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旭
人民幣國際化對經濟的影響
人民幣國際化的有利影響
促進金融體系完善。我國貨幣實現國際化后將促使我國開放程度提高,會倒逼國內金融體系的完善,促使的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加大。本國可以在成本較低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國際市場的資金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在沒有或擁有較低的匯率風險的情況下利用國際金融市場的資源,可以大大減少一國的外匯儲備,我國具有較大規模的外匯儲備,以防止未知風險給我國經濟造成沖擊,而實現國際化后,外匯儲備的數量大大減少,我國金融體系可以利用這部分占款來發展我國經濟。
增加鑄幣稅收入。增加鑄幣稅收入是人民幣國際化最直接、獲益最大的影響。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面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人民幣流通于世界各國,這無疑會給我國帶來巨額的鑄幣稅,而且幾乎是無成本的。貨幣國際化在世界各國中競爭激烈,除了貨幣國際化可以為各個國家帶來的間接影響之外,鑄幣稅成為各國爭相追逐貨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國成為國際貨幣后,鑄幣稅收入將成為我國收入的一項新的重要來源。
降低匯率風險。匯率風險大大降低。我國外貿結算一般采取美元,對于外貿企業來說,就要承擔著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而實現國際化后,外貿結算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匯率風險就將轉移給我國貿易伙伴,使得我國所受的風險大大降低。
促進邊境貿易的發展。目前,伴著旅游的發展,東南亞、韓國等地區國家交易普遍接受人民幣,并通過人民幣流通貿易。這促進了邊境貿易的發展,加強了與別國的友好外交以及增加中國在世界的經濟影響力,促進中國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后,國際結算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同時沒有復雜的手續與貨幣兌換的限制,結算便利,可以促進我國的消費需求,是我國的消費增加,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我國對外貿易的巨額順差。
人民幣國際化的挑戰
增加政府管理難度。對于貨幣政策而言,我國面臨的更多是挑戰。當我國貨幣在國際上的使用率大大提高時,我國政府使用貨幣政策的難度就將加大,其獨立性將大大降低。一旦成為國際貨幣,就存在境內境外兩個資金池,使我國的監管的難度大大加大。人民幣實現國際化后,國家調控經濟需要考慮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調整政策的實行將會影響外國資本的流動,使得貨幣政策的復雜性大大增加。同時由于國內可以充分運用國外金融市場的資金,使得準備金政策和再貼現政策的作用大大減小,而公開市場業務的作用將大大增加。
沖擊國內金融市場。人民幣國際化形勢使得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緊密聯系。任何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風吹草動,在中國市場上都會有一定體現。這就使得中國金融市場出現不穩定性,這直接影響到了投資市場和國民經濟平穩運行。金融體系的監管變得更為困難,屆時人民幣將具有國內國外兩個資金池,國外資金池間接影響著原有的境內資金池,兩個資金池的存在以及國際的影響就使得監管更為復雜。
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加強對金融體系的監管。包括對人民幣和金融市場的監管,國際化后,人民幣的流動性大大加強,人民幣具有國內和國外兩個資金池,對于人民幣的監管將大為困難。同時金融市場的開放性大大加強,與國際接軌,使得國內情況變的較為復雜。加強監管十分必要。
保持幣值的穩定,減少匯率的波動,國家需要實行一系列措施來減少國際化給匯率帶來的沖擊。加強對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檢測,確保在人民幣流動性大大加大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人民幣相關的金融活動安全合法的進行。
努力發展人民幣離岸市場。離岸市場可以大大加強貨幣的流動性,便于非居民使用并進行投資活動,離岸市場可以使得在24小時進行交易,大大加強貨幣的流動性。
我國應努力發展離岸市場,從質量和數量上進一步完善。在質量上,完善已經建成的離岸市場,拓寬其能開展的業務,使其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數量上,開拓更多新的離岸市場,提高人民幣的使用率。
使離岸市場不僅是境內市場的輔助,更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應當給予離岸市場更多的自主權,相關部門對于離岸市場應進行適當監管,做到不過度干擾離岸市場的經營,保證離岸市場的經營獨立性。
有序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貨幣國際化的成功離不開本國開放程度較高的資本項目,離不開一個流動性較強的金融市場。而資本市場的開放將引起國際資本大量流入我國,必將會對我國經濟產生一定的沖擊。我國金融體系尚不完善,國內應對資本流動性風險的承受能力較低,所以資本項目的開放一定要有序進行。先開放一些對國內沖擊較小的項目,再開放其他項目,各個項目有序開放。在推進資本項目的開放時,我國需遵循從簡到難逐步開放的原則,以減少資本項目給我國帶來的沖擊。
合理搭配政策工具。合理搭配政策工具,保證政策獨立性。當我國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后,由于意味著我國的開放程度將進一步加大,受到國外的沖擊也將加大。對我國宏觀經濟進行調控,最大限度的減少國際市場對國內市場所造成的沖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