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哈薩克斯坦共和國位于亞洲中部,國土面積272.49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兩洲。東接中國,南與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里海,北鄰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同時也是中亞地區幅員最遼闊的國家。哈薩克斯坦擁有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目前已探明的礦藏就有90多種,其中煤、鐵、銅、鉛、鋅產量豐富,被稱為“鈾庫”。該地區的油氣資源也十分豐富。石油儲量約50億噸,占世界總探明儲量的3.2%。列全球第9位,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阿聯酋等國家;天然氣儲量約2萬億立方米,占世界總儲量的1.5%;鈾礦已探明儲量約150萬噸,占全球總量的25%,居世界第二位;鎢礦儲量約2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同時,該地區還有著極為豐富的森林資源和水資源等。此外,哈薩克斯坦還是中亞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總量相當于中亞其他四國之和。
中哈建交以來成就斐然
哈薩克斯坦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鄰國。兩國有著1700多公里的共同邊界。自1992年1月建交以來。25年時間里中哈關系一步一個腳印。快速向前發展。
1998年兩國簽署三個國界協定,截至1999年雙方徹底全面地解決了邊界問題,對于促進兩國關系具有重大歷史意義;2002年至2011年,雙方從睦鄰友好合作伙伴關系發展到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戰略互信不斷增強;時至今日。麗國關系再次升華到打造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高度,雙邊關系不斷取得突破性發展。
首先,兩國高層訪問頻繁,戰略互信不斷增強。由于受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中哈兩國在一些國際事物中的立場較為接近,并采取了多邊、平衡以及全方位的外交政策,從而加快了戰略伙伴關系的發展步伐。此外,雙方在各個層次的互訪也很多,始終保持著密切往來,包括建立有效的會晤機制、發展各種區域性多邊合作機制以及多渠道安全對話的開展。
其次,中哈兩國都十分重視同對方經濟關系的發展。簽署了一系列涉及金融、貿易、交通運輸以及能源等多領域的重要經貿合作文件,不斷地擴大了兩國間的雙邊貿易,中哈兩國貿易額已遠超中國與其它中亞國家貿易額的總量。此外,雙方在經濟技術方面的合作也得到了不斷發展。由于兩國間在自然資源與產業結構等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因此開展中哈經貿合作有著重要意義。
最后,中哈兩國在地緣以及人文等方面的優勢使得雙方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也較為頻繁。自1992簽訂《文化合作協議》后,兩國在人文科學以及文藝交流方面的互動不斷增加。此外,雙方都很重視彼此間人才交流、旅游、環保以及醫療衛生等方面的合作。
“一帶一路”助力提升兩國關系
2017年6月7日至10日,習主席應邀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并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七次會議和阿斯塔納專項世博會開幕式。從2013年9月在納扎爾巴耶夫大學首次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至今,4年來,習主席3訪哈薩克斯坦。此次習主席更是重訪“絲綢之路經濟帶”首倡之地,再次同地區國家領導人共聚一堂,為“一帶一路”建設增添強勁動力,意義深遠而重大。
中哈兩國之間有著對“絲綢之路”的共同歷史記憶,并且無論從地緣情況、產業資源以及政治層面來講,雙方都存在較強的互補性。因此,復興“絲綢之路”有著極好的基礎。
哈薩克斯坦是第一批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和“亞投行”籌建的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4年后的今天,“一帶一路”建設與哈薩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相輔相成.雙方發展勢頭良好,并已收獲了早期成果。兩國圍繞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合作,挖掘合作潛力,共建“一帶一路”已經進入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的新階段。雙方在政治互信方面得到了空前提升,在發展戰略方面不斷加快了對接,在友好合作方面實行了全面推進。今后,雙方還將加快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同“光明之路”新經濟政策的對接。在過境運輸、產能、工業園區、金融、農業、人文以及旅游等領域實現深度合作。此外,中哈兩國人文交流的空間和潛力也將逐步放大。越來越多的哈企業家、文藝工作者和青年學生都希望加強兩國間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越來越多的哈薩克斯坦學子也將來華求學。與此同時,中國人對哈薩克斯坦文化的興趣也在不斷提升。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游客赴哈薩克斯坦旅游。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習主席在題為《為中哈關系插上夢想的翅膀》署名文章中指出:“共同的期盼、共同的夢想將中哈兩國人民緊密連接在一起,兩國人民正同心筑夢,并肩追夢,攜手圓夢。”今年正值中哈建交25周年,兩國將以此為契機,圍繞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合作,讓中哈關系插上夢想的翅膀,飛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單位:武警政治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