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娟

90后文藝美女陳楊,喜歡機械電子,進入青島農業大學后,卻陰差陽錯地被調劑到動物科學專業(馬科學方向),跟高頭大馬打起了交道。青島農業大學是國內第一個開設“馬科學”專業的院校,學校里這些每天和各種世界名馬打交道的“馬博士”,走出校門后將從事馬匹交易中介及管理等工作,如同“伯樂”一樣替人識馬、相馬、管理馬。在歐美,這種人才年薪百萬元稀松平常,在國內更是十分稀缺,薪酬自然也十分可觀。陳楊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做馬術俱樂部的總教練!
文藝辣妹意外當上“馬倌”
今年23歲的陳楊是個成都女孩,受家庭藝術氛圍的熏陶,她從小就打下了扎實的美術和音樂功底,尤其擅長畫油畫、彈鋼琴。大家都說,她將來是搞藝術的好苗子!
陳楊從小性格就像男孩,好奇心強,特喜歡搗鼓機械,爸媽給她買的電動坦克、火車等各種玩具,她都會大卸八塊,一探究竟,然后再組裝上。因為對這個興趣濃厚,后來陳楊就把機械電子作為大學學習的專業方向。
2015年,陳楊報考了青島農業大學機電系,然而她卻被調劑到了動物科學專業(馬科學方向)。像第一次聽說這個專業的人一樣,陳楊也把“馬科學”和“馬夫”畫上了等號,心想:“哪個女孩愿意來養馬啊!”
當陳楊真正了解這個專業后,她才大吃一驚,這可不是培養“馬倌”的地方,而是專門打造“馬博士”的,從這里出來的畢業生將從事馬匹交易中介及管理等工作,像“伯樂”一樣替人識馬、相馬、管理馬。近年來馬術俱樂部和私人馬場在國內興起,一匹好馬價值幾百萬元甚至幾千萬元,這些“伯樂”們的收入可想而知。
然而,學習“馬科學”絕不是輕松的。隨著課程的深入,陳楊和同學們開始進入馬棚實訓,從打掃馬棚開始,學習相馬知識、馬房管理、馬疫病學、馬營養與飼料、馬調教與護理、馬育種和繁殖、馬術運動、賽馬與賽事管理等內容。
很多時候,陳楊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洗漱后,開始給馬場里的幾十匹馬喂草料,常常累得腰酸背疼。除了喂馬,打掃馬棚也要陳楊親自上陣。除了專業知識,騎馬對于這個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是一項基本技能。陳楊好不容易掌握了一些騎馬要領,但因無法掌握每匹馬的特點和脾性,她不知被摔了多少次,全身經常是青一塊紫一塊的,躺在床上身體像散了架一樣難受。
每天同身價不菲的世界名馬打交道
漸漸地,陳楊總算能獨自在訓練場上騎馬了。她說:“馬兒都非常敏感,馬的神經系統特別發達,神經細胞是人的100萬倍。騎手只有把馬騎得通透了,兩者才能融為一體。”
陳楊舉例說,一匹馬如果遇到了懸崖和大的溝坎,它本能的動作是躲避與退卻。這時,如果馬背上的騎手表現得驚慌失措,這匹馬很有可能會跌倒或后退,它跨越障礙的雄心和力量,完全來自于騎手的信心和指令。她記得首次騎馬跨越障礙時,行至第一個障礙樁前,由于自己略顯猶豫,那匹馬突然前蹄一揚,來了個“急剎”,在慣性的作用下,陳楊飛離馬身,被摔出10多米遠。
盡管吃了不少苦頭,但陳楊仍很喜歡馬術障礙這項刺激運動,她也漸漸知道了如何與馬溝通。陳楊真正與馬產生感情,是有一年暑假,她去馬場實習,參與了一場賽馬比賽。當時有一匹馬狀態不好,在最后一圈的時候失足摔倒,陳楊眼睜睜地看著那匹馬倒在自己眼前,一點點咽了氣,而騎手一直陪在馬的身邊,哭得撕心裂肺,這一幕深深刺激了陳楊。也就是從那時候起,陳楊明白,馬并不只是娛樂和交易的對象,更是一位值得信任的伙伴,自己一定要管理、照顧好它們。之后,每次騎馬前,陳楊都會欣喜而愛憐地撫摸馬的鬃毛和脖頸,馬也安靜地享受著這種充滿愛與友好的動作。
在馬場里,外籍教練教了陳楊不少非常實用的要領,比如怎樣調整馬起跳前的恐懼,如何察覺馬身上的肌肉緊張,如何讓馬在最佳距離躍起……
好多人都以為,比賽時騎手是用手大把攥住韁繩,就連一些影視劇里也會出現這樣的特寫鏡頭,陳楊說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比賽中選手通常是手心相對,拳眼向上握著韁繩,對馬的控制可以細微到每個手指,這樣才能達到“人馬合一”的境界。
學習期間,陳楊大開眼界,無論是在學校的馬場,還是一些馬術俱樂部里,她都能見到阿拉伯馬、溫血馬、夸特馬、英純血馬等世界名馬,隨便一匹就價值幾百萬元人民幣,有的英純血馬甚至價值千萬美元!
