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遠 青島大學
徐渭才華橫溢,不僅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而且是極其出色的畫家,同時在書法、戲曲方面也有獨特造詣。但在徐渭的眾多成就之中,最為顯著的當屬繪畫,他有“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之稱。在明代,繪畫風格異彩紛呈,其中徐渭的水墨大寫意畫風格獨樹一幟,在畫中融入自己情感的同時,又突破對象本身的局限,氣勢縱橫奔放,可以說是明代的一個新突破,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主要對徐渭水墨大寫意畫的風格成因進行分析。
徐渭的水墨大寫意畫風格與他的人生經歷息息相關。他出生于封建小官僚家庭,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離世,母親也被賣出去,自小與父母骨肉分離在他心里留下了陰影。雖然徐渭資質聰明,文思敏捷,但在科舉的道路上屢受挫折,僅考中了秀才,多次參加鄉試,卻始終未能中舉。最后還是入贅潘家,但好景不長,妻子得病去世。之后雖然徐渭被招入幕府掌管文書,有過一段舒適的生活,但驚嚇過度導致精神疾病,病癥發作時他曾多次自虐,甚至自殺,最后還因殺死繼室而入獄。坎坷的人生經歷讓他形成了“癲狂怪誕”的性格,他的作品中充斥著一種慷慨激昂的情緒。徐渭在作畫中隨意揮灑,借題發揮,畫面上墨汁淋漓,以獨特的風格贏得了更多的人的喜愛[1]。例如,他在獄中的作品《墨葡萄圖軸》,通過飽含水分的潑墨技巧,將畫中線條表現得奔放酣暢,以潑辣的水墨寫意法,呈現了葡萄珠隨蔓而舞的動人畫面,展現了葡萄晶瑩剔透的效果。
徐渭水的水墨大寫意風格與其思想有著密切的聯系。他的思想受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深遠。徐渭是一個有滿腔抱負的文人,想為國家做貢獻,但他的夢想在現實面前不堪一擊。當他在職場不得志時,他把志向轉為了藝術創作。王陽明主張自由,張揚個性的思想,幫助徐渭走出了那一段陰影。同時,王陽明所倡導的“吾心即良知”觀念,使他長期壓抑的心理在藝術中得到了釋放。他在作品中突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提升了作品中的情感爆發力,并且敢于表達真情實感。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寓意上都變得與眾不同,徐渭逐漸形成了水墨大寫意風格。此外,由于徐渭對“王學”非常認可,信奉“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的思想,所以他對傳統思想觀念產生了一種抗拒心理,更加注重強調人的尊嚴和個性,勇敢面對人性欲望,使其藝術心理活動變得活躍,為他后來的畫風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在古代,以書入畫是比較常見的現象。徐渭不僅對書法有一定的研究,而且在書法領域也有一番成就。尤其是他的草書筆意奔放,突破了唐宋時溫文爾雅的風格,給他的繪畫藝術帶來了靈感。由于對書法與繪畫極其熱愛,而且從審美精神角度來看,二者具有相似的地方,所以很多時候徐渭將草書的筆法融入了繪畫中。他的筆意恣肆、自由奔放,使其繪畫形成了水墨大寫意的風格。例如,徐渭的經典畫作《五月蓮花圖》,給人一種驟雨飄飛的感覺。首先,蓮花的花瓣是徐渭以狂草筆法飛速勾出的,淡墨所勾出的荷花輪廓,不僅體現了荷花獨特的美,而且也蘊含著作者內心的真實情感。其次,在枝葉上的筆法狂放卻不失力度[2]。
總之,徐渭作為明代著名的畫家,其大寫意風格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他坎坷的人生經歷對其繪畫風格有著直接的影響。其次繪畫風格還受到了“王學”與書法的影響,使其用筆狂放有力、不拘形似,具有極強的力量感,促進了徐渭大寫意風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