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清喆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天津分公司烯烴部,天津 300271)
企業成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任命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基層車間均設立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任命班組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通過下現場、進班組,廣泛深入一線參與勞動保護監督檢查,注重在參與中維護、在實施中監督、在具體問題上妥善處理。下文將對企業開展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進行思索和探討。
一是協助企業貫徹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監督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相關規章制度,并積極參加涉及職工勞動安全與健康規章制度的制定,參與本單位勞動安全衛生措施、計劃和經費投入等方案的制定和實施,對勞動安全衛生的決策、措施提出意見和建議,做到源頭參與。
二是認真執行企業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考核評價體系》和《勞動保護工作手冊》制度,規范“事故隱患報告書”和“事故隱患整改通知書”的使用,工會每月組織一次檢查,每季度召開一次例會,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匯總、通報、分析、跟蹤、解決,并用每周曝光的形式對干部職工進行警示教育,有效遏制了習慣性違章。
三是對事故隱患和職業危害作業點建立檔案,監督整改和治理,并督促單位防范事故和職業危害。在生產過程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和嚴重職業危害,并危及職工生命安全時,要求本單位行政或現場指揮人員采取緊急措施。對發生的職工傷亡事故和職業病進行研究、分析,總結教訓、提出建議。
一是積極協同相關部門,結合企業中心工作和“安全生產月”主題活動,嚴格執行集團公司、公司《安全生產禁令》,夯實安全基礎工作,組織開展崗位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和反事故演練等活動。組織職工簽訂《HSSE承諾書》,將安全責任從上到下落實到各級負責人和每一名職工,形成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專責,班組人人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和氛圍。
同時通過新媒體、簡報和《工運信息》等輿論陣地,第一時間宣傳勞動保護好的經驗做法,達到信息共享、相互借鑒、共同提高的目的,提高了全體職工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和法制意識,營造了良好的“比學趕幫超”氛圍。
二是大力宣傳國家勞動安全衛生法律法規、政策及企業的規章制度,結合單位實際情況,組織和發動職工開展安全生產活動。通過職防周宣傳、6·5環境日、119宣傳日的再學習、再貫徹、再落實等各項活動的開展,把安全文化活動作為企業文化和職工精神文明建設的新內容,努力在企業中形成“以人為本”、“發展不以犧牲安全為代價”的良好氛圍。同時通過組織職工觀看事故警示片,使用《空氣呼吸器佩戴和報警內容》提示卡,增強了崗位職工自我警示、自覺防范的意識。
三是加強內外培訓,提升綜合素養。工會聯合安全部門組織職工完成上崗考試,定期進行監護人資格培訓,全員參與安全在線答題。建立健全特種設備操作人員檔案,對相關人員進行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安全技術取證培訓,確保全體從業人員持證上崗。工會干部和勞動保護專(兼)職監督檢查員、基層工會小組勞動保護檢查員定期集訓,分期、分批,采取講座,專題研討等形式,做到有適應性、針對性、可操作性,不斷提高職工自我防護意識和安全技能水平。
一是按照上級下發的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要求,成立以黨政一把手牽頭的“安康杯”競賽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組織各成員部室加強組織協調,細化分工協作,確保競賽活動扎實開展。
二是各部門聯合開展消防、氣防、救護、水體環境防控、搶險等內容的應急預案演練周活動。通過演練,提高管理人員應急指揮協調能力、員工應急事故處理能力、搶險人員空氣呼吸器佩戴能力、消防人員消防設施操作能力等。使職工熟知本崗位應急處置程序,確保緊急情況下能迅速開展自救、互救工作,并收到了預期的良好效果。
三是將“安康杯”競賽、“五比五創”勞動競賽、“青年安全崗”和“黨員身邊無事故”等活動結合起來,樹立先進的安全文化理念,學習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廣大職工防范事故、處理突發事件和自我保護能力。在企業主干路線兩側懸掛宣傳標語,張貼安全宣傳畫、安全宣傳布標,營造全員“安康”的活動氛圍,使“安康杯”活動深入人心。
工會勞動保護工作是工會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只要有生產就有勞動者,安全與健康是廣大勞動者最大的利益,所以勞動保護工作應放到工會工作的大局中去認識和把握,才有利于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有利于廣大職工素質的提高,最終達到全員“安康”。
[1]張智君.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實用手冊[M].中國工人出版社.
[2]戴文憲.工會基本知識及工作方法[M].紅旗出版社.
[3]潘振,薛娟.新形勢下加強石油企業工會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