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民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國家體制越來越完善,我國的地籍測繪工作也越來越重要。地籍測繪指的是對不同的土地之間的界限坐標進行精確的測定,并且將土地以及土地上附著物的面積、位置、類型等要素準確的繪制在圖紙上和記錄在專門的表冊中,為國家土地管理部門提供詳細的土地信息資料。由此可以看出,地籍測繪的作用非常的重要,任何一個小小失誤都可能影響國家對于土地的管理,因此對于地籍測繪的準確性要求十分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地籍測繪技術也在不斷的前進,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就是一個非常突出的體現。本文首先闡述了現代地籍測繪的基本流程,分析了數字化地籍測繪的特點以及模式,重點的探討了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使人們能夠更清楚明了的了解到數字化技術給地籍測繪帶來的便利。
關鍵詞:數字化;技術;地籍測繪
1現代地籍測繪的基本流程
現代地籍測繪工作是綜合了地籍測量中的先進方法和技術,將地籍測量中所涉及到的測量過程、資料整理、數據輸出等融為一體的綜合性作業系統。現代化地籍測繪工作最大的進步之處就在于其完成地籍測量的同時建立了地籍數據庫和地籍管理系統,為國家更好地進行土地管理提供了數據參考。現代化地籍測繪的流程包括以下幾步:
1.1資料分析
在進行地籍測繪之前,首先要對待測區已有的地籍資料進行分析,熟悉待測區的地形,了解了待測區的地形之后判斷測量過程中所使用的測量方法,分析測量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準備好測量中可能使用到的各種測量工具,根據對已有地籍資料的分析,發現資料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在之后的測量過程中重點對其進行測量。
1.2數據獲取
數據獲取指的就是對待測區測量數據的獲取,獲取數據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根據已有的地籍資料,直接獲得待測區的相關地籍數據,這種獲取數據的方式方便快捷,但是有一定的滯后性,可能與待測區的實際情況有一定的誤差;另一種方式是通過野外測量直接采集和收集數據,這種方法獲得數據更真實可靠,但是在收集數據的過程可能時間比較長,也容易遇到困難。這一步驟中,獲取的數據要包括全要素地形數據、地籍數據、地類數據和控制數據。
1.3數據入庫
數據獲取之后,要將收集的數據按照數據庫的要求和格式進行整理、編輯,對各方面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匯總,最終輸入地籍數據庫中,為土地管理系統提供數據支持。
1.4成果輸出
將地籍數據傳入地籍數據庫中,就可以根據數據庫中的這些數據,利用繪圖設備進行專業的地籍信息繪制,形成地籍測繪。
2數字化地籍測繪的特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化的地籍測繪技術也在不斷的進步,數字化測繪技術在地籍測繪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數字化測繪技術能夠迅速的取代傳統的測繪技術,逐漸成為測繪行業中普遍使用的技術,是由于數字化測繪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各種特點,能夠使地籍測繪工作更加方便快速、嚴謹科學。
2.1整體化強
在進行數字化地籍測繪時,可以先對待測區進行分區,利用待測區中的河流、道路、街道、綠化帶等自然或者人為的線狀因素作為分區界線,然后將這樣的分區整合成為整體待測區控制網絡,對待測區進行整體全面的自由實測,形成數字化的地籍測繪。這種數字化的地籍測繪不再受紙張大小的幅度限制,也避免了傳統紙張繪圖中經常出現的接邊問題,待測區的地籍信息表現在同一界面上,整體性比較強。
2.2自動化程度高
數字化地籍測繪中,在野外進行地籍數據采集時,測量人員使用的是自動記錄的電子手簿,這種電子手簿跟測量儀器相連,通過測量儀器檢測出的地籍信息直接記錄在電子手簿中,并且通過電纜傳到計算機中存儲,避免了測量人員進行繁瑣的記錄、計算、檢查、核算、傳輸等多個步驟,大大的減輕了測量人員的勞動強度。同時,地籍測繪的信息通過電纜傳到計算機中,測繪工作者可以直接在計算機中進行地籍信息的繪圖編輯,通過鼠標和鍵盤就能夠實現地籍測繪工作,自動化的程度更高。
2.3精度高
傳統的地籍測繪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員的視距誤差、記錄中出現的失誤、測量數據整理過程中產生的遺漏等問題,都可能給最后的測繪結果帶來相當大的影響。而利用數字化進行測繪工作,大大避免了這些問題的發生,測繪過程中,測量數據會直接通過形成電子數據通過電纜傳輸到數據庫之中,這就避免了在數據入庫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各種數據誤差,原始的數據得以精確保留,更加真實可靠的反應了測區的地籍信息。
2.4存儲、傳遞方便
