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明
摘 要:基礎公共服務是全體公民應該享受到的一項基本服務,具有公平性和及時性。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對我國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是勞動者權益得到保證的根本依據。本文以江蘇省濱海縣勞動就業管理處為例,圍繞統籌城鄉公共服務職能、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加快信息網絡建設的推進速度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從而實現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的良好開展。
關鍵詞:基層平臺建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中圖分類號:F2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4-0243-02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我國各行業跟隨經濟腳步向前推進,從而對社會保障以及公共服務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平臺能否有效實現上述目標,該平臺的建設極為重要,也是目前社會以及政府關注的重點,建設得越完善對我國社會發展越有積極影響,有利于促進就業創業以及健全社會保障制度等。因此,應該加強對不斷推進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平臺建設措施的研究,從而使該平臺在我國社會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
1 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人員管理方面
人員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在于員工職責不清以及崗位職能分界不明確等。在實際的基層社保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通常出現員工工作量大并且工作范圍較廣的現象,導致員工不能在實際工作中集中精力,很難實現專職專用,不利于各部門下達任務的有效完成,并且對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職業規劃有一定影響[1]。
1.2 人員素質方面
目前,影響基層社保就業服務平臺建設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參與平臺建設的工作人員素質存在一定不足。員工隊伍中大部分年齡較大、文化素質偏低,很多員工不能熟練掌握電腦技術。目前經常應用在實際服務平臺的微信等軟件,還存在大部分員工不能熟練使用微信信息查詢、創建服務公眾號等工作,嚴重阻礙了服務平臺建設進程。另外,各鄉鎮缺少專門的培訓,不利于員工職能水平的提高。
1.3 信息網絡建設方面
信息網絡建設是服務平臺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但是一些電子設備,如打印機、移動終端等還沒有覆蓋到鄉鎮,是目前平臺建設工作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由于農村經濟發展以及地理環境的影響,導致網絡建設工作在農村的開展難度較大,無法實現網絡在農村的全范圍覆蓋,不利于農村信息網絡建設工作的良好開展。
2 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2.1 統籌城鄉公共服務職能
將城鄉公共服務職能有效結合在一起,作為基層社會保障平臺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能有效實現促進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建設。建立包含全體城鄉勞動者的就業保障服務體系是保證公共服務實現均等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從而在該保障體系的作用下,實現城鄉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有效維護。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完善現有的社會保險管理服務體系,結合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基本服務平臺的建設現狀,對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改進和完善。同時,應該制定公共服務項目的內容清單,將各項服務項目仔細記錄下來,作為各部門開展服務工作的參考,保證基層百姓的各項需求能及時得到滿足,從而促使基層百姓在社會建設過程中獲得更多幸福感。
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應該是從城鎮延伸到鄉村開展服務項目,并將這些作為政府對街道工作的考核內容,促使鄉鎮政府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不斷加強該服務平臺的建設,并將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以江蘇省濱海縣勞動就業管理處為例,該管理處將基礎社保平臺建設作為工作重點,管理處為了切實貫徹服務項目延伸至鄉村,安排相關工作人員走村到戶開展工作,在與鄉村居民溝通交流中,掌握目前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存在的不足,并要求工作人員將這些問題認真記錄,作為今后開展工作的重要參照依據。管理處還指出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需要不斷創新的項目,并鼓勵員工將創新思維運用在實際工作中,對提出有利于發展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可行性意見的員工,管理處會給予相應獎勵,從而激發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及責任心,對基層社保平臺有效開展工作具有促進作用。
2.2 合理配置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是保證基層勞動就業保障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條件,需要按照各崗位的職能需求以及員工特點,將員工合理地安排到各個崗位上,從而實現平臺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2]。另外,需要盡快解決有人辦事以及拿錢辦事這兩個大問題,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并且建立合理監督以及懲處制度。工作人員的準確高效是保證平臺建設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因此,應該從人才培養、員工教育等多個方面著手,建立綜合素質較高、技能水平較高的員工隊伍,促進相關工作有效開展。以江蘇省濱海縣勞動就業管理處為例,管理處為了保證建設優良的員工隊伍,會定期舉辦關于員工思想建設的培訓,不僅培養員工的工作能力,還加強對員工服務意識的培養。管理處會將員工的培訓效果作為一項考核標準,對表現較好的員工將給予相應獎勵,而對于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的員工,管理者將安排員工參加后續培訓,從而保證員工的綜合能力符合服務平臺建設的需求。另外,企業會根據員工的實際能力,安排員工在對應的崗位上進行工作,從而促使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技能,為基層社保平臺建設作出貢獻。
2.3 加快信息網絡建設的推進速度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技術已經普遍應用在人們生活以及辦公中,對人們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將網絡技術與基層社保就業平臺建設工作有效結合,能實現平臺建設工作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因此,應該加快信息網絡建設的推進速度。傳統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工作人員將相關的政策以層級傳遞的方式傳送給參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工作人員,如果不能實現信息的及時傳遞,將不利于平臺建設高效進行。傳統的基礎社保就業平臺建設工作同樣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資源,由于平臺建設過程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需要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這些信息進行記錄、收集并且整理成檔案,不僅加大了數據處理工作的難度和工作量,還不利于之后的查詢。而隨著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在網絡系統的幫助下實現對數據的整理以及歸檔,極大地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從而可以將更多的人力資源安排在對基層百姓的服務工作中,進而加大服務力度[3]。endprint
同時,隨著信息網絡的不斷推進,能在各鄉鎮增加大量電子設備,如移動終端、LED顯示屏等,可以及時發現基層百姓就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將就業信息發布在網絡平臺上,促使更多基層百姓及時了解就業信息,保證高就業率。以江蘇省濱海縣勞動就業管理處為例,管理處為了加強與基層百姓之間的溝通,會聘請專門的技術人員建立管理處自身的網站,并且安排相應的員工參與網站建設,在網站建立完成后,企業便會將相關的政策信息以及用人單位信息發布在網站上,而基層百姓可以通過瀏覽網頁掌握就業信息。同時,管理處還建立相關的溝通渠道,設置單位專屬郵箱,表明基層百姓可以將就業中的問題發送到郵箱中,而工作人員便會將這些問題進行記錄并及時解決。通過這種做法,切實將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作落到實處,保證服務工作的有效開展。
3 結語
綜上所述,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影響,隨著我國勞動就業保障制度的不斷發展完善,相關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工作也逐漸成熟。因此,應該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推進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從而促進城鄉社會的和諧發展,實現小康社會的經濟發展目標,促使全體公民在我國社會發展中體會到幸福感。
參考文獻
[1]肖西軍.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思考[J].中國市場,2017,(14):209-210.
[2]黃小平,胡寧.加強平臺建設 促進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樂山市基層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調查與思考[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3,15(01):23-25+30.
[3]瀘州市龍馬潭區推進基層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建設[J].四川勞動保障,2014,(04):2.
Abstract: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medical security syst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terac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insurance and the market insurance. Based on the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the insurance demand modeling show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c insurance and the market insurance is the complementary effect and the party Crowd-out Effect. Therefore, in the policy design, it should be clear to distinguish the existence and conversion conditions of the substitution and complementarily, and avoid forming improper competition relations.
Key words:Expected Utility;Crowding out Effect;Complementary Effec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