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瀟
(鄭州成功財經學院,河南 鞏義 451200)
文化產業就是按照工業標準,生產、再生產、儲存以及分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一系列活動。從文化產品的工業標準化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角度進行界定。這一概念起源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發達國家,后來轉變為一種嶄新的發展理念。在這個理念的概念中,思想、文化、知識和創造力構成的創意是當代經濟的真正財富。“通過對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起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和才華,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這就是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它強調了文化創意而不是文化創新在于它強調的是人的技能、人的天賦、人的創造力在文化藝術和其他知識產品、智能產品的運用。如今,文化產業已經成為一個多維度的、多層次的、富有包容力和易拓展的廣泛而綜合的概念,也是一個橫跨文化、精神、心理、藝術和娛樂產品等多種行業、多個部門的新興產業。
伴隨著全球的產業與經濟的發展,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近十年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也在快速發展中。由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高附加值,全球的文化創意產業以每年7%的速度增長,如今全球文化創意產業年產值規模已經達到80000億人民幣;文化產業在一些西方國家如英國、法國、美國已經成為出口、GDP和就業的重要部分。同時,文化產業在亞洲國家如韓國、日本、新加坡正在全速發展力爭趕超英美,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增長點。進入21世紀,作為朝陽行業的文化創意產業在世界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在全球金融危機蔓延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仍然以年均8.7%的增幅高速成長,成為保持世界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力量。一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早的國家增長的速度更快。2010年,美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年增長速度達14%,英國則為12%。而日本每年出口到美國的動漫產品收入已經超過過50億美元,相當于日本對美國鋼鐵出口收入的4倍。隨著文化產業的不斷發展,其不僅僅帶來了文化存在的結構、格局和形態的重大變化,這也造成文化逐漸消費化和商品化。傳統的文化存在形式、文化觀念、接受方式和整體格局也因此發生了重大變革。
視覺傳達設計(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是透過可視形式以傳達某種事物為目的的主動行為。視覺傳達主要或部分仰賴于視覺且以二度空間的影像呈現,包括:標示、字型編排、繪畫、平面設計、插畫、顏色、及電子設備。它同時發現一個訊息—影像伴隨著文字對于傳達、教導、說服觀眾而言具有更大的影響力。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是文化創意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產業形態關系的性質和內涵也正在變革當中。作為一門新興的產業,視覺傳達設計在文化產業高速發展的今天,視覺傳達的本質也在發展著,已經不再是以往的裝飾和設計裝修,而在以往的基礎上增加了廣告的設計以及動漫、網絡名詞、手游、電視熱播劇等更加寬廣的范圍。從其根本上來說,這是一門依靠高新技術和文化傳播手段為內容的新型文化產業,而且是促進創意產業發展的新興產業,從傳統的工藝美術、裝潢裝飾漸漸發展為內容更加包容、內涵更加豐富的新的學科范疇,當下已經囊括動畫、影視、影像新聞、廣告展示、游戲、網絡、數碼等多種新興領域,依托于當代傳播媒介和高科技。現實中,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成為了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伴隨傳播技術的變革,商業經濟的發展,社會學、符號學、傳播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興盛,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理念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出現挑戰著當代的藝術設計形式,同樣也拓展了當代藝術設計的外延,是具有學科綜合性、共通性和多種細分學科的新興學科類型。客觀上促成了傳統藝術設計的變革,也拓展了傳統藝術設計應用的范疇和領域。視覺傳達藝術設計這一概念的提出促進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其細分學科有利于文化產業的全面化和豐富化,同時創新了文化傳播的方式和手段,產生更加多樣化的文化傳播方式。從根本上來說,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是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新興產業,也是一門依靠文化傳播手段和高新技術的新興文化產業。
發展文化產業的靈魂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文化產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文化意愿為資本,運用藝術智慧和創意,最后用文化產品服務社會,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利益。在提供培訓、就業、經濟增長和創收機會的同時滿足人們對精神文化消費的需求。有了文化,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創意產品才能有品味,有靈氣,有更強的競爭力。當下,因為視覺傳達設計藝術覆蓋許多新的細分學科內容和領域,也存在著許多急需解決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同時,恰逢我國當代文化產業、創意生產力、體驗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發展迅速,藝術設計教育轉型處在關鍵時期。中國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紅色基因鮮明,現代文化多姿多彩。根植于這肥沃的文化土壤,我們發展視覺傳達藝術更要利用好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做大做強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簡單地學習傳統和單純的模
仿傳統都已經不可能成為現實,它有著屬于自己的表現手段和時代特征。事實上,我們在創造的過程中應當關注到對于傳統創造性方法和思維的學習。當下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重點研究課題就是怎樣使傳統獲得新的生機,使傳統具有新的時代面貌。
視覺傳達設計藝術是現代科技的產物,依靠科技發展和技術文明的支撐,文化產業的發展必須緊緊跟隨科技發展的步伐,突飛猛進的科學技術極大地推動了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發展。從攝影、電影、電視的發明,再到多媒體播放設備的出現-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領域和表現方式隨著傳達技術的創新而不斷地向前發展。作為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設計者,每個人不僅都要清醒地了解到自己是科學技術商品化的載體,也應該意識到,自己也是將理論科技轉化為現實實體的中介。設計者們需要憑借敏銳的創造性直覺,尋求在新的科技中發現新的視覺傳達設計的表現形式。同時,設計者們必須把握住時代潮流和科技發展的客觀趨勢,促進網絡、數字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視覺傳達各個環節中的應用,提高文化產業的內在張力和外部傳播力,推動視覺傳達設計產品的開發。
視覺傳達設計創意產品的科技化與科技產業的文化化,尤其是IT業快速發展,為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發展奠定了科技基礎和技術保障。新的時代,賦予了視覺傳達設計藝術新的內涵和形式,過往簡單的,落后的傳播手段和方式因為現代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研究結果漸漸被富有創新意識的設計和先進的傳播媒介所取代。現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思維方式和理念從傳統的以平面視覺設計為主轉變為多方位、多角度的視覺形態語言;表現手法上,從偏重于美術形態的表現到偏向于商業營銷,對消費心理的關注;在傳播形態和設計范圍,從單一的傳播媒介轉變為多元綜合的媒體時代,從靜態拓展到動態,從平面走向“三維”甚至到“多維”的空間。設計的觸角將更多地伸向新科技、新手段、新材料的應用,探索更多富有時代特征的個性化“語言”。視覺傳達設計將不再局限于基本的功能和屬性。
我們不得不面對當下的事實,科學技術正在重新改造我們的現實社會,視覺設計傳達也正在經歷一場數字化的革命,先進的設備,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研究手段和方法,為設計師在視覺傳達設計方面提供全新的角度和思維方式。因此,將視覺傳達設計產業與新興高科技、新媒體文化產業結合起來,實現在數學技術基礎上的融合。
文化產業已成為當今關乎一個國家經濟命脈和社會命運的重要產業。全球文化產業的發展正風生水起,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發展與應用在文化產業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把握住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發展趨勢,密切關注我國文化產業現狀和問題,對于作為文化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視覺傳達設計來說,具有遠大意義。
[1]紀磊.視覺傳達設計對文化產業的影響[J].大眾文藝,2017(08):141.
[2]董是非.文化產業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轉型[D].沈陽建筑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