒作,達到吸引眼球,震懾全場的目的。隨著都市類報紙片面適應少數讀者獵奇、刺激的需要,致使都市類報紙上的內容質量差且真假難辨,讀者對都市類報紙信任感的降低也使得對傳統媒體的信任感降低。
3 《華西都市報》的語法、句式與筆法特點
3.1 新聞標題一“?”一“!”
在人們的生活中,往往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閱讀完一張報紙的全部新聞,那么獲取信息最快的方式則是對新聞標題的閱讀,這就要求記者在組稿之后注意標題的擬定,必須要將最新最重要的事實擺在受眾面前,達到信息的及時有效傳播。新聞標題多疑問,圖文并茂,標題用疑問句式,在傳遞信息的同時,給讀者拋出問題。“伊朗客機墜毀38人遇難,坐飛機還安全嗎?今年空難高發很偶然”用語法中的話來說,則是先肯定后否定,既引起了受眾的重視,又在此時引導輿論,關注輿情。
3.2 報紙新聞語言追求“三美一律”
報紙新聞語言要追求“三美一律”,即結構美、動態美、整齊美和音韻律[2]。報紙新聞語言是要講究點,落到實處。報紙新聞語言是一種視覺藝術,從修辭語法上講,通感手法要求視覺上的感受會影響到聽覺、觸覺及感覺等其他感覺器官的變化。報紙新聞圖文并茂,一句句音韻和諧、抑揚頓挫的語言,配上一幅幅精美而富有動感的畫面,再加上稿件敘事性的介紹,使得整篇新聞熠熠生輝。
1)邊欄“六八”排列的運用,即主標六字與副標八字的組合式標題,句式排列整齊,給予報紙版面美觀、簡單、大方之感。
2)“動詞+名詞”詞組交代事情未來的發展方向,指出未來發展任務。動靜結合,突顯事件發生、發展動態。有著“律動美”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句式短小,且富有樂感。
3.3 重復性和說明性語言的重復使用
在報刊新聞中,重復性語言和說明性語言十分重要。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專業用語,會讓讀者造成一種閱讀障礙,但通過重復性和說明性的語言也會讓受眾一目了然。同時在新聞中不斷地進行解釋和重復,可以方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記憶,重復性語言可以增強讀者對事件的熟悉度,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起到構建整個新聞報道的作用,同時也達到了傳播主體預期的效果。部分專業名詞、技術用語采用說明文的表述方式,方便受眾更好地理解。
3.4 多層級新聞語篇銜接手段創新
“從銜接方式看,多級層面的新聞語篇通過超鏈接的手段形成連貫的結構方式可以分為兩種形式:縱向和橫向??v向的銜接限于同一新聞事件的相關新聞的鏈接,橫向的銜接是指類似主文本新聞語篇的相關專題的新聞鏈接。”[3]《華西都市報》按照事件的發生、發展及結果3個步驟進行報道,通過“事件閃回”“最新進展”“預期效果”進行。有時會在主稿側欄配以相關時間段的說明,對事件的整個過程進行交待,還原事實真相,給觀眾清晰的視角。
3.5 《華西都市報》新聞語言貼近群眾
3.5.1 《華西都市報》新聞語言的“三化”
《華西都市報》新聞語言的“三化”即口語化、通俗化和地方化。報紙新聞語言受眾比較廣泛,同時是面對各個階層的讀者,其在文化差異、社會教育背景導致一定的差異性,所以在用詞用字上要非常講究,力求達到口語化、通俗化及地方化。
1)借助口頭禪、大眾習慣用語拉近傳播主體與讀者距離。如語氣嘆詞“啊”“吧”“吶”等入題。
2)以地方方言詞匯入題,親切、形象、生動?!度A西都市報》主要的閱讀受眾還是熟悉四川方言的人們,在標題和內容中運用如“耙耳朵”“嬢嬢”“扯皮”等方言詞匯,使得內容更加生動且貼近老百姓的生活。
3.5.2 用語簡單,句式偏重陳述句和主動句
傳遞客觀信息的功能要求編輯和記者在撰寫稿件的過程中使用陳述性句式。
用自己的話講新聞現場所發生的新聞報道出來,這種以第一人稱作為轉述對象的,更符合傳播主體與受眾之間的角色關系。
3.5.3 巧用數字數據信息
一說到數據,普通市民都會頭疼,比如說財政預算、GDP、經濟狀況等,編輯記者在處理復雜的數字時要考慮適合讀者閱讀的要求。
1)直接表達:采用漢字的表達方式,大概加整數的方式表達。
2)間接表現:即用一定的文字描述數字所表述的范圍,以形象化的語言進行闡釋表達,定會解了受眾的“數目字障礙”。
4 結論
報紙新聞的語言,要求精煉準確,通俗易懂,在表詞達義上要符合讀者閱讀習慣,直截了當。以城市居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的都市類報紙也不例外,尤其在網絡語言盛行的今天,都市報如何在新媒體的沖擊下,既能保持傳統媒體的語言格調,又能真正做到貼近讀者的生活,滿足讀者需求,還需要新聞從業中不斷在實踐中摸索,探尋其中的平衡。
參考文獻
[1]張承訓.論報紙新聞語言的推敲[J].決策探索,2010(9):78.
[2]魏映雙.科技日語翻譯與寫作(第一節:文學文體翻譯)[M].北京:對外經貿大學出版社,2015.
[3]段業輝,李杰,楊娟.新聞語言比較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