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明
(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 長春 130117)
高等中醫藥院校中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是新形勢下高等院校開展思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而高等院校作為育人的主要陣地,其在教育教學的管理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對于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與接班人的培養,通過對于培養途徑的創新,滿足社會對于中醫藥領域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實際需求。
對于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說,必須要對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工作進行足夠的重視。因為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工作,對于院校中的所有部門及黨團部門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工作重心。特別是對于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關的團委及學生工作部門來說,在加強對于馬克思主義原理中服務性及主動性的學習層面,還要能夠給予學生群體足夠的資金支持。其次,還需要對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長效機制進行建立,這就需要對通過對于理論學習機制、組織管理機制、監督機制、激勵機制及檢查評估機制等幾個方面開始,通過對于這些機制的有效健全與完善,從而實現對于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有效培養。另外,其還可以通過對于校廣播站等宣傳途徑的應用,加強對于社會實踐活動的宣傳動員工作,并把社會實踐的成果進行收集、整理及展示,保證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的高效性。
“青馬工程”作為一項系統性的工程,直接關系著我國及中華民族的未來發展,而作為這項工程的具體實施的主體,高等院校肩負著極大的義務。因此,對于高等中醫藥院校來說,就必須要從思想上對其進行足夠的重視,把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作為其黨委及團委的重點工作,并且要將其與學校人才培養總體規劃進行結合。首先,要根據青年群體的興趣愛好及發展需求等等,對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制定。其次,還要能夠使得院校所開展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具有更加廣闊的范圍,并通過對于學生思想政治素質測評機制的完善,利用多種方法對青年進行選拔與培養,并將熱愛祖國、敢于擔當、個性、勇敢,以及具有創新精神的有志青年都納入到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目標中。而想要使得其培養目標的得到更好的實現,學校還要能夠給馬克思主義的教育教學提供強大的師資力量及經費保障。還可以對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及模范人物來學校開展講座,以自身為例鼓舞青年群體,從而保證高等中醫藥院校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效率得到充分提升。
在開展馬克思主義教學的過程中,高等中醫藥院校的思政教師還需要重視理論、政治、法制等方面的知識教育,使得青年群體能夠更加全面的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內容,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從而更加理性客觀的對歷史、現在及未來進行思考。而在對教學方法進行選擇時,則需要充分的將灌輸和疏導結合,盡量的利用啟發教學方法,避免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使學生能夠拉近與馬克思主義的心理距離。還需要加強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通過閑暇時間對國情、民情進行充分的考察,特別是要對當前中國的醫療現狀及中醫行業的發展進行從充分的關注,為作為一名優秀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奠定良好的基礎。由相關教師進行指導,開展社會問題的調查及組織培訓活動,對馬克思主義者的發展前景進行明確,從而實現對于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更好培養。
實踐活動是培養高等中醫藥院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主要途徑,所以,要對實踐教育體系進行有效的構建與完善。也就是說,要將實踐活動和“三下鄉”、“進社區”等一些醫療服務活動進行有效的結合。比如,組織學生在節假日,進社區利用自己所學習的中醫藥知識,給群眾提供一定的醫療服務。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對自身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檢驗,更是能夠在實踐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通過切身的體檢,產生足夠的熱愛及信仰,從而在實際生活中找準理論的落腳點,提升自身的馬克思主義認識,磨煉其意志,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為社會貢獻自身的力量。
總的來說,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培養具有長期性與系統性的特點,因此在對其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能夠及時認真的總結經驗,促使其工作的更好開展。在對其進行培養的過程中,要尊重青年的個人價值,從而獲得青年對于組織的信任,并通過對于其生活工作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解決,實現對于高等中醫藥院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的更好培養。
[1]劉長溥,李映崇,李佳鑫.新常態下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創新能力提升途徑[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2):138-142.
[2]李輝.新時期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模式創新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7,32(02):13-18+24.
[3]張金娟.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的有效途徑[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4,29(0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