陳楊經常遛的一匹馬名叫“王子”,每當他們見面時,“王子”就一邊打著響鼻,一邊用臉往陳楊身上蹭。見陳楊趕不上它時,“王子”就會停下來等著她,然后圍著她撒歡兒。
喂馬,遛馬,給馬刷鬃毛和尾巴,還邊對話邊給其按摩,這是陳楊與馬特有的溝通方式,她幽默地說,她的學習、生活是天天和世界名馬“談戀愛”。
小丫頭野心大,要當馬術俱樂部總教練
2016年5月2日,由中國西部馬術促進會主辦的第五屆30公里全國名人馬主大賽在青島寶湖馬術俱樂部拉開帷幕。在此期間,陳楊結識了美國馬繁育專家Andy,通過和他交流,陳楊感覺受益匪淺,對馬術行業有了更多的了解。在Andy的幫助下,陳楊還有幸參觀了德國漢堡賽馬會,讓她大開眼界。據說,歐美至少有10億人通過各種方式觀看這場比賽,德國政府要員和來自很多國家的政界、商界、體育界、演藝界的大明星都會前去觀賽。
陳楊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學習成績很優秀,她不僅參與了《馬的解剖》《馬的營養學》等外文著作翻譯和中國純血馬資料錄入工作,還參與撰寫了一些與馬有關的學術文章,刊登在《馬術》等專業刊物上。
陳楊性格里的直爽很討人喜歡,大二時,凱瑟琳教授就鼓勵她勤工儉學,做學校外籍教授們的助手。這樣,陳楊每個月都能賺到好幾千元,根本不需要爸媽再付給她生活費。
2017年2月,陳楊開始擔任新西蘭馬獸醫Dr Davis教授的助教和一家國際馬術俱樂部法國教練Vivi的助教。此外,今年讀大三的陳楊已連續兩個學期擔任校特聘教授,并參與了學院組織的《馬科小冊子》的撰寫和編輯工作,該書將作為馬科學專業學生教學用書。
2018年4月15日,青島農業大學舉辦的首屆馬文化節開幕式在學校五環體育場盛大舉行,眾多頂級名馬在陳楊等騎手的引領下進入會場,受到師生們的熱烈歡迎。大家近距離欣賞了一匹匹風格、姿態各異的世界名馬,少數懂騎術的觀眾還進行了騎乘體驗。有觀眾感慨地說:“今天我近距離接觸到了常在小說、電視里看到的汗血寶馬,真是威武極了!”
其間,陳楊還向觀眾講解了不少有關馬的知識,令人眼界大開。比如最引人注目的英純血馬,它們原產于英國,身材高大,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品種馬,以短距離競賽速度快聞名于世,其步法輕快而有彈性。鮮為人知的是,這種“貴族馬”特別高傲,平時根本不跟混血馬和我們的國產馬在一起,只與英純血馬扎堆。英純血馬還特別有教養,被其他馬踢到的時候,也是愛搭不理的,根本不和對方計較,釘馬蹄鐵時根本不用樁子。
陳楊說,明星中精通騎術的也大有人在,巒樹、沙寶亮、黃曉明、胡軍、黃渤……尤其是歌星沙寶亮,他的騎術水平已達到專業運動員級別。沙寶亮的太太和女兒也是馬背上的高手!他們家在北京甚至有自己的私人馬場。
如今很多明星、企業家等大咖,都把賽馬當成釋放情緒的一種手段,賽馬已經成為一項既貴族化又特別時髦的運動。正因如此,目前在我國的上海、北京、成都、大連等地已經成立了很多賽馬俱樂部。陳楊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做國際馬術俱樂部的總教練。她希望自己一生從事這一職業,為我國的賽馬運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