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舟洋 閆 辭 張 帆
(河南師范大學,河南 新鄉 453000)
2018年1月26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臺了《關于開展2018年全民閱讀工作的通知》,指出各地要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各類讀書節(日)、讀書周、讀書月、讀書季等全民閱讀重大活動,不斷提升群眾參與度、平臺輻射面和品牌號召力,充分利用公共圖書館、農家書屋、社區書屋、職工書屋等全民閱讀設施,開展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1]
根據文化部、財政部出臺的政策,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并重點增加對未成年人、工人等特殊群體的對象化服務。[2]駐馬店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9個,文化館(站)184個,博物館7個,公共圖書館9個。[3]這些公共文化設施的開放雖然有益于豐富工人群體的精神文化需求,但這些對于新時代年輕工人群體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我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年輕工人群體的閱讀現狀和培養研究上。
駐馬店市工業水平雖在河南省比較落后,但近些年該市的工業處于穩健發展的階段,2015年,駐馬店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1406家,工人數量也持續增長,[4]因此選擇駐馬店市做調研具有重要意義。
此次調研中,問卷總共收集309份,基礎數據無缺失,有效問卷為291份。為了避免“泛文化研究”,同時按照本項目研究范圍的界定,調查范圍主要是駐馬店市的各大工廠、事業單位的工人以及無工作單位的工人(無編制),為保證調查的公平公正、數據的準確有效,抽樣采用“系統抽樣”與“判斷抽樣”相結合的辦法。從291份有效問卷中來看,工人群體的學習能力比較低,他們中大多數人閱讀習慣較差,由于其高強度、長時間的勞作,業余可支配的時間少,即使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娛樂放松的目的成為其大部分人的選擇,但他們有一定的求知欲,渴望獲得適當條件下的閱讀。總而言之,現代年輕工人的閱讀狀況值得重視,如何對現代年輕工人的閱讀習慣進行培養,是我們進行調研分析的重點。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工人群體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很大程度上均未得到滿足。[5]在整個工人讀者群中,青年工人是書店的主要光顧者。閱讀興趣的廣泛性工人一般從十七、八歲開始到五、六十歲,是處于智力發展成熟期,智力活動具有明顯的獨立性和自覺性。[6]駐馬店市年輕工人群體的閱讀現狀和閱讀需求發生了巨大的改變,駐馬店市年輕工人群體的文化水平集中在大專或以上或高中/中專/技校,小學學歷和從未接受過教育的比例不超過2%,說明樣本具備基本的閱讀能力,從而為調查駐馬店市年輕工人群體的閱讀現狀提供基礎依據。
根據目前的調查情況來看,由于駐馬店市年輕工人群體的整體收入水平偏低,88%在5000元以下,而調查中每月可以接受在紙質讀物上的花銷有90%以上選擇50元以內,該群體對于精神文化方面的投資偏低,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對閱讀的重要性的意識,雖然調查中93%的人認為閱讀很重要或比較重要,但美國學者沃爾特·李普曼曾提醒我們,對于調查問卷中的很多問題,受訪者“親身經歷之前就可以對絕大多數事物進行想象”,[7]在受到“學習改變命運”這樣的價值觀影響多年之后,受訪者們至少在表面上不愿意挑戰這一具有廣泛影響的社會共識。[8]
由于工作限制,駐馬店市年輕工人的讀書情況并不樂觀,但是其平均閱讀時長還能保持在正常范圍內。在閱讀頻率分析中,偶爾/每周一兩次的有136人,占總數的46.74%;很少/幾乎不閱讀紙質書的有47人,占總數的16.15%。有46.74%的人每周偶爾讀紙質書,16.15%幾乎不讀紙質書,閱讀紙質書的時間也多分布在晚上休息和午間休息時。工作繁忙,空閑時間少是影響該群體閱讀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互聯網時代,隨著新興科學技術的發展,由于線上閱讀具有即時性、互動性、快捷性、全球性,其被越來越多人接納和認可。根據調查研究,有114人支持手機閱讀,占總人數的39.18%,認為手機閱讀方便,既能收獲知識又能節省時間;有155人認為手機閱讀各有利弊,在于自己的選擇,占總人數的53.26%。由于年輕工人群體工作時間的限制性,其更加青睞于以手機閱讀為代表的線上閱讀,不僅可以隨時隨地閱讀最新資訊,還能夠參與其中進行討論,找到自我認同感和價值感。
駐馬店市年輕工人群體的閱讀題材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調查中以歷史文學類、小說雜志類、時政新聞類、娛樂消遣類居多,大多數工人讀者希望在工作之余,通過閱讀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從而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同時該群體渴望閱讀一些實用技術和知識含量較高,有利于自身素質提高的書籍,但在實際情況中,人們卻將時間花費在不必花費太多精力思考的書籍上,可見大多數人心理期望與現實實際不相符。從中也可以看出,該群體有渴望增長知識,提高自身素質的美好訴求,但由于在閱讀活動中對圖書質量選擇能力有限,閱讀習慣較差,使得希望往往會落空。
