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何亞東
摘 要:本文調查研究了甘肅地區農村用電“同網同價”執行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決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甘肅;電價;農村;同網同價
中圖分類號:F426.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142-01
按照國家計委和國家能源局關于加快實施城鄉用電改革的相關要求,城鄉用電要實現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統一價格。在整頓電價、改造電網、降低線變損的基礎上,對農村電價高出城市部分的農村低壓電網維護費實行城鄉電網平攤,推進居民生活用電同價是我國電價改革的一項重要工作,直接關系到居民的生產生活成本和切身利益。改革農村電力管理體制、改造農村電網、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而采取的一項重大舉措,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一項重要工作。
1 甘肅地區城鄉用電“同網同價”執行情況
甘肅省按照國家計委要求,已在全省全面實現居民用電“同網同價”,但據部分電力用戶反映,部分縣區仍存在農村居民生活高電價問題。
1.1 總體情況
現場走訪調查未改造的8個村社的14戶人家,供電部門均未抄表到戶,僅抄到配變總表,按0.525元/千瓦時電價執行,到戶生活用電電價均高于0.51元/千瓦時的居民生活電價。
1.2 未同價村社電網現狀及運維情況
未改造村社10千伏線路及變臺都較為陳舊,配變容量小,0.4千伏線路線徑小、老化嚴重且經常發生斷線,小方桿、木桿較多且趨于腐朽,電網資產基本都屬于用戶且未移交縣公司管理,由村組自行維護管理。低壓線路由專門的村電工維護或者農戶輪流維護,維修難度較大時通知供電所人員前往幫助維護。
1.3 未同價村社抄表收費情況
未改造到戶的線路臺區基本都是在變壓器下安裝總表,由供電所按照0.525元/千瓦時向村電工(或輪值村民)收取電費。用戶每家都裝有一塊分表,該表作為農民用電繳費計算依據,每月由村電工(或輪值村民)按戶抄表,分表總計與變臺電度數進行比較,統籌總表與分表之間的線路損耗、抄表維修登桿費(現場調查基本上是每桿2元)及村電工家的電費(被調查的屬于這種情況)由農戶分攤承擔等因素,然后按戶分攤費用,到戶電價為0.57元/千瓦時至1.32元/千瓦時不等,個別村組如遇竊電情況時電價最高達7.21元/千瓦時。
2 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
通過調研,發現慶陽、白銀兩市未改造臺區基本未實現同網同價,結合后期書面調研情況,分析如下:
2.1 未同價村社的問題特點
從現場調查情況來看,未同價村社有以下共同特點:(1)高電價與低電壓并存。這些村村民居住分散,線路老化,線徑小,電壓都低。(2)高電價與低水平服務并存。部分變壓器和10千伏線路仍是90年代建設,低壓線路由居民自己投資建設,線路老舊經常斷,損耗大。這些村設備均由農民自己維護,電力服務延伸不到,電力服務水平低下。(3)高電價與低負荷并存。這些村人口少,地域面積大,負荷小,由于交通不便,每月村民先到供電所繳費,再逐戶抄取分表,隨即再算賬、收費。電表實行每月輪流抄,電價受線路損耗影響大,一旦有村民進行偷竊電行為,其他村民每度電價將實現倍數增長。
2.2 未同價的原因分析
唯一原因是未同價村社都未進行農網改造,資產也基本為村社集體所有,供電部門未抄表到戶、收費到戶和服務到戶。引起高電價的具體因素有:(1)按照總表收取電費的用戶基本上集中在偏遠山區和貧困地區,有的村組只改造了高壓線路和更換了變壓器,低壓線路全部沒有進行農網改造,產權屬于農戶集體所有,尚未向縣公司移交,由村組自行維護管理,由村電工或者用戶輪流按照總表或者合表電量收取電費,農戶電費中包含了村電工的登桿費用和線路設備維護費。(2)未改造區域一般都是山大溝深,村民居住分散,多數群眾都外出打工,只有過年時才集中返回,村里僅剩留守老人,線路維護和管理不到位,用戶自建低壓線路質量差,老化嚴重,電壓偏低,線損較高,線損電量電費較大。(3)管理不善,有竊電等現象,且村電工多不繳納電費,這些費用的分攤也提高了電價。
3 解決的措施及建議
(1)專業部門跟進督導。就甘肅省農村居民用電客戶同網同價問題,甘肅省電力公司公司已明確要求公司本部各專業部門要發揮專業管理職責特長,加強對未實現“同網同價”村社電網運維、電價執行等業務的監管督導力度。相關專業部門要加大現場檢查、督導、促進力度,確保有關市公司督促縣公司認真落實公司同網同價要求,按期實現農村用電“四到戶”管理,確保農村居民用電同網同價。(2)加快農村配電網改造步伐。甘肅地區農村電網規劃管理部門及時修訂農村電網建設規劃,調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結余資金投資計劃,加大未同價地區農網改造投資力度,做好項目規劃安排;由農網建設管理部門督促并抓好未同價地區農村配電網的改造工作,提高農村配電網的裝備水平和智能化水平。(3)加強農村配電網的維護力度。結合農村用電強基固本工程開展,進一步加強農村低壓電網的維護力度,組織開展農村低壓電網安全隱患排查,徹底整治農村配電臺區及低壓電網安全隱患,降低安全風險;加強農配網運維管理,嚴格執行供電所標準化作業流程,規范搶修服務現場標準化作業;合理配置供電所搶修服務力量,提高搶修服務水平,提升農村用電安全可靠性,讓廣大農村用戶用上電壓合格的電,用上舒心電。(4)強化縣公司經營管理。結合農電核心資源管控系統應用,省、市、縣三級供電公司要齊心協力,加強代管縣供電公司綜合計劃管理,嚴格控制成本支出;電價管理部門要積極協調省政府相關部門,結合縣公司運營現狀、實際利潤,對運營效益較差的縣公司在躉售電價方面予以傾斜;市公司積極督導縣公司開展降損增效工作,縣公司營銷工作要堅決杜絕跑、冒、滴、漏現象,規范并加強供電所人員考核力度,逐步將低壓線損降到合理范圍,有效提升縣公司運營效益效率。(5)加快代管縣公司專業管理體系建設。強化農電專業化管理,省、市公司各專業管理部門要加強對未實現“同網同價”村社電網運維、電價執行等業務的監管督導力度。省電力公司業務管理部門要加強對代管縣公司的專業檢查和指導,確保各項管理要求延伸到代管縣公司及基層各個供電所;優化縣公司及供電所人員配置,公司人資管理部門,要結合縣公司及供電所實際,及時調整人員聘用規劃、計劃,有效解決供電所結構性缺員問題,在實現同價工作的同時,切實提高農村用電服務水平。
4 結語
全面實行城鄉居民用電“同網同價”是電力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利于提高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發展農村用電市場,提高農村生產力,有利于疏導各區域用電價差矛盾,將資源開發利用和改革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增加公眾對電價改革的認同感和對改革成果的獲得感,也對順利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