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力彤
(黑龍江大學哲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但在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過程中出現了“誰去化”的誤解,長期形成一種“體用關系”的思維模式,也就是說互相為體、互相為用的思維解讀方式,這兩種觀點實際都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一個誤解,沒有科學的根據。在實際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誰去化”的問題還有一種“主客體關系”。就是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主體,在中國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要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以中國傳統文化這些都是實際存在的客體,這種關系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誰去化”的問題的一種錯誤理解,不符合社會的發展規律。
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提高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中“誰去化”問題的認識,主要指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化中國的重大實際問題、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等,而不是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的重大實際問題去化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一個高深的理論,對中國化起到指導作用。中國社會一些重大為題在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進行應用過程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升華,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實踐相結合,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具體應用,符合現代我國發展的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成果在中國具體案例中的應用,符合現代我國國情,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社會主義國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得主要陣地。
現在我國學術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存在多種解釋,這也證明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化什么”的問題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每個學者的觀點都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符合現代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化什么”的問題,在我國學術界的深刻研究,必須符合現代馬克思主義哲學應用的進程,完善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實際應用進程,具有歷史的應用意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應用領域比較廣泛,但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促進我國其它行業的發展,對完成馬克思主義哲學完善起到重要的推廣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得研究力量,尤其研究成果必須符合現代我國社會的發作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研究成果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對于處于轉型時期的我國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
我國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進行指導,完善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應用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應用過程中,促進了其它行業的發展,尤其在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結合過程中,現在我國非常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東方古國,文化根基深,在世界上有一定的聲譽。馬克思主義哲學在中國的發展促進我國的事業發展,我國在各個歷史時期,都在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去解決實際問題,馬列主義一直是我國學者重要的理論研究基礎,我們在時代改革的關鍵階段,馬克思主義哲學都是我們研究的理論方向,在我國具體事例的應用過程中都在應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國改革開放40年,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為中國的改革起到理論指導作用,符合中國改革的需要,同時也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不斷更新,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1]王偉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當代理論成果——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J].中國社會科學,2015(10).
[2]臧峰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文化語境[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6(01).
[3]楊謙.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范疇的形成[J].山東社會科學,2016(01).
[4]王玉平,袁秀,王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開拓與創新[J].哲學研究,2016(04).
[5]倪志安.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理論邏輯根據——關于“馬克思主義哲學何以能夠進行中國化”問題的思考[J].山東社會科學,2015(01).
[6]汪信硯,李禾風.新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開啟之作——李達《〈實踐論〉、〈矛盾論〉解說》探論[J].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5(02).
[7]倪志安.論“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合理結合方式[J].長白學刊,2015(03).
[8]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新收獲(專欄)——《新大眾哲學》的理論、方法及其意義[J].哲學研究,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