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萃婷
【摘 要】在整個法律體系當中,經濟法與民法皆為重要的部門法,二者為何關系是經濟法基礎理論當中應明確的重要問題之一。對這兩個部門法的地位加以明確,并厘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將有利于完善經濟法自身所蘊涵的基礎理論,同時,有利于促進兩個部門法充分發揮各自的功能。
【關鍵詞】經濟法;民法;聯系;區別
0 引言
首先應對經濟法與民法這兩個部門法有總體的認識。經濟法調整的是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是由國家干預的[1]。經濟法是重要的法律部門之一,它系統而且全面地調整社會主義商品經濟關系。民法是相對平等主體而言的,它規定并且調整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主要包括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經濟法與民法皆為我國法律體系當中的重要內容[2]。本文從經濟和法律的視角分析二者的聯系,從方法論的視角談二者的區別。
1 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
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尤為密切,這是學界普遍認為的,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二者的聯系加以分析:第一,從調整對象來看,二者均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認為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實質調整的就是經濟關系。第二,經濟法和民法均保護當事人的經濟權益。本文將從經濟和法律兩視角來分析經濟法與民法存在何種聯系。
1.1 從經濟視角看二者的聯系
從經濟角度看,由于市場不是萬能的,市場具有盲目性、自發性、宏觀無序性和公共物品缺失,存在市場失靈等問題。要克服缺陷,就需要國家或者政府的干預。但國家政府有時也有錯誤決定,如干預過度。基于此,就要把市場與公共結合,此時需要的是經濟法。這是因為,經濟法可以通過國家的干預來解決市場失靈的相關問題,從而能夠促進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民法則通過個人的意思自治來維護個人的利益,以達到促進市場經濟良好發展的效果。
換言之,從調整對象這一角度出發,經濟法和民法均調整一定范圍的經濟關系;從法律作用角度來看,二者都是以保護當事人的合法經濟權益為根本出發點,對經濟秩序的良好發展有重要的制約作用。
1.2 從法律視角看二者的聯系
從法律角度來看,經濟法與民法存在著互補的關系。民法的功能不是尤為全面的,也是具有盲目性和自發性的,即人們通常說的現代法律失靈。既然功能存在不足,就要將之進行修正,然后才能促進民法現代化發展。但單獨靠一個部門法的發揮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這時就需要新的法律部門加以協助,即經濟法。
適應、克服市場經濟的盲目性、自發性、壟斷性、宏觀無序性,彌補民法立法的不足,就需要新的立法機制。早在19世紀末,《反壟斷法》標志著現代經濟性的誕生。市場經濟需要經濟法的同時也對民法是有需求的。這是因為二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一種支撐,即市場經濟的法律支撐。經濟法與民法均對調整商品經濟關系發揮著重要作用。可以說,二者是相互配合和依賴的,而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換言之,經濟法以民法為基礎,民法以經濟法為保障。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能缺少經濟法或是民法,在諸多面對市場經濟法律問題時,二者應配合、合理分工,共謀市場經濟健康、和諧、共同的繁榮。
2 經濟法與民法的區別
基于上述對經濟法與民法的聯系進行分析,同時有必要明確二者的區別。談及二者的區別,學界通常從以下幾方面分析:1.具體的調整對象不同。經濟法調整的是經濟關系,這種經濟關系是由國家干預的。屬于公法范疇;而民法是相對平等主體而言的,它規定并且調整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主要包括公民之間、法人之間,以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屬于私法范疇。2.法律屬性不同。經濟法放眼全局,其基本原則是社會的利益和責任,強調以社會為本位;而民法的基本原則是維護個體的權利,強調以個體的權利、平等和自由為本位。3.調整方法不同。經濟法以強制性規范為主,具有懲罰性;而民法更多地采用任意性的規范,有更多的補償性色彩。
本文從方法論的視角來分析二者有何區別。
(1)經濟法與民法是整體主義與個體主義兩種不同方法論的產物。
民法的調整旨在保證民事交往合乎當事人的真實意愿,安全而又效率;經濟法的調整則追求社會整體經濟和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即民法的調整往往傾向于保護民事交往過程中合乎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經濟法則追求最大化的社會整體經濟和利益。二者互相協調,保證經濟關系符合當事人愿望的同時,又能促進社會公共利益。
換言之,經濟法把整體利益作為關注、調整、保護的對象,以此作為出發點,采用整體主義方法論。以社會的公共利益為本位,才能調整好社會關系,經濟法的基礎是以整體主義為其方法論的。民法把個人利益作為關注、調整、保護的對象,以個體主義為其方法論。社會良好的秩序是在私人自治自由博弈的過程中自發形成的。
(2)經濟法與民法是沖突辯證法與和諧辯證法兩種不同方法論的產物。
經濟法以整體主義為出發點,持和諧論,但并不是對個體利益毫不顧及。民法以個人利益為出發點,持沖突論,但不意味著完全的排斥整體主義。在強調利益沖突時,也不完全排斥利益的和諧。
3 結語
作為法律體系中尤為重要的兩個部門法:經濟法與民法,均為規制市場的交易和經濟的運行起著重要的作用,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序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經濟法以民法為基礎,民法以經濟法為保障。經濟法是市場經濟的主導法,它滿足的是人類的經濟秩序理想。民法則實現了人類的經濟自由理想。
【參考文獻】
[1]董玉明.中國經濟法學導論[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1.
[2]劉文華.中國經濟法基礎理論[M].法律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