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婧 沈陽音樂學院
近年來,隨著我國音樂藝術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國鋼琴演奏者數量越來越多。注重提升其音色審美能力,可以將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內涵更好地展示出來,進而使演奏產生更大的吸引力、感染力。然而,大多數的演奏者往往重視鋼琴演奏技巧,但忽略了音色審美能力的重要性,這是目前鋼琴演奏中的最大問題。一 、音色審美能力的概念
人們對音樂的任何感知都可以劃為音色審美能力的范疇之內,音色審美能力就是將人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創造力等多種感情類型完美地展現出來。不斷提升音色審美能力是鋼琴演奏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同時也是每一個演奏者在平時演奏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
鋼琴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極富表現力的演奏和聲,因而其最重要的技巧就是和弦、八度,正常情況下每首像樣點兒的曲子里都有大量的八度和弦。在鋼琴演奏中,類似音階、琶音也算是一類鋼琴演奏技巧,其是提升演奏者音色審美能力的重要基礎。
這里所說的虛靜指的是精神境界,是一種去除功利心的,以無功利心對待音樂藝術的心靈狀態和人生態度。總的來說,虛靜是進行音樂演奏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忘卻生活中的快樂與煩惱,忘掉世間的功利關系,從而達到心靈的澄凈清澈,專心地去感受音符帶給自己的內心感受。
鋼琴演奏過程中,虛靜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第一是寧靜,即內心要保持平靜,在演奏過程中不摻雜復雜的感情因素,專心致志地投入音樂意境之中進行音色審美。第二是專注,即在進行演奏時要通過力與指法的相互配合表達感情,并在此過程中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
只有做到以上兩點,演奏者才能在演奏時達到虛靜的境界,才能當指尖觸碰琴鍵時自然而然地通過力與指法的結合將每一個琴鍵賦予或淺或深、或輕或重的感情變化,當然,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普通人,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能不受到外界的干擾,因此要做到完全的虛靜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作為鋼琴演奏者,要經常訓練,最大限度地做到接近虛靜的狀態,這樣才能讓每一個音符獲得躍動力,最終演奏出完美的音樂作品。
這里所說的情感主要指的兩方面,一是演奏者自己的情感表達,二是通過演奏感染聽眾,激發其內心情感。對于演奏者來說,琴鍵即心弦,心弦即情感,情之所動處,演奏者的力度和指法便會發生變化,相應的琴鍵音色就會發生改變,兩者之間存在著一種無形的關聯——演奏者的內心情感變化會通過琴鍵完整地表達出來。
而要做到在演奏過程中融入情感,演奏者就要做到以下兩點:
第一,注重領悟作品的深層內涵,并讓自己嘗試接受、認同這種感情,從而讓自己的內心世界成為容納音樂感情的最好場所。第二,演奏過程中要學會調動內心情感,讓自己置身于音樂場景中感受朦朦朧朧的音樂之美,當演奏到某個關鍵音符時,要讓身體自然而然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們可稱之為“身心合一”。第三,鋼琴演奏并不是一個人的獨角戲,所以在演奏時,演奏者還要利用不同音色之間的配合感染聽眾。
神思的外在表達形式是鋼琴演奏時產生音色共鳴。而如何才能在演奏時產生音色共鳴呢?筆者認為要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演奏者需要具備較強的想象力和豐富的生活閱歷,這是產生音色共鳴的主要條件。因為聽眾的生活經歷、性格、理解力各不相同,所以演奏者自身只有具備較強的想象力和豐富的生活閱歷,才能為聽眾設定一種感情基調,從而與聽眾之間產生情感共鳴。第二,由虛靜產生音色共鳴,為神思奠定基礎。實際演奏過程中,音色共鳴的時間往往非常短,因此演奏者自身只有做到寧靜而忘我,才能捕捉到心靈的瞬間振動,并通過音色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實現自我與音樂作品之間的情感共鳴。
綜上所述,在鋼琴演奏中,演奏者應該特別注重自身在音色審美能力的培養。作為鋼琴演奏者要積極探索音色審美能力的培養方法,采取適應適合自身實際的有效策略,將鋼琴基本練習、彈奏技巧的訓練和對音樂的理解力、表現力緊密地結合起來,以鋼琴演奏中音色審美能力的提升促進自身音樂素質和鋼琴演奏水平的全面、可持續提高。當然,鋼琴專業教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演奏者的音色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