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 超
(山東省榮成市人民醫院,山東 威海 264300)
落枕為常見的頸部筋傷,以單純性頸項強痛、活動受限為主要臨床表現。筆者運用針刺落枕穴和手三里穴配合紅外治療儀治療落枕56例,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56例患者中男31例,女25例;年齡22~65歲;病程最短1 h,最長2 d;疼痛偏左者26例,偏右者30例。
患者取坐位,針刺部位常規消毒,用長40 mm的毫針取落枕穴(手背側,當第2~3掌骨間,掌指關節后約0.5寸)直刺15~20 mm,手三里穴(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直刺20~30 mm,行提插捻轉瀉法,得氣后留針,然后囑患者緩慢的左右、俯仰活動頸部。再配合用紅外光譜治療儀距患處30 cm處照射,25 min后出針。每日1次,3 d為1個療程。
經1個療程治療后患者全部獲效,治愈(疼痛完全消失,活動如常人)46例,好轉(疼痛明顯減輕,活動稍受限)10例。
落枕是由于睡眠時頸部位置不當,或因勞作時頸部扭傷,或因風寒侵襲項背,局部經絡受損,經氣不通所致。針刺可疏通經絡,扶正祛邪,調和陰陽,起到解除或緩解頸部肌肉痙攣,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治療中應遵循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治療原則,治療取對側穴位,效果為佳。得氣越好,效果越佳。再配以紅外光譜治療儀,可加強活血通絡散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