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亞杰
在新形勢下,各個國家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素質人才是推動國家快速發展的關鍵因素。但是,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弊端不斷凸顯,已經無法滿足人才培養需求。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的應用可以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為國家輸出更多高素質人才。
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的必要性
我國高校從2000年開始大量擴招,高校教育開始實現大眾化,我國也開始實現產業快速轉型,進入發展新時期。但是,由于我國缺乏創新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經濟發展。創新型人才在國家經濟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培養必須注重因材施教,提高專業性和綜合素質。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加快了人才發展步伐,體現出人才培養制度的特色和優勢。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課程形式和內容比較單一,而且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二是各個學科之間缺少交叉性,無法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三是教學方法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和趣味『生。在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下,學生視野比較狹隘,而且創新能力比較低,知識體系不完善,無法獨立完成課題研究任務。要想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就必須加大人才培養改革力度,合理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突出人才培養優勢,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
現代復合型人才必須具備以下能力:一是基礎厚,二是高素質,三是能力強,四是具有國際視野,五是具有創新能力。我國人才培養必須順應時代發展需求,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和模式,合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開展多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活動,提高人才的學術水平,為人才提供實踐的機會和空間。在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下,可以實行1+1培養模式,也就是在國內培養2年時間,在國外培養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建立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制度,在學生剛剛入學時就需要為學生制定自學的方向和計劃,學生不僅要了解國內最新動態,還需要了解國際最新動態,開拓眼界,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學生也要自行爭取更多實踐的機會,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對策
教學方式多元化。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不適應時代發展需求。在新形勢下,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一是案例分析法,二是頭腦風暴法,三是小組探究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思維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等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增強與國際友人的交流溝通。院??梢匝垖I人士來院舉辦座談會,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分析指導。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方式可以多種多樣,但是無論哪種培養方法都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實現有效教學。對于學生的培養需要貫穿學生成長和發展全程,是一項較大的工程。
增強學生的科研能力。相比而言,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具有以下優勢:一是具有國際化教育的特點,學生在國內學習的過程就已經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國外學習時學生可以學習到前沿理論知識,而且學生的外語水平也會得到提高,提高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二是通過學生交換的方式可以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學生在從國外回來后可以帶回比較先進的課題和思想,起到一定的帶動作用。我國可以借助國際聯合平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統計數據顯示,被派往海外的學生均發表過高質量的學術論文,而且工作水平也比較高,學生的自信心也在增強。但是,在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應用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學生在被派往國外后,如何規范學生在國外期間的生活和學習狀態,這是相關部門需要重點研究分析的問題。
我國院校不僅要積極拓展與國際單位的交流途徑,還需要增強與國內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豐富合作的途徑,擴大合作的范圍。當然,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離不開專業的導師進行指導,導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人才培養成效有較大影響。對此,相關部門必須完善導致培訓制度,認識到加強導致培訓的重要性,加大導師培訓方面的資金投入,鼓勵導師參加各種學術研討會,豐富導師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提高自身接受新知識和新事物的能力,進而提高導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更好的滿足人才培養需求。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作支撐,特別是創新型人才。如果我國一直沿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思想會比較陳舊,目光短淺,無法與國際接軌。但是,在應用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之前。相關部門必須詳細分析國內人才培養現狀,結合國內實際情況來制定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方案,合理借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提高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水平,實現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目標,為國家輸出高素質創新型人才,滿足國家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蒲心芰κ钱敶瞬潘匦杈邆涞哪芰?,只有具備科研能力,學生才能自行探索,勇于創新,研發出更多新型產品,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國家的國際競爭力。
人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進步發展的靈魂和基礎,人才在國家和民族發展中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單一,觀念陳舊,無法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無法滿足國家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對此,在新形勢下,我國需要采用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豐富人才培養手段,優化人才培養內容,進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但是,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相關部門必須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方案,提高國家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水平。我國要增強與其他國家之間的交流,并不定期派送國內學生到其他國家學習交流,提高學生的學術水平,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開拓眼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進而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國家競爭力和社會地位。但是,我國國家交流人才聯合培養還處于起步階段,缺乏實踐經驗,我國可以結合國內實際情況合理借鑒西方國家先進經驗,實現我國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目標。
基金項目:西京學院2015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國際交流人才聯合培養模式探索”(編號:JGYB1559)。
(作者單位:西京學院)endprint