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梅
(中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500)
我公司目前共有專職項目黨支部書記(副書記)33人,其中35歲以下5人,占書記總數的15%;50歲以上12人,占書記總數36%,其中退休退養返聘4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27人,占書記總數的82%;從事黨支部書記崗位累計年限5年以上(含5年)為12名,占了書記總數的36%,從事黨支部書記崗位累計年限1年以內(含1年)為6名,占了書記總數的18%;2017年以來,專業技術人員轉崗8人。
近年來,公司黨委大力拓寬書記隊伍的補充渠道,大幅提拔“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項目書記隊伍年齡結構偏高、知識結構偏低,中青年書記斷檔,書記人選青黃不接,甚至后繼乏人的問題。
一是年齡結構得到了優化。公司黨委通過堅持黨管干部原則,遵循德才兼備的標準,大膽啟用了一批年富力強、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70”、“80后”“復合型”人才,將他們充實到項目書記崗位上。二是知識結構得到了優化。隨著職工隊伍知識結構的優化,書記隊伍整體文化水平也明顯提高,大專以上學歷的書記成為主流,占支部書記總數的82%。三是工作積極性大幅提高。通過推動“黨建入章”、落實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集體決策、黨政聯簽等制度,書記參與項目生產經營管理中的話語權、決策權有了合法的保障。四是書記意識不斷轉變。隨著書記地位的不斷提升,書記待遇的增長,“搞技術,有前途;干政工,沒出路!”的想法已經逐步被打破。加之行政主管“門檻”高,越來越多的年輕技術干部把目光轉向書記領域。
從目前基層項目書記隊伍狀況來看,仍存在著一些不盡如人意的方面:一是書記年齡結構偏大。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50歲以上年齡段書記占比較大,雖然絕大部分能適應和勝任本職工作,但由于知識老化,文化基礎差,綜合素質不過硬,敢闖敢干的工作激情、開拓進取精神和創新意識有所弱化,已不能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二是任職期短,經驗不足。一些年輕書記因入職時間短,專業理論基礎不扎實,缺乏實際工作崗位的鍛煉,加上接受繼續教育不足,工作局面一時難以徹底打開,影響和制約了黨組織的生機和活力。部分轉崗書記因是“半路出家”,欠缺良好的“專業背景”,對黨支部書記職責認識還不太清,對黨務工作的特點、規律認識還不夠深,盡管有做好工作的意愿,但卻無從下手。三是角色轉換不到位。專職支部書記大都兼任行政職務,還不能從行政角色中轉換過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工程管理上,說起生產經營管理頭頭是道,一談起黨建工作就不知所云,有的盡管是做了也是浮在表面。四是思想認識上出現偏差。個別書記不能正確處理好“虛”與“實”的關系,認為黨建工作沒有什么可做的,做與不做都不會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久而久之導致中心工作和黨建工作存在“兩張皮”現象。
究其原因:一是書記崗位“入口”寬松。配備項目書記時,還存在安置性、照顧性考量,忽視了在職級和能力上與項目經理的合理配備,弱化了基層黨建工作的開展。二是企業對書記培訓投入不足。書記隊伍的培訓往往局限于集中教育培訓,培訓渠道單一,學習形式簡單。三是工作方式方法創新不足。部分年老的書記黨建工作手段缺乏創新,方法陳舊;個別年輕書記在“傳幫帶”中,容易受到老書記“習慣思維”的影響,工作創新力度不夠。四是做好黨建工作作風不實。個別書記工作作風漂浮,滿足于完成“規定性動作”,安于現狀、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只要工作平穩就心滿意足。
支部強不強,關鍵看“班長”。因此,我們必須針對書記隊伍和所在單位的實際,從提高素質、發揮作用的目的出發,全力打造高素質書記團隊,逐步建立一支適應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復合型書記隊伍。
一是嚴格書記選用標準。在書記的選任上,要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的原則,真正把素質好、能力強、潛力大、熟悉施工生產和黨務工作的優秀干部充實到基層黨支部領導崗位上;要嚴格任職“門檻”,杜絕把“過度型”、“湊合型”、“安置性”、“照顧型”的干部選拔到書記崗位。對個別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考核不合格、因項目管理不善,給企業造成損失的和重大影響的項目書記堅決進行調離或解聘。
通過采取招收一定數量的文科類畢業生及時補充到基層項目部綜合辦公室工作,儲備政工后備力量;切實做好“傳幫帶”工作,促進其盡快成長成才,對綜合素質高、能力強、表現好的,搭建成長平臺,大膽任用提拔;繼續發掘黨性強、作風正、理論水平高、群眾基礎好、既熟悉黨務工作、又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的專業技術干部,把他們充實到書記崗位工作。
一是轉變工作方法。在當前施工任務繁重,工地點多面廣、流動頻繁的情況下,指導支部書記及時調整黨建工作的思路,努力在方式、方法上進行探索和創新;二是創新活動內容。通過在規模大、環境惡劣的項目上開展“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等活動,切實提高黨建工作的活力和凝聚力;三是營造爭先創優氛圍。充分利用內部報刊、網站、宣傳櫥窗等媒介大力宣傳和弘揚項目典型事跡、工作作風、道德修養,達到說教和激勵的目的,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風氣。
積極創造學習機會。把項目書記的培訓納入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明確規定程序、工作方法和工作標準,努力解決支部書記“不會為、不作為”的問題;積極探索運用微信即時通訊平臺。通過創建QQ群、微信群等互聯網平臺,不定期下發黨建資訊及相關文件,形成上下聯動、橫向互動的良好學習交流氛圍;將黨建經費列入行政預算里,合理安排經費支出特別是培訓教育經費,確保教育培訓有堅強的經濟保障。
一是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度量衡功能。通過書記述職、簽訂黨建工作責任書、年度考核,對基層書記形成驅動,并將考核結果與績效掛鉤,確保考核結果“看得見、摸得著”;二是大力推行項目書記等級晉升制。按照個人綜合素質,個人業績,現實表現,所作貢獻,逐級進行評聘,打破傳統論資排輩、只看學歷的做法,激勵每位書記提高工作效率、釋放個人潛力。
加強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事關企業持續和諧發展的大局。因此,我們必須貫徹落實好十九大精神,全方位提高黨支部書記綜合素質,提高工作水平,改進工作方式方法,拓寬工作領域,創新工作內容。只要做到這些,才能打造出一支講政治、會管理、懂法律、作風硬、滿足企業黨建和生產經營需要的項目書記隊伍,切實發揮好國有企業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才能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1]李強.如何提升煤礦黨支部書記的素質和能力[J].時代報告,2016(40).
[2]祁飛虎.加強項目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的思考[J].建筑,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