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志偉
(大同煤礦集團永定莊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全培訓中心,山西 大同 037003)
煤礦企業要想做到安全生產,其前提是對煤礦企業的員工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培訓。對煤礦企業的員工進行安全知識培訓,關鍵在于企業要充分挖掘尋找生產中出現安全事故的規律和內在各種因素,在內容和形式上求新求變、在培訓效果上力求實效,讓安全培訓工作真正起到作用,使職工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消除不安全因素,確保實現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對于企業來說非常的重要,一個事故多發的企業因為要在防災減災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耗費更多的成本,這樣的企業很難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而一個安全事故較少的企業可以在安全工作投入更少的資金,其企業在社會上的口碑也比安全事故多發的企業的口碑要好,所以自然有著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安全教育工作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根本,是安全生產保障工作中影響最廣泛、最深遠的。安全教育工作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實施起來非常方便,只要將員工召集在一個統一的地方進行教育即可,實施的成本也非常低。雖然實施的成本較低,但是效果卻難以保證,所以煤礦企業應該從管理層開始,認真對待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把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上升到企業的戰略層面,從戰略層面進行規劃指導。只有管理層真正重視起安全生產培訓工作,才能在企業內部形成人人自覺學習安全生產知識的風氣。
按照企業改革發展的要求,應從提升員工素質的角度出發,不斷完善煤礦安全生產培訓各項制度,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保證安全培訓的有序開展。培訓機構是實施安全培訓的一個重要平臺,只有建立高標準的培訓機構,才能為安全培訓工作提供質量支撐和保障。培訓機構建設包括運行體制、標準和規章制度等“軟件”建設,也包括培訓場所、設施、師資、教材等“硬件”建設,只有培訓機構整體水平提升,才能促進培訓質量的真正提高。
煤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時,難以避免有員工產生抵制和厭煩的心理。這些負面情緒在員工之間傳播,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育培訓的效果。員工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負面情緒,是因為培訓的手段單調乏味、缺乏新穎性。所以,需要積極改進培訓的形式,需要更加新穎有效的培訓方法。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小見成效的培訓方式。
在全員培訓的同時,要善于抓主要矛盾,突出重點,強化安全培訓。一是抓重點時期的培訓。如每年3月、8月季節變化,易發生事故,要十分重視這些時期的安全培訓,適時地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培訓。二是抓重點人的培訓。對平時工作中出現違章的重點人必須實行重點培訓、重點把關,并及時進行思想教育,進行安全培訓,實行幫扶,促其轉化。三是抓重點工種培訓。重點崗位重點工種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在安全培訓過程中必須進行重點培訓,做到上標注崗干標準活。
就是運用安全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性事例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在正面典型教育方面,抓住正面典型深挖掘,在選取標準上做文章,強化學習宣傳,通過培訓教育使單位和個人學有榜樣,趕有方向,超有目標,賽有對手。在反面典型教育培訓方面,應重視其“亡羊補牢”的警戒作用,有時候其功能不亞于正面典型教育,它有其自身的個性,是正面教育所無法替代的,應適時選擇強化教育。
簡單點說就是把下一步工作中要將遇到的困難提前預測出來,比如哪個工種專業技能上有欠缺、地質條件遇到新情況等,將一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給安全生產打下堅實的基礎。
安全培訓是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內容,嚴格安全培訓考核管理,加強安全培訓監督檢查是搞好煤礦安全生產培訓的手段。多年來的實踐表明,只有加大對培訓工作的考核力度,才能確保各項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培訓部門要加強對井下區、隊組、相關科室、培訓教師和參培學員的常態化考核機制,按照“教考分離”的原則對煤礦從業人員安全培訓理論知識和實操考核,從“員工持證臺賬”入手,杜絕崗位與證件不符。持證上崗是每一名員工必須遵守的制度,然而在檢查中,我們發現有個別員工所從事的崗位與持有證件工種不符,這一發現著實讓人心驚,其危害就更是不言而喻了。這就要求我們每一位員工都要高度重視,解決這一頑疾。我們制定了“員工持證臺賬制度”。每月月初由基層各單位上報本單位員工崗位變動情況,與上一月度進行核對,安全培訓中心不定期下去檢查,對沒有及時上報崗位變化的單位及個人進行重罰,會上檢討、批評,堅決的杜絕持證與崗位不符的情況繼續發生。
總之,煤礦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是煤礦企業在生產經營之外的頭等大事。煤礦企業在企業內部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在員工的心里樹立起安全生產的意識,讓員工在生產過程中重視操作的規范和設備的安全檢查。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各類科技含量較高的設備被引進到煤炭企業里,只有加強培訓工作,才能讓員工掌握使用的技巧,才能避免安全生產事故,才能讓企業不再萎靡,讓員工的人身安全不再受到威脅。
[1]陳愷,趙磊.如何看待國有煤礦安全教育培訓在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J].經濟管理:全文版.
[2]任志國,張世明.淺談教考分離在煤礦安全培訓中的意義[J].水力采煤與管道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