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曉杰
沂南縣地處沂蒙山區腹地,是一個資源狀況一般的傳統農業縣。從2007年開始,沂南大力發展旅游產業,經過5年多的不懈努力,實現了旅游業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走出了一條依托旅游業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新路子。
竹泉村,智圣湯泉,紅石寨,馬泉創意農業休閑園……行走在沂南大地上,一個個在典型傳統鄉村背景下建立起來的旅游景點,讓人不禁感受到沂南的眼光、魄力和膽識。城市在雷同化,鄉村在格式化,而沂南在自身發展中保持了難能可貴的個性。
沂南縣發展鄉村旅游的模式,始終堅持十六個字發展方針:政府主導,文旅融合,統籌城鄉,全域發展。
早在決策伊始,沂南縣就把旅游業定位在“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產業”的高度,確立了“培育文化旅游名縣”的發展目標和“歷史人文、自然生態、紅色文化”三位一體的文化旅游發展框架,按照“繁榮大文化、發展大旅游,激發跨越發展活力”的工作思路,全面部署,綜合協調。從規劃入手,解決發展的科學性,持續性;從品牌建設入手,提升地域形象力和凝聚力,構筑發展主體和競爭主體:從產業要素人手,夯實產業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從文旅融合人手,彰顯文化的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從城鄉統籌入手,解決旅游產業效益最大化和空間發展全域化。
正因為如此,沂南旅游近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績:年均增幅達76.78%,旅游綜合收入相當于全縣GDP24.7%,占地方財政收入2.25%,旅游業成為全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沂南縣“政府主導”的表現之一,就是堅持規劃先行,一屆一屆領導帶領群眾按照規劃堅忍不拔的工作,沂南縣的鄉村旅游才能“破繭成蝶”,獨領風騷。地方政府聘請來高水平、責任心強的旅游規劃機構,充分尊重和聽取他們的意見,把沂南1706平方公里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空間布局,根據歷史文化傳統的根基和現實狀況,統籌考慮,確定以休閑度假和文化體驗為突破口,打造鄉村旅游度假休閑產品。
沂南銅井鎮已經出現鄉村旅游景點集群,成功創建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近期,面對著鄉村旅游發展的熱潮,沂南縣編制了《銅井鎮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以鄉村旅游市場需求為導向,統籌、整合豐富的鄉村自然與人文旅游資源,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規范鄉村旅游服務體系,形成“一心二帶六大組團”的規劃格局。
鄉村規劃作為一門極其特殊的規劃門類,作為規劃師有時會深深感到,往往現有的規劃理論與方法難以適應鄉村發展的需求。如伺按照村莊的實際情況,探索有針對性的村莊規劃理念和方法,是當代規劃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全國各地的村莊在經濟水平、歷史文化、區位特征、資源條件,以及規模等方面的差異很大,需要規劃師放低身段,沉下心來,深入了解農民生產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開展鄉村規劃。結合本人多年在規劃設計領域的實踐與思考總結如下經驗:
做鄉村規劃要特別強調講政治、講感情、講社會責任、講職業操守。鄉村規劃要講求實效,不折騰。不能為規劃而規劃,避免過度規劃。
鄉村規劃不僅僅是管控,更多的是引導和幫助。要弄清楚地方政府想千什么,落實惠農政策;要搞明白村民想要什么,規劃要接地氣。既要自上而下,更要自下而上,政府、村民、規劃師共同參與,上下聯動;要培養綜合性的鄉村規劃師。
不能用城市規劃的方法對待鄉村規劃。城市講功能分區,鄉村要根據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混合的特點,探索適合鄉村發展的規劃方法和技術規范。村莊規劃不要太復雜,布局要清晰明了,措施要明確管用,落地到具體項目,讓村民看得懂、能接受、易實施。
要從區域角度統籌鄉村規劃。遵循上位規劃指導,立足鄉村產業支撐,以縣域、鎮(鄉)域為單元編制農村居民點布局規劃,促進三生空間協調融合,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
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鄉村規劃。村莊可按屬性分為不同的類型,比如按發展規??煞譃橥卣剐?、控制型、衰減型等,按規劃目標可分為普及型、提升型、精品型等,按照性質定位可分為工礦型、農貿型、文化旅游型等等。要針對不同類型,結合發展訴求,發揮自身優勢,制定合理的規劃目標、策略和措施,引導村莊建設,加強風貌管控,彰顯村莊活力與特色。
要特別注意保護鄉土文化和自然生態環境。強調順其自然,不大拆大建,不要追求形象進度,保護傳統村落和地方民居,保護鄉土文化的傳承脈絡和鄉愁記憶的空間載體。
重視基礎工程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要以人為本,依托就近城鎮,滿足生產需要,提高生活質量,防治自然災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探索適合鄉村發展的建設模式和管理體制。鄉村建設主體是村民自己,管理方式是村民自治,既要有政府的目標導向,更要能解決鄉村的自身問題,逐步建立一套與之相適應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
總之,鄉村規劃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同時也是一個造夢、追夢、圓夢的偉大事業,不可能一蹴而就。美麗鄉村建設要達到的效果是“四宜”:宜居、宜業、宜游、宜文,“兩園”:農民幸福生活的家園,市民休閑旅游的樂園;讓城鄉居民能“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營造一個“可以發呆的地方,可以讓靈魂跟得上匆忙腳步的地方”。優秀的鄉村規劃應憑借其獨特的自然環境、人文地理、產業基礎、民俗風情和當地農民的生產生活習慣,在規劃布局、建筑形式、建造方式、環境利用和資源開發各方面都可舒展地方特性、挖掘傳統文化,創造具有鮮明山鄉村寨特色和濃郁地域文化氛圍的鄉村規劃。
(作者單位:山東同圓設計集團有限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