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云
農田是農業發展的主要經營對象,農田經營的效益和質量直接關系著農業發展的優劣,防滲渠道是農業水利建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長期以來,由于農田水利防滲渠道建設的合理性較為薄弱,影響其灌溉功能的有效發揮,但隨著我國水資源短缺、污染等問題日益嚴峻,農田水利防滲渠道在農業灌溉活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因此,要系統研究和分析農業工作中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施工的相關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有效的施工對策,不斷提高防滲渠道施工的工程效率和工程效益。
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施工準備階段
保證施工規劃設計全面完善。農業工作中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系統性,為了保證防滲渠道施工的有序進行,施工準備階段的施工規劃設計應當全面完善,為后續工程的開展提供施工指南,為有效提高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礎。具體而言,防滲渠道施工設計階段應注意工程規劃、工程周期、工作量分配等多方面內容。首先,要做好防滲渠道設計工作,在工程實施前期應當全面考察當地的地質條件、土壤環境以及現有的農田水利設備,從實際出發,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合理規劃防滲渠道。在全面考察的基礎上,工程師及時做出相應的防滲渠道設計圖紙,對圖紙及時做出修整,提高防滲渠道設計圖紙的準確性,在設計過程中也應善于從不同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其次,在施工準備階段明確工程管理模式,對防滲渠道工程的展開實施全過程管理模式。第一,在施工規劃設計中應進一步明確工程周期,保證施工按照規定時間有序推進,全面提升工程施工效率。第二,根據施工周期安排合理規劃防滲渠道工程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促進長期目標與短期目標相結合,有序推進防滲渠道施工進程,保障防滲渠道在農田灌溉方面的重要價值。第三,實施防滲渠道工程責任制,明確工程負責人,合理分配具體的工作任務,保證施工規劃設計的全面推進。
保證施工材料準備優質充足。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工程的施工材料是否優質充足是提高農田水利工程效益和質量的重要內容,該工程的施工材料主要包含施工建材和施工設備兩部分。土木工程的施工材料主要以混凝土為主,混凝土是由水泥作為膠凝材料,配合適量的砂和石,然后與水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經過攪拌而成。為了達到混凝土的標準、提高混凝土的質量,在制備防滲渠道所需混凝土時,要根據工程的對和異性、耐久性以及所需強度等多維度要求,從綜合性角度考慮選擇適當的混凝土原材料,并且確定各部分原材料的配比,在保證施工建材高質量的基礎上達到經濟適用的目的。此外,要選擇適切的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方法和材料用量計算方法,有效控制水泥質量、骨料質量以及配伍質量等三個方面,確保混凝土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在施工設備選擇方面,需根據工程的進展程度和實施環節來合理規劃和選擇施工設備,要定期保養施工設備。(彭曉華.防滲渠道施工工藝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5(23):99-18.)不僅如比,施工準備階段要規劃和準備設備外部條件,如設備所需的水利基礎和電力基礎,有效工程的實施質量,全方位保障工程的順利推進和發展。
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施工過程階段
落實防滲渠道施工原則。防滲渠道施工過程中要落實施工原則,主要包括安全性原則和綜合利用性原則。安全性原則主要指施工中以安全為主,保證渠道施工的安全可靠,合理規避工程中的潛在風險。如防滲渠道應盡量避開河流、山丘等,將渠道布置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段,在渠道設計過程中也要做好相應的排洪策略。另一方面,防滲渠道施工階段要落實綜合利用性原則,具體而言就是善于利用優勢地形地勢條件,有效滿足防滲渠道灌溉和排水等不同的要求。若在山丘地區設計防滲渠道時,要借用其地勢的高低,善于采取不同的地勢落差,實現其多種用途,有效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工程的社會效益。同時,在對防滲渠道的規劃設計中,應盡量保持渠道的垂直、整齊,提高防滲渠道的經濟效益。
貫徹防滲渠道施工工藝要領。在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施工過程階段,要貫徹落實施工工藝的具體要領。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的特點和要求,施工工藝主要包括對施工縫隙、支模、收面以及拆模處置四個方面。第一,對施工縫隙的處理過程中,要盡量清除老混凝土表面上殘留的水泥膜,半露出水泥表層的石子,進而形成一個層層結合的不平麻面,為新、老混凝土的結合提供較為良好的結合面,達到防滲渠道的基本要求和標準,充分發揮防滲渠道的內在價值。第二,支模處理中要按照施工準備階段的圖紙進行,在重要位置上合理安放控制點,便于日后的定期檢查和維護,注重模板的后續穩定性和持續發展性,有效避免支模的滑動。第三,努力做好防滲渠道混凝土的收面處置,收面應當盡可能平整規矩,避免石子等影響收面的光滑程度,有效提高防滲渠道的輸水和灌溉能力。第四,在拆模處置中不能影響混凝土的設計形狀,保證混凝土表面平整,拆模處置后期要合理處置防滲渠道的表面,有效處理表面不平整的地方,提升灌溉防滲渠道工程的有效性。(司浩.農業工作中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施工的研究[J].四川水泥,2015(6):239.)
提高防滲渠道養護能力。對農田水利灌溉防滲渠道的后期養護是有效提高和保證工程質量的關鍵性環節。在工程施工完成后,要有效保證工程的驗收,全面考核防滲渠道工程的投資效益和施工質量等內容。在驗收的基礎上可建立工程養護機制,保障防滲渠道使用的可持續性,包括工程現場養護和后期養護。現場養護階段要提高工程全過程監督能力,嚴格把控施工材料,如混凝土水泥、骨料的質量等,依照適當的比例進行調配。在后期養護階段,要定期對防滲渠道進行質量檢測,及時解決后續出現的問題,不斷提升防滲渠道的實施效果。
(作者單位:凌源市北街街道辦事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