傳統的地籍測繪信息只能通過圖紙、表冊等方式來保存,保存非常不方便,在進行信息查詢時,更加不方便。數字化地籍測繪中,測繪信息可以轉化為數字信息,可以通過磁盤、光盤以計算機文件的形式進行保存或者傳遞,查詢的過程也更加的快捷方便,同時,數字化測繪所記錄的地籍信息還可以實時地進行更新,在更新時只要輸入變化信息的坐標、代碼,就能很快的找到需要修改的點進行編輯處理,保證了地籍測繪信息的實時有效。
2.5信息量大
傳統的地籍測繪中,在進行地籍信息繪圖過程中,圖紙上都會有測圖比例尺這一項,如果實際測量數據在進行比例換算時發生失誤,很容易造成繪圖上的較大錯誤。而在數字化測繪中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數字化測繪的繪圖中,基本上不存在“測繪比例尺”這個概念,地籍信息可以通過不同的分層來存放,比如房屋、道路、電力線、地下管線等這些土地上的附著物可以繪制到不同的分層中,有需要時打開圖層就在繪圖中顯示出來,不需要時則可以選擇隱藏,使得測繪圖更加的清晰適用,可以利用到不同的工程建設中去。
3數字化地籍測繪的模式
3.1野外數字化測量模式
野外數字化測量模式在數據采集環節應用比較多,這種測量模式是在測區野外利用測量工具,對測區的地籍信息進行各方面的測量,得到具體的地籍信息數據,并且將數據通過電纜傳遞到計算機中,根據地籍數據信息進行繪圖。這種數字化的測量模式與傳統的測量模式在步驟上有些類似,相比傳統的測量模式,野外數字化測量模式更加的精確、快速、方便。endprint
3.2數字化攝影測量模式
數字化攝影測量模式是通過數字攝影來獲得測區的地籍信息,這種測量模式需要遙感技術的支撐,在攝影過程中利用了航空或航天遙感圖像作為數據源。數字化攝影測量模式的測量步驟分為以下四步:第一步是先選擇多源數據,數字化攝影拍攝中具有不同的數據源,包括外業實地測量、航空攝影圖像、衛星圖像、地形圖、海圖、航空圖和各種各樣地圖等,進行攝影測量的第一步就是在這些數據源中,根據測區的地形特點、地籍管理的連貫性、遙感數據的具體情況等進行數據源的選擇。第二步是進行數據預處理,選擇好多源數據之后,要對多源數據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包括輻射校正、幾何校正和影像增強等,這些數據預處理都是為了保證影像的精確度、清晰度和可判讀性,保證影像能夠更好地提供測繪所需要的信息。第三步是進行變化信息提取,測區內的各種信息不是一成不變的,對測區進行攝影之后,不能及時形成測繪圖,就要對測區內發生變化的信息進行提取,這些信息包括可能包括土地的位置、范圍、大小等內容。第四步是數據校驗,雖然相比傳統的地籍測繪方式,數字化的測繪方式更準確可靠,但是也要謹防在測繪過程中產生誤差,要對獲取的數據信息進行校驗,可以通過抽樣調查的方法來進行,確保遙感攝影測量的精確度和可靠性。
3.3業內掃描數字化測量模式
這種業內掃描數字化測量模式,就是通過數據掃描技術,對目前已經存在的紙質地形圖或者地籍圖進行掃描,將地形圖或者地籍圖里的信息掃描到電腦中,利用圖形處理軟件對其進行編輯處理,添加界址點的數據坐標等,這種方法可以說是最快速的一種數字化測繪方式,但是對紙質地形圖或者地籍圖的要求比較高,要求這些地圖必須是近期新繪制的,與地籍信息符合度較高。
4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
4.1數據采集方面
數字化技術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首先是在數據采集方面。測繪人員在野外進行數據采集時,在測量工具上安裝傳感器,測量過程中地籍數據通過傳感器記錄下來,并傳送到計算機中。另外在數據采集過程中,傳感器會根據測量時不同性質的點,在進行數據記錄時形成與之相對應的地物代碼,方便之后工作人員根據這些數據繪制地圖,提高測繪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繪圖的精確度。
4.2對原圖數字化處理方面
利用數字化技術對地籍信息的原圖進行處理,將紙質地圖上的信息掃描到計算機中進行存檔或者編輯,這種方法一般適用于比較偏遠或者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實地的測繪考察存在許多困難,采用這種對原圖進行數字化處理的方法,這種方法便捷快速,簡單有效。測繪人員在根據原圖進行地形圖繪制的過程中,要注意查閱資料,了解清楚測區在原圖之后的幾年間發生的地形、地物方面的變化,注意信息的更新。我們也應該注意到,這種對原圖進行數字化處理的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體現在精密度和準確度的方面,通過掃描形成的地形圖,可能跟實際的地形有一定的誤差,需要測繪人員查漏補缺,按照坐標和標志物進行校正調整,從而形成精確的地籍信息。
4.3利用航測技術繪制數字地圖
航測技術指的就是利用航空設備在空中對測區進行攝影成像,然后通過外業工作人員對照片進行判讀,內業工作人員建立模型,然后通過計算機軟件進行處理形成數字地形圖,這種技術一般應用于大面積的城鎮地籍測量中。利用航測技術繪制數字地圖,可以減輕測繪人員的工作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不受氣候和季節影響等優勢,在地籍測繪中發展前景廣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