由此分析,造成部分年輕工人群體閱讀習慣較差的原因有三點:一是缺乏對閱讀重要性的深刻認識;二是工作繁忙且時間零碎,無法合理安分配閱讀與工作時間;三是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國家應該擴大工人的在職教育和培訓,一般來說,在職工人已經接受過一定的培訓學習,經過一段時間鍛煉,能夠適應所任工作的要求。但是一旦技術更新或者要求更高難以保證其能迅速適應變化,極易落后與淘汰。此時就需要政府與工企部門加強對在職工人的持續教育與培訓,悉心培養工人通過系統的學習得到更多知識和技能。
政府應加大出版社與工廠間的交流對話。一方面從書籍的類型來說,在政府的支持下,出版社可以與部分工廠實現合作,進行直接交流對話,打造特殊“工業鏈”。例如出版方可以深入工作實際,更加準確地掌握工人讀者的閱讀需求,出版適應各個層次、各個方面不同的閱讀需求的對口讀物和精品讀物,不為利益而是做好支持全民閱讀的工作。另一方面,隸屬國家的出版社或其他出版集團可以與工廠協商為工企單位提供較低價格的讀物或者是免費書籍,幫助他們補充優質閱讀資源,提供發展的能力。
對于工廠而言,工廠可以根據各自工人群體的特殊性組織開展一系列的讀書會,及時轉變傳統的關于工人讀書的思想觀念和認知,緊跟國家“全民閱讀”的政策來營造工人群體的學習氛圍,豐富工人業余時間的活動。根據調查顯示,73.94%的調查者希望公司能組織開展一些閱讀活動,例如讀書會等,由工廠組織舉辦此類活動可以使工人群體合理安排自己的閱讀時間。
除此之外,工廠還可以開辟自己的“讀書角”,建設“工人書屋”,加強讀書角和工人書屋的建設和管理,按工人的閱讀興趣和需求,增加藏書量,發揮讀書活動陣地的作用。同時工廠可以自行采購與工作性質相關的書籍,供工人們在工作空閑時間學習使用,這樣不僅能營造出一種讀書氛圍,鼓勵工人們進行學習和自我提升,還能夠使工人群體學習更多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年輕工人群體必須認識到,智能化生產給自己帶來的“威脅”。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首先,國家大力倡導發展AI技術,機械化、智能化的生產設備不斷被應用,一部分工廠已經用機器人來代替工人從事高重復、高危險的工作。其次,年輕工人剛從事工作,思維活躍,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且處于人生的上升期,對于晉升、獲得認可有更強烈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實踐活動發現問題、研究解決問題,年輕工人更有優勢。產生“危機意識”,真正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前提,使他們的思想認識和實際行動真正相結合,增強他們的閱讀行動力。
年輕工人群體要恰當使用互聯網平臺,通過“線上閱讀”獲得新知識、新技能。線上閱讀具有即時性、互動性、快捷性、全球性的特點,結合年輕工人的實際工作情況,該方法成為現代閱讀中一種不錯的選擇,而在海量的信息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成為關鍵。因此選擇適當的閱讀方法,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保障。常用的閱讀方法如摘讀法、泛讀法和集中法。摘讀法是根據閱讀目的或需求對閱讀材料加以選擇舍取之后的詳略有序的讀書方法;泛讀法是進行廣泛的、一般水平的閱讀,閱讀時可以不設置特定的目標,但讀書時腦中應有全局意識;集中法是閱讀前或者閱讀中都給予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和心理要求去認真閱讀,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閱讀的質量和效率。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傳統的紙質書籍和新興的電子技術相融合,閱讀迎來了“全民閱讀”新時代。我們通過對駐馬店市年輕工人群體的閱讀習慣現狀的調查,提出了針對該群體的閱讀習慣的培養措施。同時我們在知網等平臺查閱有關文獻時,發現針對年輕工人群體閱讀的文獻資料較少,而該群體作為新時代發展的新動力,分析其閱讀現狀及培養閱讀習慣,值得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1]關于開展2018年全民閱讀工作的通知[R]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018-1-26.
[2]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C].文財務,2016-11-26.
[3]駐馬店市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N].駐馬店市統計局,2017-06-19.
[4]駐馬店市工業經濟運行分析與展望[M].張占倉.丁同民.河南工業發展報告(2016):對接中國制造2025.2016-05(252).
[5]馮玲玲.北京市建筑業農民工閱讀現狀調研及對策分析[D].北京印刷學院,2015.
[6]冷選英.工人讀者閱讀心理淺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08):78-79.
[7]沃爾特·李普曼.公眾輿論[M].閻克文,江紅,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7.
[8]國家瑋,孔慶東.階層身份焦慮下的選擇性閱讀——以富士康工人的文學生活為例[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4):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