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載文
(廣西師范大學,廣西 桂林 541006)
“互聯網+”在體育宣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手機APP讓人們與體育有了密切的交流,由互聯網中心CNNIC37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直到2015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8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0.3%;手機網民規模達6.2億,占比提升至90.1%[2]。高校大學生是使用手機網絡比較多的特殊群體,同時也是全民健身產業的支柱和后盾,而且,在他們完成大學學業進入到社會以后,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但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周兩節的大學體育課程,已經不能滿足同學們對鍛煉身體的需求,跑步類APP的誕生彌補了這一空缺,對于在校大學生,可以借助網絡的發展來培養運動習慣[4],在“跟從鍛煉”中,養成自己的運動習慣。
通過功能的分類,運動類APP可以分為跑步(包括騎行、徒步等)和健身(包括力量練習、瑜伽等)兩大類[6]。健身類APP主要是通過制訂計劃和視頻來引導人們使用科學的手段和方法進行鍛煉,一些APP還會提供與健身相關的飲食知識,跑步類APP只要運用手機GPS模塊上的功能來計算軌跡、時間、速度、距離海拔高度等數據,在這些數據的基礎上,大多數還給出了卡路里消耗的估計,甚至還提供了脫水量數據,為運動后需補水量提供重要的參考。本文主要探究跑步類APP“悅動圈”對大學生運動習慣養成的作用。
1.健身指導功能
(1)“悅動圈”具有跑步類APP運用最廣泛也是最基本的記錄數據功能,包括室內計算距離和支持定位,支持新建數據,實時記錄運動軌跡,還支持實時測量運動者的身體基本指標;
(2)“悅動圈”具有科學指導人們運動的功能,包括一些教程參考和他人經驗的傳授,而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甚至可以提供一些健康的健身運動視頻教程供人們學習;
(3)“悅動圈”還具有根據個人的身體數據及目標制定運動計劃。
2.提供相關需要的資訊功能
(1)為減肥人群提供科學運動及健康生活的知識,“悅動圈”在運動方式上會給出一個合理的規劃,并且還會提供一些減肥方面的知識,在飲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比如少吃高能量、高熱量的食物和飲料;
(2)對人們關注的賽事會有及時的提醒,讓人們不錯過喜歡的賽事,滿足熱愛體育的人在運動之余對體育的關注。
3.社交功能
現在有很多的運動APP都有社交功能,“悅動圈”也不例外。
(1)分享鍛煉的實時動態,鍛煉者鍛煉完后,“悅動圈”就會有一個提醒,要不要將自己的也能運動情況分享到社交平臺,例如“微信”、“QQ空間”“曬跑”、“悅動圈”等等,你可以即時分享、也可以選擇過后分享、也可以不分享,這是“悅動圈”的一個推廣策略,同時也給鍛煉者增加信心和增強鍛煉態度;
(2)為了更加完善“悅動圈”的功能,“悅動圈”的內部會有一個平臺是用戶在使用“悅動圈”后對該軟件的運動評價和留言功能,評價的內容包括對自己鍛煉的評價,和對軟件的效果進行評價。一般情況下,其他的鍛煉者可以看到這些評價,因此,這些類似貼吧評論的功能,使得鍛煉者對自己的鍛煉做出評價,并且可以引導長期堅持鍛煉的鍛煉者評論自己的經驗,供其他鍛煉者參考,給初級鍛煉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針對運動習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站在不同角度去看待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國內,許多在體育運動方面上的學者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有學者認為體育鍛煉習慣是在鍛煉過程中經過反復練習,多次重復刺激逐漸形成的“穩固的條件反射”[7]、“固定化的行為方式”[8]、或基于個體需要的“自動化的行為方式”[9]。有從生理的角度分析,那么就會有學者從心理的理解,有學者從心理的角度認為運動習慣是在有興趣的實踐運動中逐漸形成的,可以滿足鍛煉者需要的一種在自覺、經常、穩定的身體鍛煉行為、“行為傾向”或者“心理定勢”[10]。從行為的角度上來看,有學者
認為體育運動習慣是“人們在后天的健身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比較穩定的行為模式”[11]。根據前人的在這三個方面的理解后,有學者總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關于運動習慣的概念,就是人們在后天的長期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鍛煉過程中慢慢形成的,具有身體的內在和外在的需要,是一種比較穩固且能自覺長期堅持參加鍛煉的一種行為方式。
根據調查結果可知,有64.42%的學生喜歡跑步,而有60.12%的同學在跑步過程中喜歡與同伴一起的的,但是在大學生的舍友或者朋友中比較難找到與自己有共同熱愛跑步的人,而悅動圈的“約跑”功能就能很好的彌補這個問題,讓更多有共同愛好跑步的人能夠約定一起跑步,并且能在跑步過程中互相支持,互相鼓勵;此外,“提供相關資訊的這個功能”可以提供一些健身減肥的知識,還有對膳食也有一定的搭配,解決了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沒有專業的指導這個問題;“社交功能”的這個功能對于在運動過程中會感到無聊、乏味的這一問題有非常大的幫助,首先是可以將自己的運動過程和運動結果實時分享到社交平臺上,這是對堅持運動的一個非常好的激勵方法,使自己感覺到有內在的動力去參加鍛煉,其次留言功能也能也可以很好地解決無聊乏味等問題,因為為了能夠在留言板留下自己的鍛煉經歷與鍛煉方法,學生便會在鍛煉過程中認真的去鉆研新的動作與新的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鉆研出新的動作與方法,還會鼓勵自己繼續在鍛煉這條路是上越走越遠,養成好的鍛煉習慣。
