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德++陳丹
摘 要:本文以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為例,以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為依托,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高技能工匠人才為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通過“三征求三推薦”,提出人才的個性化培養模式,打破專業界限,建立各類專業工匠班,開設區域特色產業急需的高技能課程,實施校企合作,聘請企業工程師或能工巧匠來校兼課,實行企業案例教學,培養出地方產業急需的高技能工匠人才。
關鍵詞:個性化高技能;優勢產業;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251-01
1 高職機械制造類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的機械制造類專業主要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工業設計等,這些機械制造類專業的班級男生人數占90%以上,甚至有些班級全部是男生,并且大部份學生在校期間主動學習的習慣差,班級的學習氛圍不是很好,特別是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大部份學生都在玩游戲。近年來,眾多高職院校如何培養出產業急需的的高技能工匠人才做了很多的探索,如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如校企合作人才訂單培養等等,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益的學生必競是少數,并且培養效果也沒有達到我們所預期的要求,學生畢業后,企業還要進行崗位培訓,無法達到就業零距離。造成以上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1 人才培養方案無法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匹配
新生報到后,通過始業教育,企業參觀,學生初步了解了專業的學習課程、未來的就業崗位和工作環境。通過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的專業課學習,才發現自已對本專業不感興趣,雖然可以轉專業,但又不知道自已到底喜歡哪個專業哪個方面的技能,造成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無法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相一致,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也無法培養出企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1.2 教師的技能水平沒有達到企業的崗位技能需求
高職院校的專業課教師學歷高,基本上都是碩士或博士,理論水平豐富,但實踐經驗和技能不足,并且都沒有企業五年以上的一線工作經歷,雖然寒暑假或節假日進行下企業鍛煉,但鍛煉的效果也沒有達到企業對崗位的技能要求。所以,在專業課特別是專業核心課教學時,很難用企業的真實案例進行舉例和教學,造成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比較枯燥,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1.3 專業技能水平沒有隨著企業對崗位技能的提高而變化
隨著中國制造業的高速發展,根據中國制造2015規劃要求,制造業正在向自動化、智能化、精益化和綠色化發展,制造業的崗位技能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所以,高職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也必須隨著企業對崗位的技能提高而不斷變化。如數控技術專業,五年前數控技術專業主要訓練數控車床、數控銑床的編程與操作,而目前隨著企業產品向高、精、尖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使用五軸聯動加工中心、高速銑床、工業機器人、智能制造設備、三色注塑機等高端設備,對操作高端設備的人才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所以人才培養方案也必須隨著企業對崗位技能的提高而變化[2]。
2 開設工匠班,打破專業界限,實施人才的人性化培養
為了實行人才的個性化培養,利用晚上、周末時間開設各個專業方向的工匠班,打破專業界限,學生根據自已的興趣愛好以及地方產業對人才的崗位需求,可以跨專業選擇某專業的工匠班,培養自已的一技之長。以我校的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四個專業為例,根據區域機械制造業對四個專業的人才急需情況,相繼開設了工業產品設計、模具設計、五軸編程與加工、汽車結構設計、模具外貿等五個工匠班,聘請學校周圍的企業技術人員或設計師來校上課,進行案例教學,受到了學生、校內教師和企業的熱烈歡迎。開設工匠班,實施人才的個性化培養,真正實現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共贏,培養出符合企業崗位技能要求的工匠人才。
(1)讓部份想學習的學生在課余時間學習起來,以提高非工匠班學生的學習氛圍,并進一步帶動全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由于上課的教師都是企業的技術人員,利用企業真實的案例教學,有利于讓學生更多了解行業的技術發展狀況,以及目前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技能要求,培養出企業急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成立工匠班,有助于各類技能比賽的選手選拔。
(4)樹立工匠班品牌,提升整個學校人才培養質量。
3 個性化人才培養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法和實施計劃
(1)自愿選擇。按照“三征求三推薦”的要求,通過征求學生、家長和企業導師的意見,以學生自愿和興趣愛好為原則,通過自愿選擇,選擇適合自已技能方向的工匠班。
(2)工匠班課程設置。工匠班的課程只設一門課程,就是企業案例教學,要求用三個學期的晚上或周末完成,分別是初級、中級和高級。如五軸編程與加工工匠班由數控銑床編程與加工(初級)、數控銑床自動編程(中級)、五軸聯動加工中心的編程與加工(高級),通過三個學期的課余時間學習和訓練,真正培養出目前高端數控機床編程與加工的急缺人才。
(3)工匠班學生的技能考核。由承擔課程的企業技術人員出卷,但考核后,試卷內容和考核結果要向全院師生公開。成績不達標的,下學期不得參加工匠班的學習。非工匠班學生要求參加考試的,考試通過者也可加入工匠班,進行下學期的學習。在第五學期進行一次工匠班結業考試,合格者,頒發學院工匠班學員技能合格證書。
(4)工匠班學生就業。展示和推薦:一方面對工匠班學生在校內的一年一度的大型人才招聘會上進行展示,以便企業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崗位和待遇。另一方面,向當地大中型高新企業推薦到技術崗位。
4 結語
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區域特色產業對人才的需求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開設各專業的工匠班,打破專業界限,實施人才的個性化培養。充分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聘請企業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進行企業案例教學,培養出區域特色優勢產業急需的高技能工匠人才。
參考文獻
[1]曾小蘭.基于“中國制造2025”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7,(12):18-23.
[2]師慧麗.工業4.0時代技術技能型人才:內涵、能力與培養[J].職業技術教育,2017,(16):29-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