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琳 吉安市吉州區文化館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人們的精神文明也獲得了一定發展。近年來,群眾性的音樂活動在整個和諧社會的建設中已經表現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國相關的社會機構對群眾的音樂教育工作格外重視,通過積極采取一定的鼓勵政策引導群眾積極組織參與各類文化活動,不斷促進我國社會的和諧進步。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經濟的落后,導致人們對物質生活有著極高的追求,很多區域由于資源匱乏導致對生活的要求極低。隨著社會的進步以及政府扶持工作的有效開展,人們的生活質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此同時人們對物質生活追求的腳步逐漸放慢,轉而提高了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其中群眾性音樂就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但目前由于我國群眾對音樂的認知水平普遍有限,加上長期以來對音樂的認識不足,導致缺乏音樂教育的深度。因此群眾音樂教育需要以改善群眾音樂欣賞水平為主要基礎,通過積極引導宣傳不斷促進音樂教育的發展。
目前,我國由于教育制度問題以及時代的發展問題,導致大部分人對群眾音樂教育普遍存在理論知識缺乏的現象,社會上組織音樂教育的人員大都是業余的音樂愛好者,缺乏專業的音樂聯系和訓練,對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不足。音樂本身是一項非常專業的學科,只有通過積極的理論指導工作,才能促進音樂的進步。目前普及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盡管對于群眾而言存在一定的難度,但這也是進行改革的必經之路。
當前,在社會上的群眾性音樂活動,大都是自發組織起來,相關的調查表明,這種自發組織的音樂性活動中存在較大的風格差異,音樂作品也相對繁雜,因此對后期的統一管理造成一定不利的影響。因此需要借助政府力量和社會力量,不斷對音樂教育活動積極引導,并不斷積累經驗,提高群眾音樂教育的針對性和專業性,從而進一步提高群眾音樂教育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要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切入點,發揮群眾音樂教育的作用。
積極向上的群眾音樂活動可以引導人們的行為和思想,為社會增加更多的正能量,這種形式的音樂教育方式主要是以人的情感為基本依據,通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對社會的價值取向進行引導。通過積極組織有意義的群眾音樂活動,可以加強文化教育力度,從而在經濟發展中在群眾層面建立強大的精神支撐,促進社會和諧氛圍的形成。
人作為社會的主體,是構建和諧社會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對象。人類的發展和進步離不開健康文化因素的影響。通過加強群眾音樂教育,可以有效營造出和諧的文化氛圍,引導群眾樹立崇高理想和信念,對于改善人民群眾的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從而進一步改善社會風氣,引導社會風尚朝著更加積極的方向發展。
和諧文化的主旨在于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加強群眾音樂教育,有利于我國健康文化氛圍的形成,從而促使群眾保持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群眾在社會發展中是文化的傳承主體,也是優秀文化的接收者和創造者,因此開展群眾音樂教育活動,有利于開闊群眾事業,通過積極改善社會的整體群眾素質引導人們精神的積極發展。通過群眾音樂教育,可以顯著提高民眾精神,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加強群眾音樂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和諧文化氛圍的建設,從而影響社會主義道德體系的構建,促進我國和諧社會的積極發展。在加快推進群眾音樂教育的同時,需要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的方式,通過在廣大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組織,發揮出音樂教育的重要作用,從而適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另外,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組織應該加大對群眾音樂教育的扶持,為群眾音樂教育的有效推進提供更加理想的環境。
綜上所述,群眾音樂教育對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我們需要提高對群眾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通過分析當前存在的問題,制定合理的方案措施,快速統一我國的思想道德與物質文明建設,促進我國社會的良性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