現在的大學生沒有額外的收入,生活上的開支都是來源于父母的給的生活費,難以承擔起在健身房一百多塊錢一小時的私教費,而“悅動圈”卻不一樣,你只需要有一臺智能手機,并且安裝“悅動圈”客戶端,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像私教一樣的科學健身指導,而且不需要花費一分錢。這樣的健身模式會很受大學生的喜歡,并且大家都很樂意去接受它。
要進行長期鍛煉并養成習慣必須要以科學鍛煉為前提,不科學的鍛煉不僅對身體沒有益處,甚至可能會造成身體的損傷。為什么在校大學生運動習慣難以養成呢?最主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沒能有人進行長期的指導進行科學的鍛煉,導致學生在鍛煉上感到迷茫,進而放棄長期鍛煉,而悅動圈不一樣,悅動圈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鍛煉平臺,如健身知識的普及,在飲食方面上的建議,還有科學的鍛煉視頻教學。此外,還有關于自己身體機能的數據監測,這讓學生在鍛煉過程中能夠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鍛煉中的消耗及身體機能情況。因此,悅動圈能夠在體育老師缺少的高校中,能夠給學生在鍛煉中給予科學的指導。
要想養成好的鍛煉習慣,必須要提高鍛煉的堅持性,悅動圈可以根據運動者的某一部位或者某一項目來制定鍛煉計劃,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選擇合適自己的鍛煉計劃,運動量會以及運動進度都會給鍛煉者清晰的展示,在軟件的不斷更新下,新的鍛煉內容和更科學的鍛煉計劃不斷更新,新鮮的鍛煉方式能引起學生的更大關注,悅動圈會根據每個人的輸入信息的具體情況,會以從難到易的程度來制定具體的計劃,有時還會進行難易結合來安排鍛煉計劃,讓學生能在跟隨計劃中提高鍛煉的堅持性,為養成體育鍛煉習慣奠定堅實的基礎。
做事情的三種境界,第一種超越,那么你便達到了最高境界。境界的第一種是強迫;第二種是習慣;第三種也就是最高境界就是喜歡。在評價機制上,悅動圈優化了評價機制,并不是只對學生在鍛煉結果上的評價,在運動過程中也進行了評價。體育鍛煉是一個磨煉人的意志的過程,有時候在運動過程中容易放棄,而悅動圈會給你帶來一些有鼓勵性的話語或者圖片,甚至會有表揚性的評價話語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有很強的自我滿足感,以便有更大的動力去進行鍛煉;還有悅動圈可以分享運動成果和經驗,有時通過看到別人分享的經驗和成果,可以激勵自己能夠自覺地鍛煉,使自己熱愛運動,甚至可以在運動方面有一定的成就。
“悅動圈”的使用門檻低,使在校大學生都能夠普遍使用它,“悅動圈”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加強對鍛煉的需求性、靈活的運用科學指導,提高指導的科學性、合理的制定健身計劃,加強鍛煉的堅持性、改變評價的單一,提高鍛煉自覺性等一系列的功能。使大學生在運動過程中有科學的指導,減少大學生在盲目的鍛煉下帶來的傷害,并且能夠促進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一)大學生合理利用好手機的客戶端,利用悅動圈里面豐富的鍛煉知識來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二)高校利用好網絡這個平臺,把悅動圈等運動APP運用到體育課堂上,增加課堂的有效率;
(三)利用APP的功能來幫助大學生達到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的的效果,為以后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健康基礎。
[1]李皓.基于碎片化時間大學生體育鍛煉方式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5.
[2]快科技.中國網民規模達6.68億手機上網人群占比90.1%[Techweb].http://mi.techweb.com.cn/tmt/2016-01-22/2266058.shtml,2016-01-22.
[3]于冬曉,劉宗超.運動類APP對普通高校學生體育習慣養成的促進作用[J].四川體育科學,2016(04):116-119.
[4]裴玲玲.中學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身體自我概念及體育鍛煉行為的相關研究[D].蘇州大學,2015.
[5]杜伊濤.青少年體育鍛煉行為習慣養成研究[D].魯東大學,2013.
[6]王紅,王東橋,孫魯.論養成鍛煉習慣是奠定學生終身體育基礎的關鍵[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24(4):540-541.
[7]吳維銘.影響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探析[J].中國學校體育,1992(2):61.
[8]尹博.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形成的因素[J].體育學刊,2005,12(1):139-141.
[9]鐘振新,姚蕾.大學生體育鍛煉習慣調研[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3):27-29.
[10]姒則彥,段艷平.少年兒童鍛煉心理學研究述評[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1995,19(2):64-66.
[11]喬玉成.青少年鍛煉習慣的養成機制及影響因素[J].體育學刊,2011(3):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