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穎 楚雄師范學院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鋼琴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享受更高質量的鋼琴教學服務。現階段,我國加大了對高師鋼琴教學的重視與投入,在鋼琴教學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步。但其教學方法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本文介紹了當前的鋼琴教學課程的現狀及問題,并給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有效措施,期望可以為高師鋼琴課程教學的教師提供一些幫助。
21世紀人才最重要,而人才的培養不僅需要有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品德,還需要有良好的文化藝術素養。高師的鋼琴課程教學可以讓人的文化藝術素養得到充分培養,學生鋼琴理論知識的多少、實踐能力的強弱與教學模式及方法息息相關,因此,對高師鋼琴課程的教學方法如何創新進行探究很有必要。
目前,鋼琴在音樂教學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重要,大部分開設鋼琴教學的高等師范院校都對本校的鋼琴教學水平進行了提升,為社會培育了不少優秀鋼琴人才。然而,也有一些高師院校對鋼琴專業的重視程度僅僅停留在表面,對其教學的意義理解不深,缺乏科學有效的措施進行教學,使得教學的質量大打折扣。
鋼琴教學課程不同于一般的普通教學課程,必須注重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兩方面。很多高師院校只注重學生會彈鋼琴,忽略了理論教學,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對曲子的深度理解,彈奏機械化。
目前的高師鋼琴課程照本宣科,教學枯燥無味,很多教師缺乏生動的實例課程內容。而鋼琴教學應該基于課堂又要高于課堂,教師應該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其他一些高師院進行參觀學習,增加互動,借鑒和吸收他們的優點,以此提升學生的視野。
鋼琴教學是一個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系統課程,涉及鋼琴演奏的基本技能教學、鋼琴作品賞析、鋼琴的維護、鋼琴的綜合運用等多個方面的知識技能的學習。這不是簡單的幾十個教學課時就能掌握的,教師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難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4)鋼琴教學理念落伍
高師鋼琴教學大多數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知識和教學理念沒有更新,主要通過老師將自己的能力傳給學生,又通過學生傳給后面學習鋼琴的人,這種師徒式傳授鋼琴教學的方式大大限制了鋼琴的發展,很可能會造成鋼琴彈奏水平一代不如一代的局面。
傳統的高師鋼琴課程其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進行講解,學生被動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容易造成學生疲勞,教師也辛苦。因此,可以適當增加學生與教師探討鋼琴知識的互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布置個人和小組式鋼琴作業,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鋼琴教學中來;高師院校可邀請業內高水平的鋼琴專業人士舉辦講座,不斷更新本校老師的鋼琴知識與教學理念。
鋼琴的學習是一個階段性、系統性的過程,教師針對學生學習的進度需要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教學。鋼琴教學的各個階段所掌握的知識點有很大不同,一般在鋼琴的初級階段主要是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的技巧性知識和學習簡單的演奏方法,感受鋼琴的魅力,激發學習的興趣。在鋼琴的中、高級階段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創新型思維和鋼琴的審美鑒賞能力。在教學中,每位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情況,靈活合理地安排鋼琴教學。
鋼琴學習者不僅需要有扎實的演奏能力,還要學習大量的表演技巧及完整的理論基礎性知識。在進行實踐教學時,需花費大量時間才能達到鋼琴演奏自如的標準,特別是手臂、手指、手腕的協調能力,樂感和審美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事情,高師院校應制訂出科學合理性的鋼琴教學課時。
目前的鋼琴考核主要是以鋼琴演奏能力為主,這樣導致學生過分追求演奏鋼琴能力,而其他方面的培養不達標。高師鋼琴教學主要是培養一專多能的全面型人才,因此應改變原來的考核標準,建立科學的評價制度,讓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近年來鋼琴教學一直都在改進,并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社會在進步,人們的要求也在提高,高師鋼琴教學方法只有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才能真正滿足服務學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